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介绍ppt课件_第1页
ICU介绍ppt课件_第2页
ICU介绍ppt课件_第3页
ICU介绍ppt课件_第4页
ICU介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JS,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1,目录Catalog,1,2,3,ICU简介,综合ICU,专科ICU,2,1,ICU简介,3,定义及地位Definitionandstatus,重症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也称为加强治疗病房,香港及广东地区多称深切治疗部,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基地,它对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我国三级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均应设立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属于临床独立学科,直属医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摘自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4,特点Characteristic,ICU的特点:患者病情危重,医疗设备高端、贵重,医护人员专业性强,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强。医疗费用高昂ICU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它整合了麻醉、内科(尤其是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内科)、外科、护理等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5,发展历程Developmenthistory,1863年,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结合自己的体会,首先提出术后病人应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所进行康复治疗,这是最早的关于ICU的设想。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通气及后期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87%下降至40%以下,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ICU,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58年,世界上第一个ICU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城市医院成立。提出了四个集中,集中病人、专家、场地、设备。中国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发展起步较晚,1970年以后北京、天津的一些医院创建了“三衰病房”、呼衰、肾衰、心衰的病人集中在一个病房的单元内,1982年,曾宪九教授、陈德昌教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国内第一张现代意义的ICU病床。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危重病医学科)。,图所示的这个像大工厂一样的全是铁肺,这是当时的一个体育馆里面,呼吸衰竭的病人躺在铁肺里面,旁边有护士照顾,医生查房,治疗师指导病人呼吸,这些措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6,ICU分类Classification,部分高等级大医院还会对综合性ICU,甚至ICU专科监护病房继续细分,如心血管重症监护还会分为:冠心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CU)、心肺重症监护病房(CP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等等,以便于深度和精准监护。,ICU又分综合ICU和专科ICU综合性ICU:中心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专科ICU如: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产科重症监护病房(OICU)麻醉重症监护病房(A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移植重症监护病房(TICU)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7,量计算Quantitycalculation,ICU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一般以该ICU服务病床数或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从医疗运作角度考虑,每个ICU管理单元以8到12张床位为宜;床位使用率以6575%为宜,超过80%则表明ICU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医院的临床需要,应该扩大规模。ICU专科医师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0.81:1以上。ICU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数之比为2.53:1以上。摘自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8,净化Quantitycalculation,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版: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可选用下列方法净化空气:a)通风;b)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凋通风系统;c)空气洁净技术;d)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器;e)紫外线灯照射消毒;f)能使消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9,2,中心ICU,10,收治范围Admissionsscope,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的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收治途径,急诊科,会诊,ICU,手术室,ICU,其他科室及院外,会诊,ICU,11,科室房间配置及要求Roomconfigurationandrequirements,ICU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2;监护病床的床间净距不应小于1.20m。每个ICU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1825M2。每个ICU中的正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设立,可以根据患者专科来源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通常配备负压隔离病房12间。鼓励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多设计单间或分隔式病房。ICU的基本辅助用房包括医师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休息室、中央工作站、治疗室、配药室、仪器室、更衣室、清洁室、污废物处理室、值班室、盥洗室等。有条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辅助用房,包括示教室、家属接待室、实验室、营养准备室等。辅助用房面积与病房面积之比应达到1.5:1以上。摘自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12,科室房间配置及要求Roomconfigurationandrequirements,ICU病房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音。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这些声音应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的水平。根据国际噪音协会的建议,ICU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过45分贝(A),傍晚40分贝(A),夜晚20分贝(A)。房间顶板、墙板:材料要求外表光洁、易擦洗,并具有一定的吸音效果,选用的材料有洁净彩钢板、电解铝板、铝塑板,板与板的接缝处要涂刷对人体无害密封胶,顶板装修后可上人行走,与墙板连接处阴角及阳角要呈圆弧形,且圆滑,无死角;门窗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气密效果。灯具要求标准:要使用防尘、防菌、防爆、采光度好的洁净灯具,灯具表面要密封,易擦洗;,13,科室房间配置及要求Roomconfigurationandrequirements,ICU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互相干扰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ICU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有条件者最好装配气流方向从上到下的空气净化系统,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净化级别:ICU病房一般净化级别为万级和十万级,万级换气次数为20-25次/h。十万级为10-15次/h。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每个单间的空气调节系统应该独立控制。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14,科室流线Streamline,ICU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最好通过不同的进出通道实现,以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扰和交叉感染。ICU的设计要求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厕所,医生流线,医护生活区,值班,休息就餐,医护工作治疗区,护士站,治疗室,无菌治疗室,医护办公,备餐间,无菌库,器械库,谈话间,病房,隔离病房,病人流线,污物流线,被服库,换床间,隔离换床间,卫生通过,保洁,污洗,废物处置,污物出口,污物处置区,15,科室流线Streamline,病人流线,医生流线,洁品流线,隔离流线,污物流线,16,科室流线Streamline,病人流线,医生流线,污物流线,滨州人民医院,17,中美ICU对比ICUcomparisonbetweenChinaandtheUS,病人流线,医生流线,污物流线,南京国际医院,18,中美ICU对比ICUcomparisonbetweenChinaandtheUS,南京国际医院,19,中美ICU对比ICUcomparisonbetweenChinaandtheUS,20,中美ICU对比ICUcomparisonbetweenChinaandtheUS,ICU单元部分可采用大空间隔帘的模式,重症监护床每床占建筑面积不小于9平米。房间恒温恒湿,净化级别为10万级。可设置可视电话探视系统,并在满足方便监护的前提下,要考虑病人的私密性要求。附近宜设置排污点,如带盖便盆。,21,中美ICU对比ICUcomparisonbetweenChinaandtheUS,单间监护单元不小于13平方米,护理较舒适的面积为18平米。房间恒温恒湿,净化级别为10万级。可设置可视电话探视系统,宜设置排污点,如带盖便盆。,22,与其他科室关系Relationshipwithotherdepartments,ICU应该有特殊的空间位置,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考虑以下因素:接近主要服务对象病区、手术室、影像学科、化验室和血库等,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影像科,ICU,手术室,普通病房,血库,滨州人民医院,23,监护系统Guardianshipsystem,除送治不及时之外,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猝死、医源性延误患者抢救时机等因素也是造成ICU病房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重症医学的专业化发展将更注重监测数据的准确和全面性、医疗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基本监护:TEMP:体温监测ECG:心电监测HR:心率RESP:呼吸率SPO2:血氧饱和度NBP:无创血压IBP:有创血压监护(需动脉穿刺)危重病人监护:CVP:右心房胸腔内大静脉压力ABP:循环系统PAP:肺动脉压PAWP:肺动脉契压CO;心排出量RVP:右心室压CI:心排血指数颅内压监测和颅内氧饱和度检测,24,配备设备Equipment,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ICU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ICU最好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最好每个电路插座都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25,配备设备Equipment,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配备便携式监护仪1台。多功能监护仪能对病人进行连续的监测,及时发现医务人员感觉器官一时不能察觉的危机情况,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HR: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RESP:呼吸率,肺部每分钟呼气和吸气的总周期数,SPO2:血氧饱和度,动脉中氧合血红蛋白与氧合血红蛋白和非氧合血红蛋白之和的百分比值,NBP:无创血压IBP:有创血压监护(需动脉穿刺),26,配备设备Equipment,三级医院的ICU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二级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ICU单元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1台。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27,配备设备Equipment,输液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液泵通常是机械或电子的控制装置,它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常用于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药量的情况,如在应用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时。肠内营养输注泵是专门为肠内营养支持所设计的一种设备。微量注射泵将少量药液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操作便捷、定时、定量,根据病情需要可随时调整药物浓度、速度,使药物在体内能保持有效血药浓度,运用微量泵抢救危重患者,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抢救。,输液泵,肠内营养输注泵,微量注射泵,28,配置设备Equipment,其他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血液净化仪、连续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等。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血气分析仪是指利用电极在较短时间内对动脉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的仪器。除颤仪心脏直流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血液净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它为透析。它的涵义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血气分析仪,心电图机,除颤仪,血液净化仪,29,3,专科ICU-EICU,30,定义Definition,EICU-即急诊ICU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急诊ICU:应按照标准的ICU规定设计并配置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医院急诊科的规范设置和管理规定,31,规范Standard,上海市急诊、质量建设标准床位编制标准:根据每个医院日急诊量,按照“急诊科医师与床位编制标准”设置床位数。日均急诊量例次设床张,日均急诊量例次设床张,日均急诊量例次设床张,日均急诊量例次设床张,日均急诊量例次的医院可酌情设床张建议与急诊科一体化管理。对全院开放的,酌情增加床位数。,医护人员编制标准:按床位医师.编制配备医师按护士数床位数1:比例配备护士,32,配置设备Equipment,仪器设备:每张监护床配监护仪台,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各台。每张监护床配台呼吸机每个配无创呼吸机台、便携式呼吸器台、除颤仪台、临时起搏仪台、心肺复苏机台、心电图机台、降温仪台、肠内营养泵台、连续动态血糖监测仪台、血气生化分析仪台(如未配备,院内应提供血气分析检查)、气管插管箱套(装有喉镜、两种型号以上的气管套管、导引钢丝、送管钳、牙垫、注射器、胶带、备用电池等,有条件者可配置高清晰度可视喉镜)。监护病床张的配置纤维支气管镜套,血液净化仪台。监护病床张的,医院其他相关专科能提供纤维支气管镜和床旁血液净化的诊疗服务。,33,科室流线Streamline,34,科室流线Streamline,EICU,抢救室,35,3,专科ICU-NICU,36,定义Definition,NICU-即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37,1.各种高危新生儿的生命支持:如糖尿病母亲婴儿、重度妊高症母亲婴儿、重度贫血母亲婴儿、心脏病母亲婴儿、甲亢母亲婴儿、RH()母亲婴儿等的生命指征及相关问题的监护及处理。2.与新生儿窒息相关疾病的抢救及治疗。3.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4.呼吸管理: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5.新生儿术后病人的监护管理,如:新生儿外科手术后的危重病人的高级生命支持。6.小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7.早产儿管理早产儿是相对足月儿而言的,是指出生时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早产儿”有别于“新生儿”。早产的含意不只是提前分娩,更主要的是与之有关的功能发育未成熟。早产微型儿的器官脏器功能不能适应母体外生存需要,病死率十分高,故其救治成功率为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技术水平的标志。,收治范围Admissionsscope,38,NICU宜为级洁净用房,室内温度全年宜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为宜。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加强护理区:床位最好设置46张,主张集中式安排。另设12间隔离病区供特殊使用。抢救床位应具备的基本设施:暖箱或辐射保暖床、监护仪、呼吸机、负压吸引器、测氧仪、输液泵、复苏用具和生命岛(为床旁大柜)。(2)中间护理区:又称恢复区,当危重新生儿经抢救好转后转入本室继续治疗。(3)辅助房间包括医、护办公室、治疗室、仪器室、家属接待室等。,科室房间配置及要求Roomconfigurationandrequirements,科室内部门:家属可以使用科室发给的门卡进入,而工作人员即可以使用姓名卡,也可以使用密码。,39,NICU消毒隔离要求NICU是危重病儿集中的地方,极低出生体重儿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尤为重要。(1)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必须无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入室前更衣、戴工作帽、穿专用鞋,认真洗手。操作、护理患儿前后均要求流动水洗手或用速效手消毒剂。(2)空气消毒:常规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照射,每周用乳酸熏蒸12次。(3)地面用湿吸尘器或湿拖每日2次,床间距应大于1m。(4)仪器设备每日用清水擦拭后用消毒水擦拭,呼吸机、吸痰器管道,湿化瓶等每次使用后均消毒。(5)感染性患儿与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放置,分类隔离。,科室房间配置及要求Roomconfigurationandrequirements,40,必配设备1、病床采用多功能床,配备防褥疮床垫。2、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提供电、气、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3、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监护。4、配备足够数量的呼吸机:三级以上医院的ICU必须每床配备一台,三级以下医院的ICU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呼吸机。为便于转运患者,至少应有便携式呼吸机一台。5、每床配备复苏呼吸气囊。6、滴注泵和微量注射泵每床均应配备,其中微量注射泵每床最少2套以上。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注射泵。7、心电图机一台。8、除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