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树节的散文范文两篇_第1页
关于植树节的散文范文两篇_第2页
关于植树节的散文范文两篇_第3页
关于植树节的散文范文两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植树节的散文范文两篇 阳春三月,草长莺鸣,依稀还记得小时候这个季节,老师常常带着我们到村外的小河国去种树,那时的植树节似乎特别有意思,呵呵,如今长大了却淡忘了植树的乐趣,生活在城市里,快的节奏忘记了儿时的那份乐趣,如今又到植树节,和几个朋友郊外种几棵小树,寻找一份儿时的乐趣与纯真,也为大自然多抹一缕绿色! “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也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3月12日是 _先生逝世纪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 _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 _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 _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中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即3月12日。后来到了1928年的4月7日,民国政府颁布了植树令:以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几年植树式。”民国政府之所以颁布这道令,是因为孙先生幼年就对“树艺牧畜”十分热爱的缘故。他在海外留学时,经常利用假期回故乡种植桑树。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如果要以一种独特的形象代表地球的活力,有一种单纯的生命象征! 看着小树风中摇摆的枝桠,想起了儿时老师说的,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呵呵,多么熟悉的一句话! 今天是3月11日,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了。为迎接植树节的到来,学校举行了“我为学校添绿色”植树活动。班主任王老师准备挑选四位平时表现较好的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活动。本以为,数学成绩很不理想的我,应该轮不到这种好事吧?所以当老师点到我的名时,我激动得话也说不出来,满脸涨得通红。其他三位分别是杨芳怡、张莹和岁苏帅。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着鲜艳的队旗,来到果树种植实践基地,还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橘子树苗。我们一起把它搬到了老师们预先挖好的树坑里。橘子树上有很多长长的尖尖的刺,不小心扎到了,好痛啊!开始种了,岁苏帅也赶紧过来扶住树苗。老师一边往里面填土,一边教我们怎样种植树苗。我们按老师的要求把土坑周围的土踩得实实的,当我和岁苏帅放开了手时,树苗也挺直了腰杆站住了,微风吹来,树苗还弯下腰向我们问好呢! 最后老师拉来水管,给小树苗浇水。看着小树苗大口大口地喝着清凉甘甜的水,是那么的欢畅,那么的舒服,真希望它能快快长大,早早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子。 热热闹闹的植树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果树苗的成长时时牵动每位同学的心。衷心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