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周测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二、材料阅读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的欧洲人阅读中国历史时,他们感觉,这个帝国从早期到晚期好像没多大变化,于是就产生了“停滞”的说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历史前后期的各种变迁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现代”成为观察历史的基本参照系,“停滞论”被“分期论”取代了。不过“停命论”虽有不当但却不是向璧虚构,它也是基于一定史实的有感而发。这在20世纪,更多地被表述为“连续性”。与“停滞”不同,“连续”的提法不含贬义,可以容纳“发展”和“变迁”。 阁步克谈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阅读材料,选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36(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41)(12分)古代东西方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 (1)仿照示例,结合所学,完成下表。(6分) 项目 秦帝国 罗马帝国 地方 治理 制度: (2分) 制度:实行行省管理制度,将领土划分若干行省,每个行省有一名总督管辖。 法律 建设 措施:将原秦律修订,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颁行各地。 作用: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巩固了统治,为汉代所沿用。 措施: (2分) 作用: (2分)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希腊数学逐渐脱离了哲学和天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时数学已经从经验科学过渡到演绎的科学,即由少数几个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定理。古希腊的贤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更加广泛采用了他所处时代的数学成就。 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收录246个应用题,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中国科技的经验色彩已十分浓厚,科技成就大多属于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摘编自张奎元新编世界科技史 (2)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古代希腊数学和古代中国数学的特点。(6分)37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至清末方废除,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及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为了抵制血缘、门第等因索对选官的干扰,历代洗治者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锁院、糊名、誉录、搜检、严惩舞弊等。科举制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尤其两宋的320年间,在社会上日益形成了“读书人人有份”的观念。科举制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而且以人文化成天下为理想,以载道的“四书五经”为核心,以造就传道的学者为目标,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绵长。 摘编自田澍: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材料二 至18951905年间,科举制积弊已久,梁启超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袁世凯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俛幸得第之心,民间更相率观望”。于是,1905年科举制在内外交困之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诫了。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钱穆先生对此论道:“晚清末年取消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到,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 据周宁: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并说明这些特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价值。(不得抄袭原材料)(1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时代背景,并简析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影响。(13分)40 (18分)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 材料一 古代西方建筑多以石为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起源希腊文明的西方建筑,则更多的体现为开敞性。 材料二 木构架建筑从来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中国建筑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形式上讲究对称、均齐、庄严。国有长城城有城郭村有围壕家有院墙院里有院,园中有园,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围合”意象,封闭性在中国的建筑中表现得更强烈。 摘编自高洪芹浅析东西方建筑的差别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建筑的差异。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对“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句话的理解。(6分)35【答案】评分标准 等次 解读 一等(1210分) 紧扣阐释对象,观点明确; 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论述; 论述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能够结合阐释对象,观点较明确; 引用史实,阐释角度单一; 论述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偏离阐释对象,观点不明确; 未引用史实; 论述缺乏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墓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模式,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等方面取得不断进步。思想:儒家学说产生后,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得以发展、更新,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中华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总之,中国历史在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解析】分析材料,选取材料中任一观点,运用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特点等相关史实,对所选观点进行阐释即可。36【答案】(1)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若干郡,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2分) 充实罗马法律,扩大公民权;公民法发展为适用于罗马帝国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2分) 调整社会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2)特点:古希腊数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注重逻辑推理(或理性思考);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或人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探究)。(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古代中国数学从生产实践中产生;经验色彩浓厚(或具有实用性);服务于社会生活生产。(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解析】(1)根据史实可知秦朝实行地方管理制度为郡县制,并结合史实填写郡县制的相关内容;为罗马帝国实施的法律措施,即充实罗马法律,扩大公民权;公民法发展为适用于罗马帝国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为罗马帝国法律建设的作用:调整社会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2)根据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希腊数学逐渐脱离了哲学和天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总结古希腊数学的特点一为古希腊数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根据材料二“此时数学已经从经验科学过渡到演绎的科学,即由少数几个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定理”可知特点二为注重逻辑推理(或理性思考);根据材料二“古希腊的贤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可知特点三为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或人的思考和对世界的探究)。根据材料二“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收录246个应用题,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可知古代中国数学的特点一为从生产实践中产生;根据材料二“这一时期中国科技的经验色彩已十分浓厚,科技成就大多属于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可知特点二为经验色彩浓厚(或具有实用性);特点三为服务于社会生活生产。【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至清末方废除”“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及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历代洗治者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及所学知识可以进行概况得出其特点为延续时间长;选拔标准相对客观,方式相对规范、公正;在政府主导下不断发展完善;考试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第二小问价值,根据材料一,由“科举制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尤其两宋的320年间,在社会上日益形成了读书人人有份的观念”得出扩大了统治基础;由“科举剩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得出其有利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由“而且以人文化成天下为理想,以载道的四书五经为核心,以造就传道的学者为目标,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绵长”得出整合了社会价值取向,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此外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第一小问背景,即从中国近代的阶段特征和科举制的弊端角度回答,如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西学东渐,近代工业的发展和近代学堂的创办;科举制日益僵化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玫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诫了。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可以看出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和近代民主政治运动的开展;加剧了晚清统治集闭的分化,加速了淸王朝的覆灭;近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也导致中国军阀统治的发展,政治更加腐败黑暗。【解析】(1)根据材料一“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并结合所学可知,受国家大学教育即兴办太学,太学生源部分来自地方郡国举荐的全国优秀青年,即实行察举制,汉武帝推崇儒学发展在政治方面重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这三个措施共同推动了西汉政府成为“士人政府”。 (2)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二“地方推举制还差别(门第)”可知,以门第作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二“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可知,科举制的作用在于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三“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知,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是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由“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得出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由“新儒学思潮的振兴”可得出理学的形成,由“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得出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4)据材料一汉代察举制的推行促使“士人政府”的形成,据材料二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材料三北宋科举制完善促使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国家的有效治理,可以概括出: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帝不得已命诛之”,宋太宗对治罪“侯莫陈利用”从保护到同意赐死;第二小问职能,从秦代设立丞相制度以来,宰相的传统职能就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第一小问规定,根据材料二“凡事必与大臣佥议(共同商议),方为诏敕”,宋代“诏敕”必由君臣共同商议;第二小问渊源,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皇权处于决策环节之内;第三小问表现,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3)第一小问理念,根据材料三“天出灾异谴告人君”,天降灾异警告人君,属于天人感应;第二小问儒学家,根据所学,最早系统阐述这一思想的是汉代的董仲舒。 (4)根据材料一,制约皇权的有相权;根据材料二,制约皇权的有法律、制度;根据材料三,制约皇权的有传统思想、皇帝的自觉。40【答案】(1)差异:建筑材料上西方多以石为材料,中国以木为材料。 建筑空间布局不同,西方向高空发展,中国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 西方建筑具有开敞性而中国的具有封闭性。(6分) 原因:西方宗教观念的作用,追求灵魂不朽,石头的永恒、完美,与人生的短暂、缺憾形成鲜明对比;古代中国人讲求阴阳五行,建筑材料基本是“土木”;文化思想上中国古建筑受伦理道德的影响,对于一切建筑制造都要遵循礼法;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因而具有开敞性;而中国是农业文明,中国人安土重迁,建筑具有封闭性。(任意3点得6分) (2)理解:皇帝要以自己亲历亲为的治理天下,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雍正帝对加强皇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本思想;?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中国古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任意3点得6分)【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西方建筑多以石为材料”“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可得出西方建筑材料以木石为主,空间以向高空发展,根据材料二“木构架建筑从来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体”“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可知中式建筑以木为主要原料,布局以平面有序为特点;第二小问原因,西方联系宗教因素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力提升2.0方案解读
- 《窗边的小豆豆》课件
-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
- 皮牵引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 2025设备抵押贷款合同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 销售区域经理工作总结
- 公司总经理安全培训课件
- 红斑狼疮护理
- 2025解除购销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三方股权合作合同协议书
- 地方病竞赛试题及答案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社工抗压与情绪处理课件
- 单元考点必刷卷 (一)(含答案)我上学啦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 农村厨师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14)
- 起重机作业人员Q2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四川遂宁2021-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64篇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轧钢安全规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