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书”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2,写作背景简介,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3,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作者简介,4,正音,正确朗读,tu,y,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交辉四时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欲界之仙都与(),交相辉映,四季,消散,太阳将要落山了。颓,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参与,这里指欣赏。,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高峰插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8,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10,实是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1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一、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二、分写,四季之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三、总写抒怀,理清课文结构,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晨昏之景,12,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合作探究,13,1、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合作探究,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其四:俯仰结合之美。其五:动静相衬之美。,14,品味探究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有,有;时间跨度:有,有;景物状态:有,有;感官冲击:有,有。,仰视(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静景(高峰具备),早晨(晓雾将歇),黄昏(夕日欲颓),视觉(高峰入云),听觉(猿鸟乱鸣),动景(晓雾竞跃),15,高峰如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雾将歇夕日欲颓,,山水相映之美,色彩相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意境美,16,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8,高峰如云,,19,清澈见底。,20,两岸石壁,,21,五色交辉。,2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2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5,实是欲界之仙都,,2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7,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8,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9,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的情感。,30,“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3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情?,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32,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合作探究,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3,主题思想,作者从欣赏景物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同时能与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有志向道同之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之情以及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且略微有惆怅寂寞之感。,34,说说描写月的诗,3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36,生字词读音遂(su)寝(qn)藻(zo)荇(xng),重点词语欣然:念:相与:,遂与外人间隔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高兴地考虑、想到一起、共同,于是,原来是,但闻屏障中尺一响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只是,37,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38,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朝廷,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39,整体感知,与苏轼同游承天寺,40,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41,研习课文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2.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地点: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张怀民事件:月色优美,漫步中庭,42,3.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43,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44,品味感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认为“闲人”是怎样一种人?,“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45,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46,5.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47,质疑探探,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48,此刻,苏轼与张怀民会说些什么呢?,49,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寓情于景,情景交融,50,这两篇短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试加以说明。,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愉悦,“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溯源体系在2025年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的应用与产业发展战略实施保障优化报告
- 昭君出塞试题及答案
- 印章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动物生产学题目及答案
- 上海儿童保健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晨光绘图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善意的谎言辩论会材料及流程
- 2025年山西省临汾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CN120253677A 一种海洋腐蚀原初过程的探测方法 (中山大学)
- 编程复赛试题及答案
- 学校食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砂石料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1
- BYK色差仪使用方法简介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入门-第2章
- 无损探伤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汇总)
- 大陆与台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
- 辩论赛PPT模板模板
- 陶瓷材料基础-陶瓷力学性能-课件
- 开展VIP商务旅客服务的项目策划书
- 广东省封开县金装神梧黄金开采有限公司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
- 一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