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于”的用法_第1页
古汉语“于”的用法_第2页
古汉语“于”的用法_第3页
古汉语“于”的用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汉语“于”的用法“于”、“於”本是两个字。作为介词,甲骨文、金文都只用“于”字,而不用“於”字。“於”在甲骨文、金文之中和“乌”是同一个字。说文解字:“於,象古文乌省。”后来虽分化成了“於”、“乌”二字,但仍读“於”如“乌”,是个叹词。“於”作介词,是春秋战国之际才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方言用法。(诗经中“于”字出现335次,作介词259次,占77.3,作助词65例,作叹词11例。而“於”字共出现48例,只有4例作介词,其余全作叹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世的文言文中,“于”、“於”并用。汉字简化以后,“於”并入“于”。“于”在文言文中主要用作介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是首先要与其它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然后再和其它词发生关系。用“于”字构成的介宾结构,多数情况下,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作补语。只有在表示时间、表示范围等情况下,才可以前置作状语。“于”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等。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等是介词“于”最基本的用法,可视情况译为“在”、“从”、“到”、“在中”、“在方面”等。例如: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隐公元年)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 例中的“于”引进时间,可译为“在”。例中的“于”,引进处所,可译为“在”。例中的“于”,引进处所,可译为“从”。例中的“于”,引进行为趋向的地点,可译为“到”。例中的“于”,引进范围,可译为“在方面”。(二)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方面,可视情况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例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 余将告于莅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例中的“于”,可译为“向”。例中的“于”,可译为“给”。例中的“于”,可译为“跟”。例中的“于”,可译为“对于”。(三)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于”的这种用法,是用在被动句中。有时,动词前还可有“见”、“受”等字与之照应,可译为“被”。例如: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四)引进比较的对象。比较相关事物的优劣高下,古汉语中往往用“于”引进用以比较的一方,构成介宾结构,放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之后作补语。一般可译为“比”。例如: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项羽本纪)注意:第一,“于”除用作介词之外,还可用作动词词头。这种用法,文言文中只能写作“于”,而不能写作“於”。例如:“黄鸟于飞。”(诗经周南黄鸟)第二,“乎”也常作介词,用法大致与“于”相同,可参见第五节“乎”字。(五)于是、“于是”本是介词“于”和代词“是”构成的介词结构,可以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或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根据“于”的用法的不同,可分别译为“从这”、“在这”、“在这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等。例如: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左传襄公三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例中“于是”可译为“从这时”。例中第一个“于是”可译为“在这个时候”,第二个“于是”是连词,第三个“于是”可译为“在这些事情上”。例中“于是”可译为“在这种职业上”。、“于是”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开头,连接后一句与前一句,或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