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蜓一、蜓的一般特征 1、蜓又名纺锤虫,属肉足虫纲有孔虫目。是一种已经绝灭的原生动物。为李四光命名。 2、通常认为是一种浅海底栖动物,生活于水深100米左右热带或亚热带的平静正常浅海环境。 3、蜓具钙质微粒状壳。 4、一般大如麦粒,最小者不到1毫米,大者可达2030毫米以上。 5、石炭纪-二叠纪,是进行全球性对比的重要的标准化石。二叠纪末期绝灭。二、蜓壳的形状 1、壳形:蜓为多房室包旋壳,一般为纺锤形或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透镜形。 2、度量: 壳轴-蜓壳平旋所围绕的一根假想轴 壳长-轴向上最大长度 壳宽-垂直于轴的最大宽度 3、类型 根据长宽比例可分为三种类型 (1)长轴型-长大于宽,呈纺锤形、圆柱形 (2)等轴型-长等于宽,呈圆形、方形 (3)短轴型-长短于宽,呈透镜形三、硬体构造 (一)基本构造 (二)旋壁的结构 (三)隔壁褶皱及副隔壁(一)基本构造 1、初房-蜓壳的初房位于壳中央,多为圆形,有时呈椭圆或不规则形。 初房上有一圆形开口,是细胞质溢出的孔道。 2、旋壁-细胞质在初房外继续分泌壳质形成的壳壁叫旋壁,旋壁围绕一设想轴增个同时向旋轴两端伸展,包裹初房。 外壁-最外圈的旋壁。 3、隔壁-旋壁前端向内弯曲形成隔壁。按上述方式依次生长形成多房室。两条隔壁之间即为一个窄长的房室 。 隔壁沟-在壳的外表面,隔壁所在的位置呈沟状 4、壳圈-每绕旋轴一圈即构成一个壳圈,壳圈从内到外层层包裹。 5、前壁-终室前方的壳壁称为前壁,在壳的增长过程中,当后一个房室形成时,原有的前壁即变成了隔壁。前壁上不具口孔,生物靠壁孔与外界相通。 6、隔壁孔-隔壁上有许多垂直表面的微孔,叫做隔壁孔。 7、口孔-隔壁基部中央由再吸收作用形成一个开口。注意:前壁上没有开口。 8、通道-相邻隔壁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彼此贯通形成通道。 9、旋脊-通道两旁有致密方解石次生堆积形成从内到外盘旋的两条隆脊,叫旋脊。 10、列孔-某些高级的蜓类。在隔壁基部有一排小孔,叫做列孔。 11、复通道-隔壁上的列孔彼此贯通,蜓内部就有好几个通道,称为复通道。 12、拟旋脊-列孔两旁相当于旋脊的堆积物,叫做拟旋脊。 13、轴积-部分旋脊不发育的蜓,其轴部常被次生钙质所充填,叫做轴积。旋脊、拟旋脊和轴积都是次生堆积物,一般认为它们是大致同时形成的。(二)旋壁的结构 旋壁具分层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的蜓类旋壁的结构也相应不同。因此它是分类上的重要依据之一。 旋壁由原生壁(致密层、透明层、蜂巢层)和次生壁(内、外疏松层)组成。1、旋壁的组成 (1)致密层-是一层薄而致密的物质,显微镜下不透光,呈黑色。所有的蜓都有致密层。 (2)透明层-位于致密层之下,为一层浅色透明的亮层。在较低级的蜓类中具有这种结构。 (3)蜂巢层-位于致密层之下,为一层较厚的具有蜂巢状构造的壳层。在切面上,可见许多垂直于表面而且短而粗的黑线。蜂巢层是高级蜓类所具有的构造。 (4)疏松层-为壳壁上的一种次生堆积,通常不太致密,不均一。呈暗灰色,附于原生层的表面。外疏松层-附于致密层外表面;内疏松层-附于原生层内表面。注意:终壳圈上无外疏松层2、旋壁的结构类型 (1)单层式:仅由致密层组成 (2)双层式:致密层透明层,如Palaeofusulina致密层蜂巢层,如Triticites (3)三层式:致密层内、外疏松层,如Profusulina 致密层蜂巢层+内疏松层,如Verbeekina (4)四层式:致密层透明层内、外疏松层,如Fusulina (三)隔壁褶皱及副隔壁 1、隔壁的变化: (1)平直 (2)轻微褶皱 (3)强烈褶皱2、副隔壁 由蜂巢层局部下延形成规则的薄板,比隔壁短和形成晚。 (1)轴向副隔壁 (2)旋向副隔壁 (3)二级副隔壁 四、切面观察 由于蜓类具包旋壳,只能在各种切面上进行内部构造的观察研究。一般主要用下面几种切面 (1)轴切面: 即通过初房、平行于设想旋轴的切面 (2)旋切面:通过初房、垂直于旋轴的切面 (3)弦切面: 不通过初房、平行于旋轴的切面 (4)斜切面:除以上切面的任意切面。 四射珊瑚亚纲一 特点1、具钙质外骨骼,由外壁向中央伸出呈辐射状排列的板状隔壁。2、隔壁数一般为4的倍数,只在4个部位生长3、在软体不断向上生长的过程中,分泌出横板构造,托起身体。另外还有泡沫板和鳞板等辅助构造来支撑身体4、有单体和复体。5、晚奥陶世-二叠纪,二叠纪末起绝灭二 外形 四射珊瑚形态有单体和复体之分,单体形态以角锥状或弯锥状为主。 复体珊瑚由许多个体组成,个体之间紧密相连、无空隙的块状复体;个体之间保留一定距离的叫丛状复体,它又可分为枝状和笙状两种。1、单体珊瑚 狭锥状-顶角约20阔锥状-顶角约40陀螺状-顶角约70荷叶状-顶角约120盘状-顶角约180圆柱状-拖鞋状-方锥状-2、复体珊瑚(1)丛状复体:个体之间保留一定距离 树枝状-个体间以不同的角度向上生长。 笙状-个体间以相同的角度向上生长。(2)块状复体 个体之间紧密相连、无空隙。 多角状-个体以外壁相连,横切面成多角状。 星射状-个体间的外壁部分消失,与多角状相似 互嵌状-个体间的外壁全部消失,而以泡沫板相接触。 互通状-个体间的外壁全部消失,相邻个体以长隔壁相互贯通。三 基本构造(一)外部构造 1、外壁圆形的外部墙壁,是珊瑚虫的藏身之所,起保护作用。 2、表壁是珊瑚虫在外壁表面分泌的一层灰质薄膜,比较光滑,其上有生长纹。细的称线,粗的称皱。分别代表“天、月、年” 3、萼部位于珊瑚体的顶端,由于隔壁低于外壁,从而形成了杯状凹陷(二)内部构造1、隔壁 珊瑚体内辐射排列的纵向骨板叫隔壁,根据生长顺序有原生隔壁以及一、二、三级之分。(1)隔壁的发生 幼年期最早生成的是6个原生隔壁,然后依次生长出一级隔壁、二级隔壁、三级隔壁。 原生隔壁的生长-最先长出的是主隔壁和对隔壁, 然后长出的是两个侧隔壁,再长出两个对侧隔壁。 至此六个原生隔壁长齐。一级隔壁的生长 原生隔壁长齐后,一级隔壁按序生长,每次4个,一直到成年期。 一级隔壁只在4个部位生长,2个部位是沿侧隔壁向主隔壁生长,另外2个部位是沿对侧隔壁向侧隔壁生长。其他隔壁的生长 一级隔壁生长后,珊瑚体继续扩大时,便采取轮生的方法来生长一些小的隔壁,即2、3、4级隔壁。生长部位在一级隔壁的空隙之间,或所有隔壁的空隙之间。(2)分区 主部-主隔壁与两个侧隔壁之间的区域 对部-对隔壁与两个侧隔壁之间的区域(3)隔壁沟 隔壁所在位置在外壁表面为一条浅沟 由于一级隔壁按序生长,在隔壁沟上的排列也可以反映出来。 主部外壁-一级隔壁沟平行于侧隔壁沟,而与主隔壁沟相交。 对部外壁-一级隔壁沟与对隔壁沟平行,而与侧隔壁沟相交。(4)内沟 由于一级隔壁在4个部位生长,所以在主隔壁、侧隔壁这几个部位一级隔壁生长得较晚,空隙较大,往往是软体所在的部位。 主内沟-主隔壁退缩,形成沟状空腔,是软体主要的存在之处。 侧内沟-侧隔壁退缩,软体在侧隔壁所在部位,形成沟状空腔。2、横板 在珊瑚虫增长的过程中,外壁不断上移,以得到更大的空间。为了托住软体,在底部不断分泌出横向的板状构造。 横板可分为完整横板和不完整横板,后者指上下横板交错或有分化。 完整横板-横板完整的穿越中心,有水平、上凸、下凹的形状。 不完整横板-上下横板交错,不能直接穿越中心到达另一侧。3、鳞板、泡沫板(边缘构造) 鳞板-位于珊瑚体边缘隔壁之间上拱而又相互叠复的鱼鳞状小板称为鳞板,在横切面上呈同心状或“人”字形排列。 泡沫板-位于边缘,切断隔壁的大小不等的板称为泡沫板。 4、轴部构造 中轴和中柱统称为轴部构造。 中轴-有的珊瑚体中央可有一实心的“灰质柱”,称为中轴。中柱 有一些珊瑚的中央在横切面上表现为蛛网状的构造为中柱。由中板辐板内斜板组成。 中板-在中央平分中柱。 辐板-由一级隔壁断开后形成,由中央向外辐射 内斜板-由横板分化而成,向中心倾斜。四、带型横板珊瑚亚纲(Tabulata)一 特点 1、横板珊瑚亚纲(Tabulata)又称床板珊瑚,全是复体,没有单体。 2、横板发育而隔壁不发育。 3、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联接构造。 4、个体较小,4-5毫米。 5、寒武纪-二叠纪二 外形 只有复体,也分为块状和丛状两类。 块状复体的个横断面多为多角形、半月形,复体外型有球形和铁饼形等 丛状复体的个体为圆柱状,复体外形有笙状、蔓延状、枝状及链状等。三 骨骼构造 1、表壁-极薄的钙质层,位于骨骼的外表面,常具有同心状生长纹。 2、体壁-包围个体内部空腔的灰质壁。 3、萼部-珊瑚个体最上部的凹陷,原来的珊瑚虫所居住的地方。 4、隔壁 横板珊瑚隔壁不发育或无隔壁。 (1)隔壁刺-附于体壁的内表面,隔壁呈刺状,一般可成排出现。 (2)隔壁脊(瘤)-隔壁不明显,呈极低的脊状或瘤状。 (3)板状隔壁-向中心延伸较远,类似四射珊瑚的隔壁,有时也可分级。 (4)鳞片状隔壁-隔壁刺伸长,在横向上扩展成鳞片状. 5、横板 是最发育的构造,是体壁中的横向板状构造。其横板完整或不完整,完整的有水平状、下凹状、上拱状,不完整的有交错状、漏斗状及泡沫状。 (1)完整横板-有平行横板、下凹状横板、上拱状横板。 (2)交错状横板不完整,向轴部倾斜,上下交错。 (3)漏斗状横板横板规则地下陷,在中央形成管道状,形如漏斗,也称为笛管。 (4)泡沫状横板极不完整,分化成许多泡沫状小板。 四 联接构造 横板珊瑚另一主要特征是有沟通个体内腔或使个体相互连接的一种特征构造,称为联接构造或共骨,可进一步划分为联接孔、联接管和联接板三种。1、联接孔 是块状复体的个体之间相互联通的孔状构造 (1)壁孔-分布在个体体壁的壁面上,排列规则或不规则。 (2)角孔-分布在个体的棱角上。 2 联结管-为丛状相邻的个体所具有,其外形为管状。排列规则或不规则,是一种横向构造。 3 联结板-为丛状个体之间所共有的连接构造,他横向成板状,板内可发育横板或泡沫板。双壳纲(Bivalvia一 一般特征 1、双壳类一般具有互相对称、大小一致的左右两壳瓣。每瓣壳本身前后一般不对称。常见的如海扇、蚶、珠蚌等。 2、有左右两片外套膜,分泌双瓣的壳,故称双壳纲。外套膜之间的空腔叫外套腔,腔内有呈瓣片状的鳃,故又名瓣鳃纲。鳃是呼吸器官,其结构由简单至复杂,可分原鳃、丝鳃、真瓣鳃和隔鳃四种。足位于身体前腹方,常似斧形,故又名斧足纲 。 3、神经系统不发达,具三对神经节,感觉器官极不发达。心脏较发达,有一对肾。 4、生态分布和生活方式 分布陆地:河湖沼泽均有,海洋:从滨海到深海均有,是水生动物中生活领域最广泛的门类之一。 生活方式底栖固着、底栖移动、平躺海底、游泳、挖泥、穴居等。 5、时代:寒武纪现代,中新生代繁盛。二 外部形态及构造 1、壳形 主要看侧视的形态,有圆形、三角形、卵形、扇形、壳菜蛤形、四边形、偏顶蛤形、不等壳形 两瓣壳一般相互对称、大小相等。但每个壳瓣一般前、后不对称。固着、躺卧、漂浮生活者壳形变异而不对称2、外部构造 (1)喙-壳体最早形成的壳尖为喙 。 前转-指向前方 正转-指向上方 倒转-指向后方 (2)壳顶区-包括喙在内围绕喙的凸起部分为壳顶区。 (3)顶脊线-壳面最凸处的连线,通常位于后部,叫后壳顶脊,前壳顶脊较少见 后壳面-顶脊线后部的平坦面 (4)基面-喙与两瓣铰合线之间的平面或曲面叫基面。 三角形基面-喙下部有一个基面 新月面-喙下部有二个基面,喙前基面常呈心形,称新月面 盾纹面-喙下部有二个基面,喙后基面常呈长矛状,称盾纹面 (5)耳-以足丝附着的表栖种类的壳体,在铰喙下前端和后端具翼状伸出部分,称为前耳和后耳。耳与其余壳面或呈过渡,或以凹槽即耳凹相隔。 耳凹-耳与壳本体之间的凹线 (6)足丝凹口-右壳前下方的凹口 足丝凹曲-左壳前下方的凹曲3、壳饰 双壳类壳饰通常分为同心饰和放射饰两类。按其强度及粗细,壳饰有线、脊、褶等。 (1)同心饰同心饰有同心线、同心脊、同心褶或同心层; (2)放射饰放射饰有放射线、放射脊、放射褶等; (3)网状壳饰有些种类同时具有上述两类壳饰,相交成网状壳饰; (4)此外有的具剌、瘤、节等。 三 内部构造 1、外套线-外套膜附在外壳内部边缘上的边缘线。 外套湾-外套线在后部有一凹状弯曲,他由水管系统的伸缩造成。 2、肌痕-闭壳肌的附着痕 单柱型-1个闭壳肌痕 双柱型-2个闭壳肌痕,等大的称为等柱型,前小后大的称为异柱型3、韧带痕 位于壳喙之下,壳内或壳外,由韧带所留下的平面、凹面或凹坑。 (1)外韧带-位于壳外,由三种类型: 两韧式-新月面+盾纹面 前韧式-新月面 后韧式-盾纹面 (2)内韧带-位于壳内铰缘中央之下,由弹回体(弹性小球)和弹体窝组成。4、铰合构造 铰缘喙下部使双壳铰合在一起的线段,又称铰合线。 铰板齿槽附着的板状物。(1)栉齿型-铰板上有一列短的向中心放射的齿。 古栉齿型-不具基面 新栉齿型-具基面(2)异齿型 分异为数个主齿或侧齿,其数量较少 主齿-喙下直立的大齿,短而粗 侧齿-平行于铰缘,细长,2-4个;分前侧齿和后侧齿。(3)古异齿型 介于栉齿型和异齿型之间的一些形式的总称,它包括了许多齿型各异的类别。 射齿型向喙部放射 裂齿型类似于射齿型,但齿数少,粗大,主齿分裂。 假异齿型齿较长,都由喙下延伸出来。(4)弱齿型齿很微弱(5)贫齿型、厚齿型、等齿型四 壳的定向与度量 1、定向 背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化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公司消防安全培训标语课件
- 公司法纠纷课件
- 2025餐饮企业行政总厨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压路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塑料制品生产加工合同
- 2025如何避免购销合同的法律风险
- 2025探讨合同责任保险合同之原则
- 2025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授权书
- 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总结
- 戏水溪流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审计数据采集规定
- 检验科危急值课件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动量守恒定律模型归纳(11大题型)(解析版)-2025学年新高二物理暑假专项提升(人教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护理业务学习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3
- 医疗器械配送应急预案模板(3篇)
- DB65-T 4803-2024 冰川厚度测量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