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科技工作者事迹申报材料(气象)_第1页
先进科技工作者事迹申报材料(气象)_第2页
先进科技工作者事迹申报材料(气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进科技工作者事迹申报材料(气象) “是那种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人。”“我们做的是业务工作,技术要求比较高,作为组长既是业务骨干,又是业务指导,他对我们严格要求,同时又注意点拨指导,耐心教导。”被评为“省大气探测先进个人”市“十五”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9月8日上午在市气象局采访时,同事这样评价。毕业于广东湛江气象学校的,为把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走访,详细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加以分析总结,深入钻研,不断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1991年到1994年,主要从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和日常农业气象服务,参与或独立完成了坝再生稻蓄留试验、滇型粳稻“寻杂29”制种与气候条件关系探讨、冬玉米种植试验、玉米吨粮攻关高产栽培试验等农业气象专题试验研究课题。 “玉米吨粮攻关高产栽培”试验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项目课题,它网针对本地雷响田较多、而雷响田种植水稻产量低的情况,研究气候影响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为此,到临翔区幕布村实地蹲点观测了半年,从播种期的选定到成熟收获,严格依据气象指导进行,随即跟踪观测田间小气候和玉米生长发育情况,并详细记录。同时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生产情况,收集数据素材,耐心解答农户提出的问题。通过试验,创造了地区玉米一(: )季单产最高记录,一季单产达到了1184.4公斤,为全区推广“雷响田”、“水改旱”高产栽培、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该课题的试验成果获得了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而“冬玉米栽培种植试验”,探明了本地冬玉米栽培与气候的关系,摸清了本地冬玉米的适宜播种期、适宜冬播的玉米品种和适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措施等,对本地推广冬玉米栽培、改善农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4年起,又走上了新的岗位,即从事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任观测组组长。地面气象测报是最基础的气象工作,一天24小时值班。面对电闪雷鸣和暴风骤雨,在人们往室内躲避的时候,他和同事则必须往室外跑去实地观测,尽可能掌握第一手素材。 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奖励,被评为“云南省大气探测先进个人”,第一作者的论文地区夏季高温不足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获“市第六届优秀科技学术论文奖评选活动”三等奖;自动站运行保障技术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市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奖,获市“十五”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体现着朴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说:“不是有个成语叫气象万千吗,或许它就是气象千变万化的生动写照。看云卷云舒,迎风雷雨电,观地象植物生生不息,充满了无穷的趣味。特别是对这一切的了解和掌握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