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_第1页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_第2页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调查报告 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 数字鸿沟,也叫知识鸿沟或知沟。数字鸿沟理论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无论对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 _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迁移,最终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困分化”问题。数字鸿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是国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所以,研究数字鸿沟问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研究动机 1.研究目的 正如 _总理所说,在中国,城市和农村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研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的存在,在大方向上与政府的方针是一致的。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传播的基层骨干培养、基层群众的信息接受能力的训练各个方面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大众传播事业的国家之一。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资源占有和利益分配状况发生了变化。同样,我国大众传播事业的布局与实际发展的结果在城乡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别。本研究从举国关注的奥运会着手,设计了一系列有关题目,然后在城市和农村分别投放,通过比较来揭示城市和农村之间数字鸿沟确实存在,且现状令人堪忧。其次就是为了观察受访者的年龄、学历、收入、性别等各方面和数字鸿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剖析数字鸿沟的存在形式。 2.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农村的对象为*市宾县常家屯、张家屯和*市香坊区旭光村,选择这三个地点一方面是因为三者经济水平有不同差距,调查的情况能够客观地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考虑到大众媒体覆盖情况的差异,这样实施的调查能够有效地评估大众传媒覆盖情况对农村知识水平的影响。调查小组利用“十一”假期,采取面访法、小组访谈等方式共先后向农村和城市地区分别投放问卷300份,农村地区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城市地区为287份,有效率分别为97%和95.7%,均符合调查问卷的相关要求,数据有效。 *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1.结果分析 (1)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存在 本次调查问卷的前六道题是分别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时间;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第几个出场;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共获得多少枚金牌;本届奥运会是第几届夏季奥运会;下届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哪里;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口号是什么?我们对这6组数据进行了分析,城市平均正确率为83.57%,而农村的平均正确率只有56.45%,两者的正确率相差27.12%。这样就很明显地看出两者之间关于奥运知识的相关储备差别很大,反映出*城乡之间确实存在知识鸿沟,而且差别很大。 (2)城乡之间使用大众媒介的方式有很大区别 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居民的媒体接触方式明显多于农村。调查发现农村居民接触的媒体有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9.9%、11.1%、17.1%、6.9%、5.1%。相对于农村,城市的媒介接触分布比较平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接触分别为35.1%、12.6%、21.1%;对于网络这种新兴数字媒体,接触率高达24%,可见网络在城市中的普及已经相当广泛,人们更倾向于用这种新兴数字媒体来关注奥运赛事,手机短信等的接触率为7.2%,高出农村2.1%,差距比较小。在农村,292人的媒体接触累计数为451,而在城市,287人的媒体接触累计数为754,明显高于农村。 2.数字鸿沟原因的分析 (1)城乡之间教育水平有很大差距 由表2可见,城市的教育水平集中在大专及大学本科阶段,占调查总人数的73.1%,硕士占2.8%,高中文化占21%,初中文化占3.5%,没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而农村的教育水平集中在初中文化,占调查总人数的50.2%,高中文化占22%,大专和大学文化的只占到5.2%,硕士则占0.3%。相对于农村,城市的教育水平偏高,而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字鸿沟的存在。因为要获得关于公共事务的知识,需要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知识储备量越大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的阅读和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