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幻灯片)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1页
(精选幻灯片)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2页
(精选幻灯片)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3页
(精选幻灯片)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4页
(精选幻灯片)初中文言文阅读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技巧,1,1、理解常用文言文词语的意义;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大纲中的目标要求:,4、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2,文言文考查的三大题型:,1、加点字解释2、文言文语句翻译3、阅读理解,3,考查内容以实词为主(一)涉及四类词积累:(1)古今异义词;如“走”(2)通假词;如“满坐寂然”(3)词类活用;如“天倾西北”(4)一词多义;如“手有百指”“指其一端”,一、加点字解释,4,(二)通过分析字形引申义,掌握文言词义。“绝”,有丝有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天柱折,地维绝”()“群响毕绝”()“绝”也可引申为“极点”或“极了”之意,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是极致。“以为妙绝”()引申义都与本义有着密切联系,都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抓住了本义,引申义也就容易掌握了。,断,消失,极了,5,(三)利用成语,掌握文言词义。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走: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薄:联系成语“日薄西山“()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联系成语“赴汤蹈火”,()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假:联系成语狐假虎威”(),跑,迫近,热水,借,6,从句式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翻译这些句子的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二、文言文语句翻译,7,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久之”“一会儿”“之”是语气助词,补充音节,不译。,8,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9,“调”就是调整语序。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例如:徐喷以烟,以烟徐喷,10,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三、阅读理解,11,明确解题方法第一步:快速浏览问题第二步:仔细分析题目例如“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东施效颦”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第四步:“依据文本”解答问题。(一切答案都在文章里),12,1、独立完成练习一2、合作攻克疑难点3、全班共享达成共识,小试牛刀,13,谈谈你的收获:本堂课上,我们系统地梳理了课标中对七年级学段文言文掌握情况提出的能力与知识点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了解题方法的归纳。,课堂小结,14,1、在笔记本上自主总结文言文重点考查点及解题方法,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2、完成文言文练习卷,课下作业,15,谢谢大家!,16,意译: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7,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基本形式:“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18,肯定(1)“为”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即”吟鞭东指即天涯(4)“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是”斯是陋室,惟吾德(6)“,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9,(9)“,也”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10)“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否定:(11)“非”兵革非不坚利也,(7)“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8)“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0,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略主语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b蒙后省c对话省(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1,(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狼)君与(之)俱来。(隆中对)(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22,3、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2)宾语前置: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23,(4)介宾结构(状语)后置A于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B以例:屠惧,投以骨。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复之效”后置。,24,4、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1)没有标志词语: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2)有标志词语a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b“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c于.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5,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