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I)卷_第1页
2020年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I)卷_第2页
2020年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I)卷_第3页
2020年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I)卷_第4页
2020年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浙教版七(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含答案)(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B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C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 .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多轮子B书包带做得较宽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D刀刃做得很薄3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C磁铁吸引铁,铁不吸引磁铁。D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4 . 如图,甲、乙是俩个质量不计且容积相等的容器.若两容器中装入等质量的两种不同液体,液面等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密度B甲、乙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C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D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5 . 一本厚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现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将字典向右推,使其一部分离开桌面至图(b)所示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力F和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AF增大,p不变BF不变,p增大CF不变,p减小DF减小,p不变6 . 从古至今,月球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地方,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上举步维艰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D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的地平线上升起7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 .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B在轴承中加滚珠C给合页轴加润滑油D气垫船底跟水之间有一层空气垫9 . 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10 . 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C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D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11 . 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此时物块的重力产生两方面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块压紧斜面,二是使物块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而可将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实际解决问题时,就可以用这两个方向上的分力来等效替代物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物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2 . 在下列物体中,重力约是1 N的物体是( )A一只小狗B一个小学生C一袋方便面D一枝铅笔13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箭被运动员射出后仍向前运动B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C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14 . 如图小球从斜面自由滑下,运动到O点时,所有外力都消失,小球的运动路径是( )A沿OA运动B沿OB运动C沿OC运动D沿OD运动15 .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4:2:1,若砖平放时和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p1:p2等于( )A1:8B3:4C1:4D1:216 . 甲、乙、丙三人分别跑步、竞走和慢跑绕操场一周,他们的速度比是3:2:1则他们用的时间之比是( )A6:3:2B3:2:1C1:2:3D2:3:617 .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其体温昼夜的变化较其它哺乳动物要大,变化幅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骆驼体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骆驼体温在 3540之间变动B骆驼体温在 16 时左右达到最高值C骆驼在 8 时至 12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骆驼在 16 时至 20 时产热量小于散热量18 . 如图甲所示,某物体竖直漂浮于盛水的杯中,后来将该物体横置于杯口,如图乙所示(不考虑水的损失)。下列关于杯内底面及地面所受压强和压力大小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A杯内底面和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都不变B杯内底面和地面受到的压强大小都不变C杯内底面受到的压强减小,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D杯内底面受到的压力减小,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19 . 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牛B物块的体积是3104米3C物块的密度是1.5103千克米3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0 . 关于力与二力平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能保持静止状态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力的作用二、填空题21 . 当你有机会乘坐火车或长途汽车时,你可把一串钥匙拴在绳一端,细绳另一端拴在手中做实验。如果你的座位朝向与车行方向是一致的,在车辆沿直道行驶过程中,发现这串钥匙的位置与车辆静止时没有什么改变,表明这时车辆是行驶的;如果发现钥匙向车前行方向荡去,表明这时车辆是行驶的;如果发现钥匙向车前行的反方向荡去,表明这时车辆是行驶的。(均填“加速”“匀速”或“减速”)22 . 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cm2不吸水的正方体木块B重为5N,边长为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质量体积忽略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木块底面中央,且细线的长度L5cm。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1)甲图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多大?_(2)向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的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B受到的浮力是多大?_(3)将图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_23 . 如图所示,跳水队的小芸在练习10米跳台跳水。小芸所受的重力是400牛,当她走到跳台边沿站立不动时,双脚与跳台的接触面积为2103米2,那么此时小芸对跳台的压强为_帕;当小芸从10米跳台上跳下,在下落的过程中游泳池的水相对于小芸向_(填“上”或“下”)运动。24 . 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_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25 .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_同学运动较快,图中的a点表示_。26 . 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27 . 如图(a)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观察到如图(b)所示的现象,由此可判断_A小车突然加速运动B小车突然减速运动C小车保持匀速运动D小车可能做加速、也可能做减速运动理由_28 . 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_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力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三、探究题29 . 快速骑自行车,我们会感到空气阻力,而且骑车速度越快,感觉空气阻力越大。由此小华同学猜想: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汽车速度v/(ms1)5101520弹簧测力计示数F/N0.10.51.11.9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华和爸爸开汽车来到郊外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小华打开汽车天窗,将如图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爸爸依次以5m/s、10m/s、15m/s、20m/s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驶一段距离,小华依次将汽车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根据二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近似等于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1)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为了减小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_。(3)实验完毕后,小华又进行了新的思考: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会增大,那么从足够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速度会不会一直增大,其所受的空气阻力会不会也一直增大?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知道了: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增大;若下落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大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减小。根据老师的上述指导和本实验结论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滴质量为5g的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设在无风天气,雨滴下落高度足够大),所受到的最大阻力f=_N,此后雨滴做_运动(g=10N/kg)。(4)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_有关。30 . 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_(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_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运动31 .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的关系;(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两个图进行对比;(5)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的压强大小关系四、简答题32 . 小可喜欢吃烤番薯,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她对新鲜番薯的密度很感兴趣。心动不如行动,她带领组里的同学一起开展了探究活动。她们经过讨论后,分成两个小组,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研究,获得数据见表一、表二:(1)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