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采集痰标本的临床意义_第1页
正确采集痰标本的临床意义_第2页
正确采集痰标本的临床意义_第3页
正确采集痰标本的临床意义_第4页
正确采集痰标本的临床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咽的上部被称为上呼吸道,覆盖着鳞状上皮细胞,并有大量的细菌,这被称为正常菌群。咽下的区域被称为下呼吸道,覆盖着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通常没有细菌生长。痰是下呼吸道的分泌物。特殊的解剖位置决定了痰标本不同于其他标本。咳嗽痰在通过咽喉和口腔时不可避免地与上呼吸道中的菌群混合。因此,痰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上呼吸道(包括会厌、咽和口腔)的菌群分布极其复杂。正常情况下,需氧菌、微需氧菌和厌氧菌在人体上呼吸道生长,厌氧菌:需氧菌=1000: 1,细菌总数为1089个/ml。在正常情况下,每个菌群都保持平衡状态,并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因此外来入侵细菌不能定居或繁殖。需氧细菌包括链球菌、奈瑟菌、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微需氧细菌包括链球菌、嗜血杆菌、乳杆菌、二氧化碳杆菌等。厌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韦荣秋菌、拟杆菌、平台菌、梭菌、梭菌、丙酸杆菌、双歧杆菌、乳酸菌、放线菌等。(1)会厌反射和咳嗽反射:防止吸入上呼吸道分泌物。2.粘液保护:由支气管内膜细胞分泌的粘液可以粘附在吸入空气的颗粒(包括各种微生物)上。3.主动放电功能: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表面纤毛的定向运动将支气管表面的粘液持续移动至会厌。当粘液积聚到一定量时,身体通过咳嗽反射将粘液即痰咳出来。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末端的淋巴流。5.分泌抗菌活性物质:溶菌酶、干扰素等。6.免疫机制:细胞免疫(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涉及SIgA的表面免疫)。干扰人体正常防御机制的因素,1。感知水平的变化:危及会厌反馈和咳嗽反射。2.有毒物质:损害粘液纤毛传导机制(酒精、烟雾、镇静剂等)。)。3.支气管机械性阻塞:炎症、肿块等。导致传染性分泌物滞留。4.心肺损伤:引起肺充血和水肿。5.医院特殊易感因素:如麻醉、下呼吸道介入诊疗引起的感染、经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患者正常菌群消失引起的继发性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环境中的菌群耐药性强)。6.其他原因:低氧血症、酸中毒、感冒、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免疫力下降。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对致病菌检测的影响,因为上呼吸道有大量的细菌,如果不进行治疗,直接咳出的痰不可避免地会混入大量杂菌。即使我们洗痰样本,仍然有许多杂菌,这使我们在判断培养结果时有许多困难。这导致同一患者的标本多次送检出现多重结果的现象,给临床带来错误的结论。因此,我们只能从关闭好的标本开始,坚决退回不合格的标本。吸痰:通过气管切开直接吸痰,仅适用于气管切开患者。2.双套筒刷抗污染吸痰(PSB):这是最好最科学的采样方法,但缺点是有创伤性检查,病人不易接受。3.肺泡灌洗液:对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患者是危险的。4.祛痰: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污染严重,影响结果的判断。(1)漱口:过夜后,口腔内细菌数量最多,漱口是尽可能减少上呼吸道细菌污染痰标本的最佳解决方案。痰粘稠,难以咳出。3%的生理盐水可用于雾化吸入,有利于祛痰。(2)选择合适的漱口液:临床试验表明,0.1%苯扎溴铵效果最佳,杀菌率为64%,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至100%。0.1%洗必泰次之,杀菌率为55.7%,细菌数量明显减少到93.3%。用清水冲洗后,杀菌率为4.61%,只有18.75%的细菌略有减少。因此,我们选择0.1%苯扎溴铵作为痰液滞留前的漱口水。在护士的指导下,每个有痰的病人应仔细漱口三次,每次30-60秒,最后用清水漱口一次(清除残留的新洁尔灭),然后用力咳嗽(其他人可以协助),在无菌箱中吐痰,并在30分钟内提交检查(不需要冷藏)。(3)晨痰滞留:由于长时间禁水和浓痰,晨痰滞留集中。如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痰中抗生素的含量最低,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检测。早餐前痰饮可以消除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判断痰液外观的标准:(1)唾液和2/3的食物残渣为不合格标本,应退回。(2)唾液和口腔污染物占痰液量的1/2,除特殊患者外,应视为不合格标本,应予送还。痰液镜检标准:(1)脓细胞、鳞状上皮细胞、细菌种类和4种细菌种类被视为不合格标本,应退回并重新提交。社区感染(门诊):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甲型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2.医院感染(住院患者):大多数是医院环境中的细菌,相对耐药。如肠杆菌科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