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名师教案核心素养: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文化传承与理解)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语言建构与运用)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思维发展与提升)4、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审美鉴赏与创造)5、学习并了解文中对偶等修辞。(审美鉴赏与创造)6、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文化传承与理解)教学建议: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本文运用“铭”的文体形式,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铭”的特点,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可以自然的引出“铭”,了解是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设计问题,“陋室到底陋不陋”,让学生发散思维,撒下大网到文中寻求答案。在寻找答案的同时,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答案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后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会贯通,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整体把握效果。教学目标:(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疏通文意。(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5)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6)学习并了解文中对偶等修辞。(7)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难点:(1)重点句子的翻译。 (2)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古代的人总喜欢给自己的名字起一些优雅的名字,如:潇湘馆、漱芳斋、三味书屋、碎玉轩,本文诗人给自己的房子起了什么名字?(陋室)作者给他的陋室写了一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初读课文并结合注释进行翻译解释下列重点的词语有仙则名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龙则灵 灵:形容词作动词,有灵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入:映入。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阅金经 金经:指佛经。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公事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谈笑的是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粗鄙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一词多义之: 无丝竹之乱耳( ) 何陋之有( )词类活用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惟吾德馨:名词用作动词,品德高尚。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主旨。A、作者为自己的房子起名陋室,什么是陋室?(简陋的房子)B、为什么取名为陋室?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C、在作者的眼中,他的房子“陋”还是“不陋”?(不陋何陋之有?)D、他认为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E、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的不陋?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雅致恬淡F、就好比开头两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G、结尾为何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类比,以古代明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H、为何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引用孔子的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以此来总结全文,与开头“惟吾德馨”相呼应,点明文章主旨,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4)联系现实,以古推今。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恪守的“惟吾德馨”的情操?作者恪守“惟吾德馨”的情操,表现出封建知识分子洁身自好的人生品格,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仍然有进步意义,物质生活再丰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课时作业:(1)解释下面加线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 谈笑有鸿儒(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2)翻译下列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作者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任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4)作者自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然而孔子却说“不耻下问”。你赞同谁的观点?说说理由。参考答案:(1)出名,有名;博学的人;弦乐器和管乐器;使劳累。(2)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是灵异的水;这是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冶转炉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合成洗涤剂制造工作业指导书
- 学校师德教育培训课件
- 彩涂工作业指导书
- 草坪检测工作业指导书
- 农户家庭农牧业托管经营协议书
- 农村合作社畜牧养殖技术合作协议
- (部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团队协作计划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计划
- 宿舍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2018年黑龙江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真题(含答案)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上)
- GB/T 5907.4-2015消防词汇第4部分:火灾调查
-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 健身理论与指导课件讲义
- 浙江省科学作业本2022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与防范
- 2022年08月安徽省芜湖市招考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冲刺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