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II)卷_第1页
2019版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II)卷_第2页
2019版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II)卷_第3页
2019版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II)卷_第4页
2019版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版本2019卢乔版9年级1卷1单元2节体验化学探究()卷名称:_类3360_性: _ _ _ _ _ _ _ _类一、单一主题1.以下是研究组为科学探索提出的几个问题:纳什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排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发现排出的气体通过清澈的石灰水,石灰水变得模糊。这个实验是简单明了的现象。按照“问题-推测和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接受反思和评价”排序。这里正确的是推测A.B.C.D.2.把“跳糖”放入水中会产生无色气体。小军学生们提出了研究这种气体成分的以下构想,其中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是。A.收集和观测气体B.发给食品检验部门检查C.“跳糖”成分及生产原理评述D.制造商工程师咨询3.蓝绿色的鲜虾成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学生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与酸碱指示剂相同,遇到酸或碱可能会改变颜色。(对这些同学的“看法”,应属于科学探索。)A.家庭B.实验C.观察D.下结论以下相关实验设计未达到实验目的()A.火焰各层温度的比较B.探索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C.检查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大于空气D.探究粒子运动5.为了探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要以下实验步骤。取3个试管,编号,分别注入2毫升淀粉溶液。在试管中注入1毫升淀粉酶溶液,摇晃后,将3个试管单独放入冰中。在沸水和37 下保持5分钟的温度。在每个试管里滴了一滴碘酒。将3个试管分别放入冰块中。沸水和37 的水保持5分钟的温度;观察实验现象。上述实验阶段的最合理顺序应为()A.B. C. D. 蜡烛的下一个实验是正确的。A.把蜡烛放在水里,蜡烛漂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B.用扇子点燃蜡烛火焰,一次关掉,说明隔离氧气会使火熄灭C.参与反应的蜡烛的质量不等于质量的总质量,说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吹蜡烛的白烟意味着产生的二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可以点燃7.中国化学家赫德目录以NH3 H2O CO2 NaCl=NH4Cl NaHCO3(析出)的反应原理制定了著名的侯碱法(工艺药都),促进了世界碱制造技术的发展。以下说明是正确的()A.沉淀池的反应物共包括四个因素B.通往氨的作用是使溶液碱化,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使沉淀更多C.在图中,x可以是氨D.过滤后的“母液”应只含有两种溶质。以下实验程序对应于实验结论()选项abcd方案结论呼气气体CO2含量比空气据说我理解香烟的成分与蜡烛的成分相同氨分子继续运动,酚酞分子不运动说明液态水和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A.aB.bC.cD.D.9.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不完整的试剂,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稀盐酸。这属于科学探索。A.推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下结论二、填空10._ _ _ _ _ _ _是科学探索的重要途径,是实验探索的重要内容,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11.材料:酒精是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挥发性强,与水以某种比例相互溶解,常用作酒井灯和内燃机燃料的绿色能源。根据上述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上文指出,酒精的物理特性如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时,火焰分为三层,观察温度最高的位置-火焰_ _ _ _ _ _ _ _ _ _ _。(3)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复盖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冲击后明确发现了石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2.科学探索的基本环节如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3.要学好化学,应该怎样进行科学探索?(1)从_ _ _ _ _ _开始。(2)通过_ _ _ _ _ _ _解决问题。(3)探索活动的_ _ _ _ _ _ _ _ _。1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索。请填写下面的空格。(1)拿一根蜡烛,用小刀切成下一小片,蜡烛漂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点亮蜡烛,蜡烛的火焰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把另一个干燥的烧杯盖在蜡烛火上,烧杯内壁有水雾。去除烧杯,快速将少量明确的石灰水倒入烧杯,振动,明确石灰水浑浊。结论:蜡烛燃烧产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5.探索活动结束后,反思探索过程,完成化学探索实验报告。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实验问题16.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1中的a导管产生的气体是一个实验,表明水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组成。(2)在图2中,根据火柴棒在火焰其他部分燃烧的情况,推测蜡烛的火焰温度最高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拿一个冰冷干燥的小烧杯,盖在火焰上,根据烧杯内壁观察到的现象,据推测,蜡烛燃烧后的一种生命是_ _ _ _(3)图3是实验室制造蒸馏水的简单装置,在烧瓶中添加几个沸石的作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四、科学探究问题17.灰烬的一个兴趣小组探索了“蜡烛燃烧的产物”。(入水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复盖在蜡烛火焰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用饱和石灰水涂上的小烧杯复盖在蜡烛火焰上,证明石灰水浑浊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小明认为石灰水变模糊不一定会产生碳酸钙,如果饱和石灰水受热,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学生们还用右上图中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一分钟后抬起锥形,翻转,注入20毫升饱和石灰水,插上插头,振动,石灰水浑浊,观察了二氧化碳生成情况。实验中小明观察了锥虫病内壁有少量黑色物质的意外现象。(交流讨论)分析表明,学生们将黑色物质作为石蜡不完全燃烧产生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为了确认一氧化碳,我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验证)(1)在实验前,将棉团放在玻璃管的中心,其目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在蜡烛火焰中插入a端。(3)用洋顶灯加热将b段氧化铜和水调和的糊状物,然后观察一段时间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没有燃烧足够的一氧化碳生成。(4)为了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再次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要这样做。.如果碳燃料不够燃烧,就会产生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空气也会受到污染。要充分燃烧必须采取的措施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8.某课外社团为了调查“蜡烛燃烧产物包含哪些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查阅文献)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元素组成。(猜测和假设)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设计实验)(1)将澄清杨石灰水的小烧杯复盖在蜡烛火焰上,证明烧杯内壁出现浑浊现象,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将另一个又冷又干的小烧杯复盖在蜡烛的火焰上,观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2实验中,小华观察了小烧杯内壁产生少量黑色物质的异常现象。同学们推测,这种黑色物质可能是石蜡不完全燃烧引起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为了验证这种气体的存在,队员设计图1所示的实验。(设计实验)(1)将玻璃管延伸到蜡烛的火焰部分。(2)用带金属网罩的酒精灯加热另一边的氧化铜,然后观察了一段时间,氧化铜变成了黑色红色,证明蜡烛没有用一氧化碳充分燃烧。小明怀疑这种现象可能不是一氧化碳的产生,而是_ _ _ _ _ _ _ _ _ _ _。学生们还在玻璃管中间放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2该研究组试图通过数字实验测量蜡烛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图2装置:将50%的氧气收集到钟内,点燃蜡烛,放入钟盖,拧紧带传感器的橡胶塞子的装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相关数据如图3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 0 10s时,氧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 _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