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3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练习题B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3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练习题B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3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练习题B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3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练习题B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3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练习题B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与历史 5.3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练习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明至清前期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八股取士和文字狱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2 .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夺辽东七十余城,迁都沈阳ABCD3 . 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的共同意义在于( )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地方权力C抵御外来入侵D维护国家统一4 . 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5 . 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政治制度中,蕴含这一政治内容的有( )建立郡县制度设立司隶校尉建立刺史制度设立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御史大夫ABCD6 . 台州各地有许多古城墙在明代抗倭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曾有支军队依托这些古城墙抗击倭寇。领 导这支军队的抗倭将领是()A戚继光B俞大猷C郑成功D林则徐7 . 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为扩大明朝的海外影响B为促进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C为购买国内没有的珠宝香料D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8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该诗句反映了戚继光( )A抗元的决心B抗倭的决心C抗清的决心D抗击沙俄的决心9 . “1939年6月,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此事”是指A虎门销烟B黄海海战C火烧圆明园D威海卫战役10 . 清朝统治者曾“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这些做法造成的影响是( )杜绝了西方殖民者的骚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错失了向西方学习的机会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ABCD11 . 郑和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下列各组关联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疆域的扩大丝绸之路的开辟汉唐盛世的出现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落伍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等国的崛起ABCD12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B西汉和唐朝C秦朝和明朝D西汉和明朝二、选择题13 . 诸城县续志记载:墉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赂,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皆望风畏之。刘墉受到人们尊重的原因是A为官清廉,勤政为民B传播经学,知行合一C三绝诗画,六分半书D印谱之冠,印学之宗三、非选择题1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通过这种考试)曾产生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这种考试)有着不解之缘,从未参加过这种考试的读书人只是极少数。(这种考试)产生出一大批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艺术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等。节选自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材料二:明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节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阅读材料,回答:(1)材料一中这种考试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诞生于什么朝代?依据材料一,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种制度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带来哪些不良社会影响?明朝的科举考试和秦朝的焚书坑儒有怎样相同的本质?(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你希望历史学科考试有哪些改变?15 . 戚继光和郑成功是明清时期的著名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仿照戚继光的解说词就郑成功的英雄业绩拟写2至3句解说词。例戚继光:抗倭名将,指挥戚家军平定东南沿海倭寇,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答郑成功:(2)他们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宝贵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应该怎样把这种精神付诸行动?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见图(造纸术外传示意图)材料二: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1)结合材料一,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为何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