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新版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新版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新版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新版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右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可以用铁丝代替铜丝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利用意识2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B过滤C倾倒液体D点燃酒精灯3 . 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其性质不对应的是( )A医疗急救一氧气可供给呼吸B作导线一铜的导电性优良C裁玻璃刀一金刚石硬度大D灭火器灭火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4 . 下列是一位学生在教师节写给化学老师的祝福语,其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您如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您如蜡烛燃烧,奉献自己C您对我们的热情如同铁丝燃烧,火星四射D您的笑容如花香弥漫,沁人心田5 . 用括号内物质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HCl、Na2CO3、NH4Cl三种溶液(石灰水)BCuO、Fe、C三种固体(稀硫酸)CHCl、NaOH、Na2CO3三种溶液(酚酞试液)DBaSO4、NH4NO3、NaCl三种固体(水)6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烟B加热通入二氧化碳的石蕊溶液:紫色溶液变为红色C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7 . 图例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所示粒子化学性质与其相似的是( )ABCD8 . 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小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D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9 .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雪碧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D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10 . 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 )CO2+H2O=H2CO32NaHCO3Na2CO3+H2O+CO22H2S+O22S+2H2O2NaOH+CuCl2=Cu(OH)2+2NaClABCD二、填空题11 . 按要求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填空或指出符号的意义:(1)医疗急救的气体是_; (2)军事上制烟幕弹的物质_;(3)干冰的化学式是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5)2个氢原子_;二氧化氮分子_;氢氧根离子 _;五氧化二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_(6)Cu表示的意义有_12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选序号)A甲乙B甲乙C无法确定13 . 请补全表格,并根据如表回答有关问题除第(2)小题外,其余均用序号填写序号物质_高锰酸钾熟石灰干冰化学式C2H5OHKMnO4_CO2(1)如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2)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氧气_;实验室检验_。(3)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少的是_14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常吃的紫甘蓝磨碎取汁,可作酸碱指示剂检验身边的物质。这是因为紫甘蓝中含有的花青素遇酸性或碱性溶液会改变颜色。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显色物质,水果、蔬菜、花卉等五彩缤纷的颜色大部分与之有关。试回答下列问题:(1)花青素属于_(填“氧化物”“混合物”“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中的两项)。(2)花青素分子中氧、碳原子个数比_(填最简整数比)。(3)花青素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_(填元素符号)。(4)花青素提取物可作为保健品成分,有增强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下列关于保健品的说法中,最正确的一项是(填序号)_。A保健品对人体健康有益,人人都应多多服用B服用保健品无任何副作用,多吃可治疗百病C保健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可代替药物起治疗作用D增进人体健康应以平衡膳食为主,保健品为辅助15 .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项目规划,经过我市的高铁将于2016年开工建设,在高铁建设中要用到许多金属材料。(1)施工过程遇到雷电天气,要远离铁塔以防雷击,是因为铁具有_性。(2)铺设高铁的轨道材料不用纯铁而用合金钢,这是因为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_。车体表面喷漆可有效防止铁与水、_接触而生锈。(3)在铝、铜、银三种金属中,最容易被氧化的是_。探究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除铝、铜、银外,还需用的一种试剂是_溶液。三、简答题16 .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填字母)。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C生成的物质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进行猜想装置漏气;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_。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对实验后瓶中的气体进行了观察,并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他看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以推测瓶中剩余气体的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四、推断题17 . A 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A是红色固体,C、D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E可被磁铁吸引。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为_。(2)E物质的用途之一为_。(3)BD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4)A、B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五、科学探究题1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归纳酸、碱、盐化学性质时,发现有些实验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需要进行改进或继续实验验证。兴趣小组小觐同学提出,酸、碱中和没有明显现象,并设计如下两个实验:(1)实验一: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色变为无色,说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往上述试管中再逐滴滴入过量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_,证明了滴加的稀硫酸过量。(2)按照“证明反应后NaOH消失了“这个角度,该同学又设计了实验二,将足量的稀硫酸滴入NaOH溶液后,再滴入甲溶液,同样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甲溶液可以是_(指示剂除外)。(3)其他同学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不是所有酸、碱中和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例如稀硫酸与_反应就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兴趣小组小琪同学提出: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并设计如下实验三继续探究。(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查阅资料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常温下NaOH易溶于乙醇,Na2CO3微溶于乙醇。(4)把注射器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_。从生成物角度验证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兴趣小组的其他同学继续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制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查阅资料 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6)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反思感悟(7)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减少或生成物的生成以及_变化等角度验证反应的发生;还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六、计算题19 . 现有硫酸镁和硫酸钠的混合物12.8g,全部溶于50g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