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法)都德,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热爱并努力掌握好自己祖国语言的主题。2.了解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材料,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3.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4.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5.了解第一人称的写法及其作用。,1、本文是一篇。2、小说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和具体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3、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体裁特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小说要素,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等,可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情节(线索作用)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小说的三要素,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下半叶著名的小说家,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1866年发表磨坊书简,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性,1868年发表长篇小说小东西。他的作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故事背景,哽住,赚钱,捂住,踱步,惩罚,祈祷,诧异,宛转,喧闹,皱边,肃静,懊悔,钥匙,郝叟,胳膊,生字注音,1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答: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2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答:“我”的见闻感受;上学路上上课下课;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3、你能理清课文的情节吗?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几部分?(提示:以时间推移为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4.故事情节,1、“我”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16),2、我们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723),3、下课时韩麦尔先生悲壮、不屈的精神。(2429),发展,开端,高潮和结局,第一个阶段(第16段)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上学路上,阅读理解,1.“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答:拟人;环境描写,交代了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也写出了小弗郎士的幼稚。2.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答:心理描写,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3.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我”是如何看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认为比学习有趣、天真、幼稚、无知、是非不清,为下文做了铺垫。,第二个阶段(第710段)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上课前,阅读理解,1.“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表明了什么?答:平时喧闹活泼,最后一课肃穆、悲愤;这种不同表明了最后一课非同寻常。2.“韩麦尔先生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答:服饰描写,为了纪念最后一课,表达出韩麦尔先生对将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3.小弗郎士的学校为什么不教法语了?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答:因为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德军占领了,他们只被允许学习德语。,填表说明“最后一课”的异乎寻常,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开课桌,关课桌,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戒尺穿着漂亮的礼服,有镇上的人,没有镇上的人,异乎寻常!,第三个阶段(第1123段)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上课中,阅读理解,1.如何理解韩麦尔先生的又“柔和”又“严肃”的表情?答:神态描写,“柔和”是出于对学生的深情,对同胞、对祖国的热爱。“严肃”出于对亡国的深切悲痛。2.“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答:心理描写,不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提问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阅读理解,3.“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韩麦尔先生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答:韩麦尔沉痛地总结了以往的教训,把学习、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先生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认识,表现了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4.“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韩麦尔先生的话表现了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韩麦尔先生无比热爱祖国,深情地赞美法国语言。,阅读理解,5.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这是因为:韩麦尔憎恨普鲁士侵略者,热爱祖国,在他和法国人民心目中,祖国语言是祖国的象征,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6.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其含义是什么?答:“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牢记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阅读理解,7.文中我认为“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这是为什么?答:反复,韩麦尔先生带着爱国感情谆谆教诲,我怀着爱国感情认真领悟。8.“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一句中“恨不得”“一下子”两词有什么表达作用?答:“恨不得”“一下子”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的急切心情,更突出他对敌人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9.选段中,小弗朗士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答:韩麦尔先生因失去国土而痛苦万分,令人同情。,阅读理解,10.“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答:比喻。细节描写,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11.“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答:细节描写,表现课堂的安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12.反复说新的字帖是“法兰西”、“阿尔萨斯”有何用意?答:提醒人们“阿尔萨斯”是“法兰西”的领土。,阅读理解,1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一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心理描写,嘲讽侵略者强行禁止法国人民学习祖国语言这一做法的愚蠢,表现了小弗朗士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14.“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一句的含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答: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是无法强迫和压制的,包含了“我”对敌人的嘲讽和憎恨。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习德语的愚蠢。,阅读理解,15.“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答:神态描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即将告别家园时候依依不舍,痛苦难耐的心境。16.作者刻画郝叟,用笔简约而传神,找出一处你认为值得品味的地方,写几句话进行赏析。答:“捧”字用得好,写出了郝叟虔诚、认真的态度,对最后一课的珍惜,对祖国语言的热爱。,第四个阶段(第2429段)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后,阅读理解,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韩麦尔宣布了“最后一课”的结束。从情节上看,这部分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2.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删,因为它说明大家学得十分专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表现人物内心里巨大的震动。3.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暗示了什么?答: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德语将代替法语。4.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答: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阅读理解,5.文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答:为下文起到烘托和铺垫作用。6.为什么听到钟声与号声后,韩麦尔先生的脸色变得这样难看?答:因为钟声、号声宣告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7.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答:因为他再也教不成法语了,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内心极度痛苦。8.为什么“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答: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的无比崇敬。,阅读理解,9.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他竟然哽住了,说不下去了,这是因为: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10.“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呢?答:因为这一动作里倾注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情感。11.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哽住;呆;靠。,阅读理解,12.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心和对祖国必胜的信念。13.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止和表情的?答:不好,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他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法国的感情之深,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放弃自己热爱的祖国。,阅读理解,14.“他呆在那儿,头靠墙壁,话也不说”这一表情如何理解?答: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15.在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讲了许多饱含深情的话,可结束时却表现得这么“平静”。你觉得这样的结尾好不好?为什么?答:好。因为用这动作来结尾,表达的感情更深沉,更震人心。它包含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极大痛苦,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刻眷恋。16.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三个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阅读理解,17.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有何作用?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表示解释说明)“我亲爱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表示语音延长)“散学了,你们走吧。”(表示意思的递进)18.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句的描写对象是韩麦尔先生,运用的描写方法是动作描写,其作用是:表现了韩麦尔先生认为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探究练习,一、课文中的小弗郎士是一个贪玩的小学生。“最后一堂法语课”,使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你能把变化的原因说给同学听听吗?答:最后一堂法语课,使小弗郎士从不爱学习、贪玩转变为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从怕老师转变为理解、同情、敬爱和钦佩老师;从幼稚不懂事转变为爱祖国、恨敌人。韩麦尔先生爱国思想的教育、爱国精神的感染和爱国行为的影响。二、下面几句话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探究练习,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答:“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全句的含义是牢记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2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答:细节描写,表现了课堂的安静和孩子们习字的专心,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探究练习,3.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答:这几句通过小弗郎士的眼睛,描绘了韩麦尔先生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在告别家园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境的理解和同情,使人感到小弗郎士已经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了。三、课文中,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相互都感到对方“可怜”。试根据上下文,领悟“可怜”表达的不同感情。,探究练习,1.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可怜的人!答:“可怜的人!”这句感叹不是一般的同情老师、理解老师、可怜老师,而是一种爱国主义思想火花的迸发。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答:“可怜的人”是说韩麦尔先生是这样热爱祖国的语言,今后却再也不能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孩子们了,所以“可怜”。,探究练习,3.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答:“可怜的人”是说韩麦尔先生虽然对这服务、生活了40年的校园、家园无限依恋和依依不舍,却不得不离开,所以“可怜”。4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答:这句中说小弗郎士“可怜”,是因为小弗郎士没有学好本国语言法语,而且今后再也没有机会了,同时也转入了下面的自责。,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试结合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分析)?,找出文中描写小弗朗士心理变化的句子,并说说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别上学了,去玩玩;比分辞用法有趣多了,万分难过多么懊悔,为说出分词用法,愿付出任何代价,我觉的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的听讲过,今天听讲的全都懂,幼稚,贪玩,不爱学习。,爱国意识觉醒,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祖国语言的责任感。,爱国情感升华,化为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无忧无虑不想上课,感觉出事感到诧异,难过、懊悔,细心听讲,痛恨敌人,忘不了祖国语言、热爱祖国,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怕,诧异,难过,懊悔、憎恨,依恋,热爱,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心理活动,小,弗,郎,士,啊,那些坏家伙,对敌人的憎恨,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对祖国语言的热爱、眷念,可怜的人!,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我多么懊悔!,正在觉醒,他讲的似乎挺容易,热爱祖国语言,“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对敌人的憎恨和讽刺,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热爱祖国,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贪玩,不爱学习爱学习、热爱法语;,从怕老师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1,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同时,还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小弗朗士在小说中是一个变化、成长中的儿童形象。,人物形象概括,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试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来分析)?,通过哪些描写写韩麦尔先生,服装、语言、神态、动作,服装,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质疑点拨,韩麦尔先生,语言,例1、“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韩麦尔先生批评阿尔萨斯人不珍惜时光学习,结果连自己的语言也不会说、不会写,而今又失去了学习自己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先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韩麦尔先生,语言,例2、“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韩麦尔先生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质疑点拨,韩麦尔先生,例3.“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全句的含义是什么?,“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的统治和封锁;b.“钥匙”比喻法国的语言;c.全句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语言,韩麦尔先生,神态,“脸色惨白”,脸色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因为,教堂的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这两点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所以他脸色惨白。,韩麦尔先生,动作,例1、转拿使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痛苦心理,倾注了他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韩麦尔先生,动作,例2、“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个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韩麦尔先生,动作,例3、“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他没有勇气宣布“散学了”因为这就意味着跟祖国语言的永别,他也没有勇气再看一下孩子们和听课的镇上的人,眼前的这个刺激和打击太大了,他悲痛至极,只能无力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这最后一课的结束。先生的心都碎了。,文章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痛苦的表情和手势结尾,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比慷慨激昂的言语更为真实,更为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1,韩麦尔先生漂亮的礼服,温和而又严肃的表情,富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教诲,用尽全身力量写下的“法兰西万岁!”给人以极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说明这个普普通通的语言教师的职业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因此由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典型,更有代表性。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人物形象概括,小结:写人的几种方法,把人物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写。把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把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注意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提示主题)。注意场景描写。,情节,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宣布下课,上课中,上课前,贪玩怕老师不爱学习不懂事,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理解老师,转变,行为:认真执教语言:自责赞美服饰:极为庄重,动作:书写“法语言:哽咽脸色:惨白,升华,小结1:,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划出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烘托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天气”“画眉”风和日丽,“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反映出小弗郎士天真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但他也能管得住自己。,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上学路上,最后一课(法)都德,小弗朗士(心理),韩麦尔先生(外貌、语言行动),环境,变,亡国痛,民族恨,爱国情,幼稚、怕提问疑惑、诧异线难受、懊悔索悲愤、懂事,小结2:,公理精神,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心理活动。,写作特点,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转变,暗示时代背景。,作品表现法兰西人民的爱国激情,没有选择血腥的战斗场面来写,而是写了沧陷区的一个农村小镇上的一个小学。作者为何如此安排?农村小镇的学校、老师、学生都非常普通、平常,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情感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更加真实、深厚,文章也更富感染力。,写作特点,以小见大,1,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教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人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概括小说主题,以“下课以后”为题,以第一人称为小弗郎士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短文。提示:利用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拓展训练,20090308,1,那天早晨升学,到野外去玩玩吧天空那么暖和,那么晴朗!,复述故事,20090308,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复述故事,20090308,1,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复述故事,20090308,1,我走过村公所的时候又出了什么事啦?,复述故事,20090308,1,铁匠华希特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复述故事,20090308,1,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了。,复述故事,20090308,1,平常日子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复述故事,20090308,1,我才注意到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复述故事,20090308,1,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玫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发些镇上的人。,复述故事,20090308,1,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复述故事,20090308,1,复述故事,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20090308,1,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复述故事,20090308,1,复述故事,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们的爹妈我呢,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关于合资企业的合作协议
- 物权法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基孔肯雅热知识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同范本
- 2025年统编版五升六语文暑假专项提升:扩句与缩句(有答案)
- 2025餐饮后厨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卫星数据采集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氯金酸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漏洞扫描技术安全漏洞检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 维护新疆稳定 实现长治久安课件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体育社会学(绪论)卢元镇第四版课件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档案管理员述职报告9篇
- 舞台灯光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 φ108管棚施工作业指导书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脑卒中的功能锻炼课件
- 护理质控简报
- JJG 700 -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