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呼兰河传的叙事艺术摘要: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后期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1940年写于香港,在当时恶劣的战争环境下,饱经沧桑的萧红以忧郁的笔调完成了这部小说。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叙述模式、灵活多样的叙事视角、诗意隽永的叙述氛围,描绘了一幅充满乡土特色的画卷。关键词:萧红 叙事艺术 呼兰河传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表现了女作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叙事艺术。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作者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满怀深情地创作了这部小说。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形式上看,呼兰河传都堪称佳作,代表了女作家的最高艺术水平。笔者在此将从别具一格的叙述模式、灵活多样的叙事视角、诗意隽永的叙述氛围几个方面,集中论述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表现出的叙述艺术,以探索萧红小说强烈的艺术魅力之来源。 一、别具一格的叙事模式小说创作有没有固定的模式?中国古代小说是典型的情节小说,当然这是由古代小说被视为“旁门左道”,难登文学大雅之堂的卑微地位,及满足市井小民娱乐消闲目的的作用决定的。19世纪恩格斯提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理论,他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了小说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这对近现代小说把塑造人物作为核心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萧红,这位特立独行的东北女作家,偏偏要在小说叙述模式上独出机杼,她曾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的像巴尔扎克或契珂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萧红大胆打破了已有的小说创作的样式,用一种特殊的叙述模式来描写呼兰河城的人和事。小说采用了“花瓣式”的结构来展现出新的文学面貌。所谓的“花瓣式”的结构就是要有精美的花瓣和花心。那花瓣的来源则取于小说的七个章节,而花心则是小说的第一、二章,正是那些贫困的物质生活、无聊愚昧的盛举风俗,将处于其中千年如一日的呼兰河城人的庸俗生活表现出来,反映了小说表达出来的主题。小说第一章为了重现呼兰河城的全貌,几乎完全舍弃了情节和中心人物这些传统小说必备的要素,叙事者就像一个导游,依次带领读者来到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小胡同,向他们介绍每条街发生过的事情。读者需要在反复的阅读中,在前后参照中将一个个场景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对呼兰城的整体印象。对生活在呼兰城中的人们来说,十年时间跟一年没什么区别,一切都是自然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2” 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有不少的盛举。小说第二章对呼兰城风俗作了介绍,并总结出:“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并非为人而做的,至于人去看戏、逛庙,也不过是揩油借光的意思。3”从第三章开始,作者开始细数小时候的“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呼兰河城人包括我自己的那些故事。第三章细致描绘了作家小时候的生活,包括“我”和祖父的乐园、储藏室等。第四章对租住在院子里人们的生活状态一一进行了描述,每节都以院子是荒凉的开始。其后对小团圆媳妇、有二伯以及冯二成子的具体描述,也都是围绕他们的居住来进行的,用环境来渲染他们的命运和生活状态。这里每一章都似一个花瓣,虽然每个花瓣之间并没有形成时间或者说逻辑上的联系,但是它们都是围绕着花心表现呼兰河城人物质贫穷,精神荒芜而展开的。叙事者在每一个花瓣所述的核心内容由于实质相同,所以非但没让人感觉叙事零碎啰嗦,反而使得整个叙述有点有面,花心与花瓣既浑然一体,又自成体系,各具特点,摇曳顾盼,彼此呼应,最终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二、灵活多样的叙事视角郁达夫曾说:一切小说均是作者的自叙传。在这里,我们不说作者的创作完全等同于其本人的经历,但它至少不可避免地要加上作者本人的人生及情感经历的“足迹”。 (一)自叙性视角从叙事的角度来看,呼兰河传也采用了自叙性视角,只是萧红的“自叙”又有其独特之处。萧红在自叙性视角里又区分出两个特殊的视角一个是成人叙事者的视角,我们把它称为“回忆性视角”,另一个是儿童叙事者的视角,我们称之为“体验性视角”。三十岁的萧红作为小说的成人叙述者,也就是回忆者,对自己家乡与童年进行回顾。萧红对美好的童年无限感慨。她在创作呼兰河传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童年的家乡,以及和外祖父生活在那自由王国里的情景仿佛时时在眼前。可成人后的萧红是如此不幸,情感坎坷,颠沛流离,所以她忍不住在回忆中慨叹“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凄凉的夜。4”现在的她多么希望再次回到那个让她充满快乐的小城,这个情难自已的对不公命运的诘问,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极容易感染打动读者,同时又增强了小说的厚度,体现了萧红对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体验性视角是指作者在小说中确确实实地化身为儿童去看、听呼兰城人们的生活,实现了从一般到具体的深化主题的过程。从童稚的“我”平静地看到小团圆媳妇被那些封建愚昧的人们折磨,反映在读者心中是呼兰城人们病态凶残的生活方式。还有“我”满怀好奇羡慕观察的我家神奇的摇摇晃晃会走的草房子,是那么的有趣,反衬出房客们悲惨的生活境况。平静地讲述背后隐藏的深哀剧痛往往格外引人深思。萧红在小说中自如的转换两种视角,拓宽了自叙视角的广度,挖掘了这一视角的深度,取得不同于一般自叙视角的良好效果。 (二)儿童视角萧红呼兰河传的写作视角,最成功之处在于她以儿童的眼,讲述了呼兰河人的沉重悲苦的人生故事,儿童之天真与主题之沉重形成的强烈对比,这在已有的小说中是少见的。从小说的第三章开始,作家运用了第一人称童年叙事者“我”,也就是儿童视角。关于儿童视角,代表性的说法是:“一般意义上的儿童视角指的是小说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现代文学中采用儿童视角的作品不在少数,呼兰河传可以说是其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多数章节是用小孩子的态度去理解和叙述故事,整体呈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孩子式的、纯净透明的把握。比如第六章有二伯的偷盗行为在“我”的眼里,完全成了一出生活喜剧,而“我将来也敢和他这样偷东西吗”的自问以及传达出来的羡慕之情,显然模糊了对偷盗行为的道德评判,是一个五岁孩子对“偷东西”行为的稚拙的反应和态度,这种似是而非的幼稚的判断背后,传达给读者的是一位老长工,在不能出卖劳动力之后的悲惨境遇。儿童视角的典型特点,就是即使是满含着艰辛和沉重的生活场景,在孩子的视角里也会呈现出单纯和清新的一面。冯歪嘴子将新生的孩子安置在四面透风的磨坊里,后来甚至被赶出磨坊搬进了草棚子,这样的艰难在“我”眼里则成了大冬天睡在露天地里,小孩子睡在草窝里就像睡在喜鹊窝里,是好玩和有趣的。这种完全过滤掉了生活的复杂,以孩子的态度去对生活做出单纯的叙述,反而更能震撼读者,更利于实现作者创作主旨的传达。 三、诗意隽永的叙述氛围呼兰河传的叙事氛围也是不能忽视的,小说巧妙地运用诗的意境和语言的韵律。把一幅幅风俗画、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故事片断串连起来,构成独特的具有诗化和童言式表述的创造小说。 (一)诗化语言的运用萧红“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和散文家”,这不仅表现在她写作的诗歌中,也渗透在她的小说里。呼兰河传是一部优秀的充满诗意的抒情小说。作品中有一个作为抒情主体的“诗魂”“我”的存在,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到作品中,构成抒情的主要来源。文中第二章是写呼兰河中的盛举,最热闹的时候。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些习俗看起来都是愚昧的、传统的旧思想,但在萧红的笔下却独树一帜。“请神的人家为了治病,可不知那家的病人好了没有?却使邻居街坊感慨兴叹,终夜而不能已的也常常有。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5”这样的语句,读起来就有诗的韵味。“满天”对“满屋”,“星光”对“月亮”体现出诗句的押韵整齐。这样的描写有了诗的意境,连语言、韵律节奏都诗化了。这些诗化的语言不是在单纯的叙述某一件事,也不是在描述某一段情景,而是萧红身在其中的情感流露。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萧红也感同身受,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萧红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内心感受和思想主旨,使读者感染其中。 (二)童言式表述的创造细读作品,我们会发现萧红的语言很富有儿童特点,这固然与小说的儿童视角有关,也和萧红的表达习惯、风格紧密相关。例如“天河和月亮也都上来了6”在这里萧红用的是“上”而非“出”,轻松随意,似乎不需什么推敲,这样不同与常用语的语法,就是语言有了童言化的效果,读者经过仔细斟酌才能感知作者其中包含的丰富情感,这无形地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语言本身具有了一种生疏却新鲜的美感,进而强化了作品本身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在小说第三章开头“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7” 一系列的短句子,明显具有童言特点,简单,甚至有点啰嗦,但就是这样自由、童稚的表述把我的快乐表露无遗。简单的话语显得那么的随意,但这随意背后的悠长隽永却值得读者去揣测品味 萧红在语言上的既陌生细致,又率真自然,使不少研究者称之为独特的“萧红体”。的确,呼兰河传在语言的运用上可谓是特殊的,当你阅读时会感觉它就像小河的水,慢慢地流淌,渐渐浑浊,使人的情感逐渐怅惘、忧伤起来。正如矛盾所说的那样:“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8”经过这么长时间对萧红的呼兰河传的钻研,深刻体会到萧红的一生经历了多少的坎坷与不幸。正是由于她的不幸遭遇,由心生而发,按照自己独特的思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限制,创造了这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无论是结构、语言、和叙事角度,都是值得推敲的,这正是呼兰河传的叙事艺术。注释:1萧红.2011.5呼兰河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第10页.2萧红.2011.5呼兰河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第87页.3萧红.2011.5呼兰河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第119页.4萧红.2011.5呼兰河传M.湖南文艺出版社.第59页.5萧红.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疗按摩技术操作试题及答案
- 坐月子饮食禁忌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罕见病药物研发激励政策与生物制药企业国际化发展报告
- 考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考点解析-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蛋清粉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版秦都区某小区二手房买卖合同附房屋交易资金监管及结算流程
- 2025年医疗设备制造财务代理与成本控制合同
- 2025年度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监理分包合同范本
- 2025版文化产业发展三方协议担保服务协议
- 异位妊娠的课件
- 中职高一数学开学第一课(非凡数学之旅-中职生也能破茧成蝶)-【开学第一课】2024年中职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数学课
- 中国政区地名的演变
- 食品安全体系FSSC22000-V6版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
- 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填写规范
- 人教版2024年小学升学考试数学模拟测试卷(共5套)(含答案解析)
-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3432-2024考核试题及答案文档
- (2024年)肺栓塞的护理课件
- 实习实践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6部分:建设项目
-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