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出血:类型病变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形态,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栓塞: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病因和形成条件病变和类型:原因和发生机理病理变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1、器官或组织内循环血量的异常:血量增加或减少,即充血或缺血;2、血液性状和血管内容物的异常:血栓和栓塞;3、血管壁通透性及完整性的改变:血管内成分逸出血管外,包括水肿和出血。4、由局部血流阻断而引起的组织器官梗死。,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第一节充血,一、动脉性充血由于小动脉扩张而致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动脉充血(arterialhyperemia),又称主动性充血(activehyperemia),简称充血。,1、原因和发生机理神经因素: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升高或同时伴有缩血管神经兴奋性降低。体液因素: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2、充血的类型(1)生理性充血:为适应器官和组织生理需要和代谢增强而发生的充血。(2)病理性充血A、炎性充血: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B、减压后充血:临床中的问题3、病理变化(1)大体变化: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体积稍有增大、呈鲜红色,充血部位温度升高。,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2)组织学变化(如图):充血组织中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毛细血管数目增多。4、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利与弊充血疗法,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二、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而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1、原因和发生机理静脉血管受压静脉血管阻塞心功能不全胸内压增高,2、病理变化(1)大体变化:器官肿胀,呈暗紫红色,包膜紧张,重量增加,切面湿润多汁。局部温度较低。(2)组织学变化:组织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有时伴有水肿。,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淤血(如图)(1)肺淤血心力衰竭细胞(heartfailurecell)肺褐色硬化(brownindurationoflung)(2)肝淤血槟榔肝(nutmegliver)淤血性肝硬化(congestivecirrhosisofliver),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3、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充血模式图,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第二节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2、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缓慢和涡流形成。3、血液凝固性增高:,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1、血栓形成的过程(如图)2、血栓的类型(如图)(1)白色血栓(2)红色血栓(3)混合血栓(4)微血栓,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四、对机体的影响,1、阻止出血4、心瓣膜变形2、阻塞血管5、出血3、栓塞,三、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2、机化(如图)3、钙化,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第三节梗死,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称为缺血(ischemia)。由于动脉血液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infarct)。,一、原因和条件1.原因:动脉阻塞、血管受压、动脉痉挛2.形成条件(1)供血血管的类型(2)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3)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4)血的含氧量,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1、小的梗死灶溶解、吸收2、稍大的梗死灶机化3、更大的梗死灶形成包囊,甚至钙化,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二、病理变化梗死的基本病理变化: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梗死灶的形态与受阻动脉的供血范围一致;颜色取决于病灶内的含血量;质地取决于坏死的类型。1、贫血性梗死(如图):形成条件:侧支血管少和组织致密2、出血性梗死(如图):形成条件:高度淤血和组织疏松.,第四节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一、栓子运行的途径,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如图),1、血栓性栓塞2、脂肪性栓塞3、气体性栓塞4、其他栓塞,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第五节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出血(hemorrhage)。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一、原因和类型,1、破裂性出血A、外伤B、血管受到侵蚀C、血管自身的病变,2、渗出性出血A、微血管壁损伤B、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C、凝血因子的缺乏,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一)大体变化1、内出血淤点淤斑淤线血肿积血,2、外出血呕血咳血血尿衄血血便血崩,二、病理变化(如图),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二)组织学变化,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1、结局A、出血量少,完全吸收B、出血量较大时,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C、较大量的局限性出血形成血肿,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2、对机体的影响(1)小出血(2)急性大出血(3)长期慢性出血(4)血肿可压迫组织,引起压迫性萎缩,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第六节水肿,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过多液体积聚称为水肿(edema)。体腔过多的液体积聚称为积水(hydrops),如心包腔积水、胸腔积水和腹水.,一、水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水肿发生的基本机制包括体内外水分交换的异常(水钠滞留)以及在血管内外分布的异常(组织间液的生成大于回流)两个方面。,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一)体内外水分交换的异常(钠水滞留)1.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交感神经系统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强。2.原发性肾功能不全2.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2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多。2.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二)血管内外体液分布的异常(组织间液生成大于回流),正常组织液的生成(如图)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淋巴回流受阻,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二、水肿的类型,根据水肿累及的范围:局部性水肿和全身性水肿。根据水肿累及的部位:脑水肿、肺水肿和皮下水肿等。根据水肿形成的原因:渗出液和漏出液,渗出液常由于炎症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形成水肿液,静脉漏出液是由于血管内流体静压或胶体渗透压改变而形成非炎性水肿液。,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三、水肿的病理变化,肉眼观察:体积增大,颜色苍白。镜下:细胞轻度肿胀,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液体积聚。(一)皮下水肿(如图)皮下水肿是全身或局部组织水肿的重要体征。根据病因不同,皮下水肿的部位有所不同。心力衰竭肾衰竭,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二)肺水肿(如图),肺水肿(pulmonaryedema)是由于肺内组织液生成过多,液体由肺间质进入肺泡腔引起肺间质和肺泡内液体集聚的现象。肺水肿常见于左心衰竭、肾衰竭和肺部感染等。肉眼:体积较正常大2-3倍,切开时有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光镜: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伊红色水肿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呼吸健康教育的教育资源配置优化
- 教育平台如何助力全球学习者实现无缝交流与学习
- 数字化教育技术培训打造高效学习环境
- 医学实验室的科技先锋毛细管电泳仪的医疗价值探讨
-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双重挑战
- 医疗培训中的公平与质量协同发展
- 商业培训中的学习风格识别与优化策略
- 抖音商户客服退换货处理效率制度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与核能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CFTR-corrector-18-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解析)
- 人文英语4-008-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课件
-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环境水利学-001-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施工现场实施信息化监控和数据处理方案
- 【培训课件】卓越讲师技能训练
- 4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2课时维护公共利益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个人联营经营承包合同样本
- 新办公楼会议室音视频系统施工方案
- 电子商务平台客户服务标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