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城区分区规划文本_第1页
临城城区分区规划文本_第2页
临城城区分区规划文本_第3页
临城城区分区规划文本_第4页
临城城区分区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 临城城区分区规划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临城城区的城市建设,更好地落实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 2020 年) ,制订本规划。本规划是临城城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 本次分区规划范围:西起临城城区和城东经济开发区分界的牛头 山, 东至临城生活区和工业区之间的生态绿化隔离带, 北起城北路, 南至海岸线;另包括长峙岛全部。规划区范围约为 19 平方公里。 第三条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近期 20002005 年,远期 20062020 年。 第四条 本次规划的依据为: 1 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7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8国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9舟山市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关于临城城区发展布局的设想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2 第五条 本次规划的原则为: 1)以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保持总体规划提出的基本格局, 结合现状发展情况及发展条件,对临城城区用地布局作局部调整, 对各项用地和设施作更进一步的定性,定量,定位分析与规划。 2) 积极建设新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创造 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 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与环境特点规划空间 形态。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并 为城市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城市空间环境。 4)突出舟山市地方特色,融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强化城市空间 布局结构的独特性。 第六条 本规划由舟山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需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 时,应经舟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舟山市人民政府 和市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章 职能与规模 第七条 临城城区职能:舟山市中远期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现代 化的海岛生态新城。 第八条 临城城区的人口规模为:临城城区(含长峙岛)近期(2005 年)达 到 6.5 万人,远期(2020 年)发展至 14.5 万人。 第三章 用地结构与布局结构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3 第一节 规划空间结构布局 第九条 临城城区的布局结构为:在临城城区结合水流和山势规划“H”型 结构性绿地,用绿化包围城区,用绿带分割城区,使绿化成为整个 城市的构架。 在山环水绕的地势中央规划布局临城城区的中心区,由南向北分别 布置海洋文化广场、市级行政办公中心、商业中心,呈轴线布局, 并保留中央步行系统,保证观看黄杨尖山顶的景观视廊。 在海洋文化广场东侧规划布局体育中心。 在中央轴线的东、西、北侧分别布局居住区。 在茶山浦生态绿带的东侧,安排中小型(个私)工业区,与浦西工 业区联合建设。 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 第十条 规划远期人均居住用地为 31.83m2/人, 居住用地总面积为 461.50 公 顷(含居住备用地),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28.38%,人均居住 面积达到 15m2/人以上。 居住用地划分为六个居住片区,包括四个居住区规模片区(其中一 片为备用居住用地)和两个居住小区规模片区。 设置四所中学和八所小学。 居住片区的中、小学配置 表 1 教育设施内容 设施用地 (ha) 位置 居住片区 36 班中学 1 所 18 班小学 1 18 班小学 2 18 班小学 3 2.12 1.07 1.22 0.93 定沈路北侧,炮海路西侧 临经五路东侧, 临纬一路南侧 定沈路北侧,临经六路东侧 炮海路东侧, 临纬二路北侧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4 教育设施内容 设施用地 (ha) 位置 居住片区 18 班小学 1 18 班小学 2 0.96 1.01 炮海路西侧,新 329 国道北侧 临经七路西侧, 临纬三路南侧 居住片区 24 班中学 1 所 18 班小学 1 所 1.79 0.82 世纪大道西侧,临纬一路南侧 临经三路东侧,临纬一路南侧 居住片区 18 班中学 1 所 18 班小学 1 所 2.17 1.27 长峙环岛路南侧,长经四路东侧 长峙环岛路南侧,长经四路东侧 居住片区 18 班小学 1 所 1.21 定沈路北侧,临长路东侧 注: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未包括在内。 第三节 公共设施规划 第十一条 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 31.79 公顷,其主要分布于行政中心及世纪 大道西侧。 第十二条 商业金融业用地面积为 88.98 公顷。肉菜市场采用的标准为每 1 2 万人设一处,服务半径为 300 500 米,每处用地面积 1500 3000 平方米,全区共设肉菜市场 8 处,其中临城 7 处,长 峙岛 1 处。 第十三条 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为 35.20 公顷。 市级文化设施集中在文化中心, 设置在行政中心南部,与海洋文化公园统一设计和建设,在文化 中心规划建设新闻中心、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影 剧院等各一处。文化活动站和老年人活动站结合小区绿地设置, 每 0.71.5 万人设一处,每处建筑面积 300 平方米左右。 第十四条 体育用地用地面积为 19.34 公顷。在临城建设体育中心一处,为 综合性体育活动中心,具备承办大型体育比赛的功能。 第十五条 医院采用标准为 4.0 床/千人,在临城城区中心以东新建市级综合 医院以及防疫中心各一处,床位 580 张,医院用地为 6.83 公顷,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5 防疫中心用地为 7.29 公顷。 第十六条 建设新的文教区及教育科研基地,用地共计 84.52 公顷。 第十七条 扩建现状敬老院,用地面积为 0.37 公顷。 第四节 工业用地规划 第十八条 发展临城浦西工业区,主要发展中小型(个私)工业。 第十九条 长峙岛利用部分深水岸线,主要发展修、造船等港口工业。 第四章 分区规划及控制指标 第二十条 分区划分的主要原则: 2、保持各类用地的完整性,便于管理与操作。 2、原则上以城市道路、自然水系和山体为边界确定分区 的范围。 第二十一条 分区的划分 临城城区规划建设范围划分为 6 个大区,共 23 个分区。 第二十二条 各分区的用地控制指标 居住建筑控制指标 表 2 类别 容积率 建筑密度 (%) 限高(米) 绿地率(%) 低层高档住宅用地 0.8 30 15 40 多高层普通住宅用地 1.2-1.4 30 36 30 多层高档住宅用地 1.0 30 21 35 商住综合用地 1.8 40 24 30 中学 1.0 30 18 30 小学 0.8 30 15 40 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和限高为高限,绿地率为低限。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6 工业用地容量控制 表 3 工业类型 容积率 建筑限高(层) 建筑毛密度 绿地率 轻型工业 1.6 6 32 25 中型工业 1.2 6 35 20 科技工业 1.0 6 30 30 轻污染工业 1.2 3 35 20 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限高为高限,绿地率为低限。 分区控制指标 表 4 分区 编号 地块 编号 用地 性质 面积 (公顷) 容积 率 建筑密度 (%) 建筑高度 (米) 绿地率 (%) La-11 G1 17.23 0.1 75 La-12 S22 1.29 La-13 G1 0.93 90 La-14 S31 1.04 La-15 C2 1.12 2.0 40 36 30 La-16 C2 9.99 2.0 40 36 30 La-17 G1 5.52 90 La-18 C3 10.98 1.0 30 24 35 La-19 G1 0.84 90 La-110 C2 2.81 2.0 40 36 30 La-111 G1 1.82 90 La-112 C2 3.90 2.0 40 36 30 La-1 La-113 C2 3.18 2.0 40 36 30 La-21 C6 9.24 1.0 30 36 35 La-22 G1 2.98 90 La-23 C6 19.65 1.0 30 24 35 La-24 C6 6.10 1.0 30 24 35 La-25 G1 1.83 90 La-2 La-26 C6 7.22 1.0 30 24 35 La-31 C6 4.90 1.0 30 24 35 La-32 C6 3.67 1.0 30 24 35 La-33 G1 9.23 90 La-34 C6 8.41 1.0 30 24 35 La-35 C6 18.76 1.0 30 24 35 La-36 C6 3.08 1.0 30 24 35 La-37 S22 0.71 La-3 La-38 U12 0.56 La-4 La-41 T23 4.75 Lb-11 G1 18.09 0.1 75 Lb-12 C3 1.60 1.5 40 20 35 Lb-13 G1 3.82 90 Lb-14 G1 2.04 90 Lb-1 Lb-15 C2 1.81 2.0 40 36 30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7 分区 编号 地块 编号 用地 性质 面积 (公顷) 容积 率 建筑密度 (%) 建筑高度 (米) 绿地率 (%) Lb-16 C3 1.00 1.5 40 20 35 Lb-17 G1 11.74 0.1 75 Lb-18 C1 2.70 2.0 40 36 35 Lb-19 C2 1.05 2.0 40 36 30 Lb-110 C2 2.32 2.0 40 36 30 Lb-111 G1 1.91 90 Lb-112 C2 5.23 2.0 40 36 30 Lb-113 U12 2.34 Lb-114 U9 1.74 Lb-115 G1 6.06 0.1 75 Lb-116 C1 1.88 2.0 40 36 35 Lb-21 U3 0.57 Lb-22 C6 2.64 1.0 30 24 35 Lb-23 C2 0.55 2.0 50 24 25 Lb-24 G1 2.39 90 Lb-2 Lb-25 R2 9.80 0.8 30 12 30 Lb-26 C2 0.77 2.0 50 24 25 Lb-27 C2 0.69 2.0 50 24 25 Lb-28 C26 1.34 2.0 50 24 25 Lb-29 C1 6.46 2.0 40 36 35 Lb-210 G1 19.76 0.1 75 Lb-211 C3 1.43 1.5 40 20 35 Lb-212 S31 1.36 Lb-213 U3 0.75 Lb-214 C2 0.58 2.0 50 24 25 Lb-31 R22 1.21 0.8 30 15 40 Lb-32 G1 14.47 0.1 75 Lb-33 R2 5.07 1.4 30 21 30 Lb-34 C3 1.15 1.5 40 20 35 Lb-35 C2 1.12 2.0 40 36 30 Lb-36 G1 9.02 0.1 75 Lb-37 C26 5.45 2.0 30 60 30 Lb-3 Lb-38 C9 0.37 0.8 30 15 40 Lb-41 R2 13.86 1.2 30 36 30 Lb-42 G1 1.60 90 Lb-43 G1 2.30 90 Lb-44 R2 1.89 1.4 30 21 30 Lb-45 C2 0.77 2.0 40 24 25 Lb-46 R22 0.82 0.8 30 15 40 Lb-47 R22 1.79 1.0 30 18 35 Lb-48 G1 0.23 90 Lb-4 Lb-49 R2 5.38 1.4 30 36 30 Lc-11 S22 1.80 Lc-12 S22 7.19 Lc-13 G1/G3 16.82 0.3 10 20 50 Lc-1 Lc-14 G1/G3 17.43 0.3 10 20 50 Lc-21 S22 4.35 Lc-22 G1 2.27 90 Lc-23 G1 7.09 90 Lc-24 C1 20.73 0.8 25 75 40 Lc-2 Lc-25 G1 1.28 90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8 分区 编号 地块 编号 用地 性质 面积 (公顷) 容积 率 建筑密度 (%) 建筑高度 (米) 绿地率 (%) Lc-26 C2 2.47 3.0 30 60 30 Lc-27 C2 3.46 3.0 30 60 30 Lc-28 G1 4.37 75 Lc-29 C2 3.92 3.0 30 60 30 Lc-210 C2 3.25 3.0 30 60 30 Lc-31 C2 2.42 3.0 30 60 30 Lc-32 C2 2.85 3.0 30 60 30 Lc-33 U3 0.99 Lc-34 G1 4.35 75 Lc-35 C2 5.52 3.0 30 60 30 Lc-36 C2 4.94 3.0 30 60 30 Lc-3 Lc-37 S22 0.57 Lc-41 R2 4.97 1.4 30 36 30 Lc-42 G1 1.56 75 Lc-43 R2 7.04 1.4 30 36 30 Lc-44 G1 2.93 75 Lc-4 Lc-45 R2 4.64 1.4 30 36 30 Lc-46 R2 5.14 1.4 30 36 30 Lc-47 R2 1.18 1.4 30 36 30 Ld-11 G1 13.07 0.1 75 Ld-12 C4 19.34 0.6 30 35 Ld-1 Ld-13 G1 6.47 0.1 75 Ld-21 G1 11.60 90 Ld-22 R22 0.96 0.8 30 15 40 Ld-23 R2 21.29 1.0 30 18 35 Ld-2 Ld-24 R2 16.16 1.0 30 18 35 Ld-31 R22 1.22 0.8 30 15 40 Ld-32 R22 2.12 1.0 30 18 35 Ld-33 C5 6.83 1.0 30 20 35 Ld-34 C3 1.31 1.5 40 20 35 Ld-35 G1 1.64 75 Ld-36 G1 2.36 75 Ld-37 R2 8.26 1.4 30 36 30 Ld-38 C2 2.31 2.0 40 24 25 Ld-3 Ld-39 C5 7.29 1.0 30 20 35 Ld-41 R2 8.57 1.4 30 36 30 Ld-42 R22 1.07 0.8 30 15 40 Ld-43 R2 10.04 1.4 30 36 30 Ld-4 Ld-44 R2 11.01 1.4 30 36 30 Le-11 C2 10.44 3.0 30 60 30 Le-12 S31 3.85 Le-13 U3 0.66 Le-14 U3 0.65 Le-1 Le-15 C3 2.48 1.5 40 20 35 Le-21 G1 5.21 90 Le-22 R2 21.18 1.0 30 18 35 Le-23 G1 4.22 90 Le-24 C2 1.25 2.0 40 24 25 Le-25 R2 5.00 1.0 30 18 35 Le-26 R22 1.01 0.8 30 15 40 Le-2 Le-27 R2 19.08 1.0 30 18 35 Le-3 Le-31 R2 7.39 1.2 30 21 30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9 分区 编号 地块 编号 用地 性质 面积 (公顷) 容积 率 建筑密度 (%) 建筑高度 (米) 绿地率 (%) Le-32 R2 18.36 1.2 30 21 30 Le-41 R22 0.93 0.8 30 15 40 Le-42 R2 20.83 1.2 30 21 30 Le-4 Le-43 U13 0.59 C-11 G1 20.04 0.1 75 C-12 G1 2.09 90 C-13 R2 15.47 1.2 30 21 30 C-14 R2 17.61 1.2 30 21 30 C-15 R22 1.27 0.8 30 15 40 C-16 R22 2.17 1.0 30 18 35 C-17 C2 7.75 2.0 40 24 25 C-18 C3 3.19 1.5 40 20 35 C-19 S22 1.16 C-110 R2 13.42 1.2 30 21 30 C-1 C-111 G1 41.06 0.1 75 C-21 G1 2.26 90 C-22 M1 13.68 1.6 32 24 25 C-2 C-23 G1 2.26 90 C-24 M1 13.45 1.6 32 24 25 C-25 S31 1.82 C-26 G1 6.23 0.1 75 C-27 M1 7.07 1.6 32 24 25 C-28 G1 3.03 90 C-29 M1 14.30 1.6 32 24 25 C-31 M2 13.00 1.2 40 24 25 C-32 M2 11.31 1.2 40 24 25 C-33 U41 3.45 C-34 M2 18.97 1.2 40 24 25 C-35 T4 28.40 C-36 M2 16.37 1.2 40 24 25 C-37 M2 13.78 1.2 40 24 25 C-38 S22 0.93 C-39 W1 8.56 1.5 45 20 20 C-310 W1 12.31 1.5 45 20 20 C-3 C-311 T4 11.21 注:1)干道两侧的绿化带未计入用地编号,60m宽的道路两侧各留 20m绿化带, 40m宽的道路两侧 各留 10m绿化带,绿地率不小于 90% 。 2)除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用地和消防用地可向新 329 国道开口外,其他新 329 国道 两侧的地块不得向新 329 国道开口,凡向城市干道开口的地块,开口位置需距离道路交叉口 50m以 上。 临城城区现状(2 0 0 0 年)用地汇总表 表 5 分 类 用地 代号 用地 名称 面积 (公顷) 占用地比例(% ) 建设用地 3 6 2 . 2 4 2 2 . 2 8 R 居住用地 3 . 2 5 0 . 2 0 E 6 村镇住宅用地 2 3 2 . 3 4 1 4 . 1 9 其 中 C 公共设施用地 3 9 . 3 5 2 . 4 2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0 M 工业用地 4 5 . 5 2 2 . 8 0 W 仓储用地 4 . 3 9 0 . 3 7 T 对外交通用地 1 . 3 0 0 . 0 8 S 道路广场用地 3 2 . 0 3 1 . 9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 . 0 6 0 . 2 5 非建设用地 1 2 6 3 . 6 3 7 7 . 7 2 水面 1 5 4 . 4 6 9 . 5 0 盐田 2 5 0 . 3 8 1 5 . 4 0 农田 4 9 2 . 9 7 3 0 . 3 2 其 中 其他 3 6 5 . 8 2 2 2 . 5 0 合计 1 6 2 5 . 8 8 1 0 0 . 0 0 临城城区现状(2 0 0 0 年)用地平衡表 表 6 序 号 用地 代号 用地 名称 面积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 比例(% ) 人均用地 (m 2 / 人) 1 R / E 6 居住及村镇住宅用 地 2 3 5 . 5 9 6 5 . 0 4 9 4 . 2 4 2 C 公共设施用地 3 9 . 3 5 1 0 . 8 6 1 5 . 7 4 3 M 工业用地 4 5 . 5 2 1 2 . 5 7 1 8 . 2 1 4 W 仓储用地 4 . 3 9 1 . 2 1 1 . 7 6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 . 3 0 0 . 3 6 0 . 5 2 6 S 道路广场用地 3 2 . 0 3 8 . 8 4 1 2 . 8 1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 . 0 6 1 . 1 2 1 . 6 2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3 6 2 . 2 4 1 0 0 . 0 0 1 4 4 . 9 0 注:总人口按照 2 . 5 万人平衡。 临城城区规划用地平衡表(2 0 2 0 年) 表 7 序 号 用地 代号 用地 名称 面积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 比例(% ) 人均用地 (m 2 / 人) 1 R 居住用地 4 6 1 . 5 0 2 8 . 3 8 3 1 . 8 3 2 C 公共设施用地 2 7 4 . 3 2 1 6 . 8 7 1 8 . 9 2 C 1 行政办公用地 3 1 . 7 9 1 . 9 5 2 . 1 9 C 2 商业金融业用地 8 8 . 9 8 5 . 4 7 6 . 1 4 C 3 文化娱乐用地 3 5 . 2 0 2 . 1 6 2 . 4 3 C 4 体育用地 1 9 . 3 4 1 . 1 9 1 . 3 3 C 5 医疗卫生用地 1 4 . 1 2 0 . 8 7 0 . 9 7 C 6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8 4 . 5 2 5 . 2 0 5 . 8 3 其 中 C9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0 . 3 7 0 . 0 3 0 . 0 3 3 M 工业用地 2 1 4 . 5 1 1 3 . 1 9 1 4 . 7 9 4 T 对外交通用地 5 4 . 6 8 3 . 3 6 3 . 7 7 5 S 道路广场用地 2 7 0 . 0 9 1 6 . 6 1 1 8 . 6 3 6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 7 . 0 6 1 . 6 6 1 . 8 7 7 G 公共绿地 3 2 3 . 7 2 1 9 . 9 1 2 2 . 3 3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1 6 2 5 . 8 8 1 0 0 . 0 0 1 1 2 . 1 3 注:总人口按照 1 4 . 5 万人平衡。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1 第五章 综合交通规划 第十五条 临城城区对外交通由环岛公路和水路构成。 第十六条 临城城区对外陆路交通主要通过 329 国道和环岛快速路联系。在 临城城北路北侧、 临长路西侧建设长途汽车站, 面积为 4.75 公顷。 第十七条 建设长峙港口区。在浦西现舟渔公司西侧,占用岸线长度约 1 公 里进行中心渔港建设。 第十八条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建立与带状港口城市布局相适应的高效畅通的道路网系统, 适应现代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 ,方便普通市民出行,优先发展公 共交通。 、处理好环岛快速路、329 国道及城市道路之间的衔接,减少 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完善各类交通设施配套。 道路广场用地为 270.09 公顷,占城市总用地的 16.61,人均道 路广场用地为 18.63 平方米。 第十九条 道路等级和功能 临城城市道路规划分为四级, 即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与支路。 、规划环岛公路定海 普陀段作为城区间联系的快速路,路面 控制 6 0 米,两侧各控制 2 0 m 的绿化带。 、城市主干道路面一般按照 4 0 米控制;3 2 9 国道、临城世纪大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2 道、临长路、临海路路面宽度为 6 0 m 。6 0 m宽的道路两侧各控制 2 0 m 绿化带, 4 0 m 宽的道路两侧各控制 1 0 m 绿化带,其道路断面 可统一考虑设计。 C 、城市次干道路面一般按照 3 0 米控制。 D 、城市支路断面宽度为 1 5 2 4 米。 第二十条 除建设环岛公路之外,在临城城区形成“四横六纵”的城市主干 道网。 “四横”为城北路(临城北侧道路,西与开发区道路连接,东与 环岛公路连接) 、定沈路、3 2 9国道、临海路(临城沿海道路) 。 其中,城北路为交通性货运干道,3 2 9国道为客运主干道,定沈 路为生活性干道,临海路为沿海景观道路。 “六纵”为长白路(长峙岛白泉道路) 、高云路(高云水库南 侧道路, 连接城北路与新 3 2 9 国道) 、 临长路 (长峙岛临城 环岛公路) 、世纪大道(海滨三八路) 、炮海路(炮台山至海 边) 、洞海路(洞岙水库至海边) 。其中,长白路、高云路、临长 路、洞海路为交通性干道,世纪大道、炮海路为生活性干道,其 中世纪大道道路宽度 6 0 米。 在长峙岛上规划建设长峙环岛路(北段为生活性干道,西、南、 东段为交通性干道) 、长纬一路(生活性干道) ,临长路(交通性 干道)三条干道。 第二十一条 临城分区主干道总长为 29.7 公里,路网密度为 1.82 公里/平方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3 公里;次干道总长为 22.1 公里,路网密度为 1.36 公里/平方公 里。 第二十二条 建设临长路、 长白路跨海大桥。 其中临长路与临海路立体交叉。 第二十三条 在临城规划社会停车场四处,合计用地 8 . 0 6 公顷: 临经二路与临海路交叉口的西北,面积 1 . 0 4 公顷; 定沈路南侧、世纪大道西侧,面积 1 . 3 5 公顷; 临经七路与临海路交叉口的西北,面积 3 . 8 5 公顷; 长经四路东侧,面积 1 . 8 2 公顷。 另外在临城沿海公共绿地内结合绿地规划设置相应的停车场。 同时,交通集散量大的公共建筑必须配建停车场地。 第二十四条 设置游憩广场 8 处,总计占地 17.81 公顷。 第二十五条 在临城城区中部、329 国道南侧规划建设一个公交总站,占地 2.34 公顷。 第二十六条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线路密度达到 34 公里/平方公 里, 线路一般长度为 6-12 公里左右, 城市中心区公交站距宜为 500800 米。 第二十七条 设置三条区内公交环线,329 国道为临城新区的公交走廊。 主要公交运营线路规划一览表 表 8 线路区间 序 号 起止点 区内运行 距离 (公里) 途经线路 临城 1 体育中心体育中心环线 11.0 海洋文化中心、临海路、田螺山、 南海学校、世纪大道、临纬二路、 炮海路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4 2 行政中心行政中心环线 8.5 临纬一路、临经五路、新 329 国 道、临长路 3 世纪大道世纪大道 6.6 临海路、临经五路、城北路 城区 4 长峙岛环岛路 6. 5 长峙岛环路、长经二路 1 金塘临城 5.0 册子岛、里钓山、岑港、紫薇、 老塘山、定海(沿连岛工程) 2 紫薇东港 5.0 老塘山、定海、临城、浦西、沈 家门(沿定沈路) 3 定海朱家尖 5.0 临城、浦西、东港(沿新 329 线) 区间线路 (路过临 城) 4 长峙岛西码头 5.8 临长路、城北路、长白路、白泉、 干石 览 总 计 53.4 第二十八条 加油站应设于城市出入口、停车场或中心区附近、车辆易于通 行的地方;加油站出入口与小学、消防队及医院等设施的主要 出入口距离,应在 5 0米以上,与重要市政设施的距离,应在 1 0 0 米以上;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 9 0 0 1 2 0 0 米。 第二十九条 岸线总长约为 16 公里。 规划岸线长度一览表 表 9 位置 名 称 长度(公里) 港口、工业岸线 3 . 9 2 长峙岛 城市生活岸线 4 . 4 0 自然岸线 5 . 3 3 岸线总长度小计 1 1 . 6 5 临城 城市生活岸线 4.45 合计 16.10 临城分区道路规划一览表 表 1 0 编号 道路名称 道路性质 道路起迄 道路长( 米) 道路宽度 ( 米) 道路面积 ( 平方米) 1 城北路 交通性干道 高云路临经七路 4 5 2 0 4 0 1 8 0 8 0 0 2 定沈路 生活性干道 高云路临经七路 4 3 2 5 4 0 1 7 3 0 0 0 3 3 2 9 国道 客运干道 高云路临经七路 4 3 6 0 6 0 2 6 1 6 0 0 4 临海路 生活性干道 高云路* 3 2 9 国道 临经七路 4 5 4 0 6 0 2 7 2 4 0 0 5 高云路 交通性干道 城北路3 2 9 国道 1 0 1 0 3 0 3 0 3 0 0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5 编号 道路名称 道路性质 道路起迄 道路长( 米) 道路宽度 ( 米) 道路面积 ( 平方米) 6 临长路 交通性干道 长峙岛城北路 4 4 6 5 (桥1 0 0 0 ) 6 0 2 6 7 9 0 0 7 世纪大道 生活性干道 海滨城北路 2 5 4 0 6 0 1 5 2 4 0 0 8 炮海路 生活性干道 临海路城北路 2 9 9 0 4 0 1 1 9 6 0 0 9 临纬一路 支路 临经三路炮海路 1 8 6 0 2 0 3 7 2 0 0 1 0 临纬二路 次干道 临长路临经七路 2 9 6 0 3 0 8 8 8 0 0 1 1 临纬三路 次干道 世纪大道临经七路 1 6 0 0 3 0 4 8 0 0 0 1 2 临纬四路 支路 临经二路世纪大道 1 6 6 7 2 0 3 3 3 4 0 1 3 临经一路 支路 临海路3 2 9 国道 4 3 5 2 0 8 7 0 0 1 4 临经二路 支路 临海路定沈路 9 6 0 2 0 1 9 2 0 0 1 5 临经三路 次干道 临海路城北路 2 2 4 0 2 0 4 4 8 0 0 1 6 临经四路 支路 临纬一路临纬二路 3 1 4 2 0 6 2 8 0 1 7 临经五路 次干道 临海路城北路 2 9 4 0 3 0 8 8 2 0 0 1 8 临经六路 支路 临纬一路定沈路 9 7 2 2 0 1 9 4 4 0 1 9 临经七路 次干道 临海路城北路 2 7 7 0 3 0 8 3 1 0 0 2 0 长峙环岛路 生活性干道 北段 1 5 5 0 3 0 4 6 5 0 0 2 1 长峙环岛路 交通性干道 西、南、东段 9 2 4 6 3 0 2 7 7 3 8 0 2 2 长纬一路 生活性干道 东西向连长峙环岛路 1 9 6 4 4 0 7 8 5 6 0 2 3 长纬二路 支路 东西向连长峙环岛路 1 9 9 8 2 0 3 9 9 6 0 2 4 长经一路 支路 南北向连长峙环岛路 3 1 4 2 0 6 2 8 0 2 5 长经二路 支路 南北向连长峙环岛路 4 0 0 2 0 8 0 0 0 2 6 长经三路 支路 南北向连长峙环岛路 1 2 6 0 2 0 2 5 2 0 0 2 7 长经四路 支路 南北向连长峙环岛路 1 1 7 0 2 0 2 3 4 0 0 2 8 长经五路 支路 南北向连长峙环岛路 1 0 7 3 2 0 2 1 4 6 0 合 计 6 6 0 3 7 2 5 1 7 0 4 0 注:临纬路为临城东西向次干道;临经路为临城南北向次干道。 长纬路为长峙岛东西向道路;临经路为长峙岛南北向道路。 第六章 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 第三十条 2020 年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少于 40%,绿地率不少于 35%。规划 绿地面积为 323.72 公顷,人均绿地 22.33 平方米。其中城市公 园 5 处,包括乌龟山公园、田螺峙儿童公园、海洋文化公园、 滨海公园、长峙公园。 城市公园规划一览表 表 1 1 用地面积 ( h a ) 绿地率 ( % ) 备注 乌龟山公园 1 7 . 8 4 7 5 在乌龟山,山地公园 田螺峙儿童公园 1 2 . 9 2 7 0 儿童、游乐公园 海洋文化公园 3 4 . 2 5 5 0 与文化广场相结合的开放式绿化公园 滨海公园 4 1 . 4 0 7 5 沿临城滨海, 为开放性的城市休憩公园 长峙岛公园 6 2 . 1 0 7 5 沿长峙岛北滨海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6 第三十一条 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 30%,主干道绿地率不低于 20%,次干道绿 地率不低于 15%,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绿地率 不低于 20%,学校、医院、机关团体、文化设施绿地率不低于 30%。 第三十二条 绿化用地共分为:城市生态绿地、城市公园、街头和滨水绿地 和绿化广场。 主要的广场和步行道建设一览表 表 1 2 位置 面积或长度 滨海广场 临海路以南 1 . 8 文化广场 海洋文化公园 7 . 1 9 h a 中心广场 行政中心前广场 4 . 3 5 h a 长峙岛中心广场 长峙岛中心 1 . 1 6 h a 中心步行道 从滨海广场到中心商业区 2 2 3 0 m 滨海步行道 沿滨海公园东西方向延伸 4 6 0 0 m 第三十三条 临城城区景观规划: 1、城市建设应不破坏背景山体生态微循环系统,设置东西两 边南北向隔离和通风生态绿地。 2、对自然水体进行整理,拓宽狭窄主脉水道,疏浚淤积河道, 去除尽端死水;加固堤岸,通畅排涝;沿河植树,美化河道; 治理排污,清洁水体。城市建设道路和建筑多顺承河流走向, 有多条道路可南面通风望海,感受自然。 3、新区内建设土方的挖填不应对整体景观环境造成短周期内 不可恢复性破坏,宜选取相对独立且对景观对景要求影响不大 的山体取土。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7 4、在东炮台山、岫岭山、金鸡山、象山、外长峙山和庵岗设 置 6 处景观控制点, 形成城市和山体的互动关系; 在东炮台山、 岫岭山、乌龟山、东岙山和庵岗设置 5 处主要观景点,结合重 要景观地区和景观结点形成主要的城市视线。 5、新区的出入口设标志广场,并设置新区区域性地标,行政 中心的政府办公大楼、文化中心的大型文化设施和临海而建的 体育中心作为区域性标志建筑。在长峙岛东端绿地设置标志构 筑物,隔蛇山小岛同行政中心遥遥相望。外长峙山作为视线的 收束, 蛇山小岛作为视线的焦点, 在城市景观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十四条 临城城区的高度控制: 1、城区内宜以多层建筑为主。除新区的出入口处地块,滨海 大道至新 329 国道范围不得建造高层建筑,商业中心区为建议 的高层区,行政中心的政府办公大楼、新区的出入口,世纪大 道两侧的行政办公和商业用地等个别地段的公共建筑有标志 性的要求,可以建设局部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应精心设计,严 格审查。 2、居住建筑以多层为主、小高层为辅,高层住宅高度控制为 36 米, 多层住宅高度控制为 21 米, 商住建筑高度控制为 24 米, 多层和低层住宅宜采用坡顶形式,以丰富城市的第五立面。 3、工业区高度控制为 20 米,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 4、严格控制在规划绿地中建造非公益性建筑。建筑高度控制 为 15 米。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8 第三十五条 临城城区的尺度: 1街道宽度(d,沿街建筑之间的水平距离)和沿街建筑街墙的 高度(h)之比不宜小于 1;对适合封闭性不强的较为开敞的街区 如文化娱乐区 1d:h2。 2建筑红线后退:60 米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后退为 20 米, 40 米宽的道路建筑红线后退为 10 米,其它城市道路和支路后退 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5 米。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 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其面临城市 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处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 8 米,并留 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高层建筑主楼后退道路红线的距 离,不得小于 8 米。 第三十六条 临城城区的色彩: 色彩调和为主,色彩对比为辅。居住建筑色彩宜采用高明度、 低纯度的颜色,柔和清新,墙面宜采用浅色及灰白色为基调, 坡顶宜采用蓝、灰等深色为基调。公共建筑色彩宜采用中等明 度、中等纯度的色彩,以形成明快色调。商业建筑可采用高明 度、高纯度的色彩点缀局部,以形成醒目、热闹的气氛;行政 建筑、文化建筑、教育设施建筑建议以白色到砖红色为基调, 以具有大地情调的色彩作为辅助颜色,如灰、灰绿、棕、赭石 色等。根据山体和海洋色彩的季节特征选取对比性或调和性色 彩, 不宜大面积采用明亮耀眼的颜色, 不欢迎过于奇特的色彩。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19 第七章 市政工程规划 第三十六条 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按照节水型工业、农业等要求,综 合利用各类水资源。 第三十七条 2005 年人均综合用水量为 450 升/日, 2020 年人均综合用水量 为 600 升/日。2005 临城用水量 2.9 万吨/日,2020 年用水量 8.7 万吨/日,其中长峙岛 2005 年用水量 0.3 万吨/日,2020 年用水 量 1.0 万吨/日,日变化系数 K=1.3。 第三十八条 规划在临城北部新建临城水厂,水厂终期规模 11 万吨/日,占 地 6 公顷,水源为潮面水库、大陆引水的原水及周围洞岙、陈 岙等水库、临城内河水。规划长峙不建设水厂,用水在中心城 区范围内统一安排供给。 第三十九条 管网布局:城市干道的给水管双侧布置,近期建设的管道同时 满足远期的使用。 第四十条 建立水源保护区,控制水源防护区的工业发展。 建设舟山成为一个节水型城市。发展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回用, 发展中水系统,加强对海水的利用。 第四十一条 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第四十二条 规划期末污水处理率为 100%,平均日旱流污水量 6 万吨。 第四十三条 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一座,负责处理临城、沈家门、浦西的污 水,占地 9 公顷,污水处理厂终期规模 10 万吨/日。 第四十四条 长峙岛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一座,占地 2 公顷,污水处理厂终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20 期规模 1.0 万吨/日, 。 第四十五条 污水管道的布置以重力流管道为主,城市干道的污水管一般双 侧布置,近期建设的管道同时满足远期的使用。 第四十六条 雨水结合区内地形就近排入河道,雨水管道按重力流管道建 设。规划城市干道的雨水管一般双侧布置,近期建设的管道同 时满足远期的使用。 第四十七条 现状排水主干河渠尽可能保留,与城市建设冲突较大的结合用 地布局的要求,改变位置。 第四十八条 填高地面至多年平均高潮位 2.54m(85 高程)以上,保证地面 雨水自排入内河 第四十九条 建设百年一遇标准海塘,设防潮位3.28m。按照 20 年一遇标准 沿临城北部山麓建设截洪沟,山洪经收集后就近排入水库或内 河。 第五十条 规划对现有排水主干河渠尽可能保留,与城市建设冲突较大的 结合用地布局的要求,改变位置。 第五十一条 临城的雨水将主要依靠内河调蓄,因此加大内河断面,扩大内 河的调蓄能力由为必要。规划填高地面到 3 米左右,保证地面 雨水的自流排放。 第五十二条 河道整治: 沿河两岸设置 1020 米绿地 规划整治河道一览表 表 13 规划控制要求 河道 面宽(m) 底高(m) 起点 终点 整治河道长 度(米) 方家塘河 10 -1.5 土瓜湾 电厂闸 900 梅家墩河 15 -1.5 李步湾 鳌头浦闸 1800 舟山市临城分区规划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1.05 21 丁家塘河 10 -1.5 白家塘 鳌头浦闸 1500 临城河 30 -2.0 货池头 田螺峙矸 6000 荷花河 20 -2.0 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