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本单元知识结构,课程目标: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一、英国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光荣革命),2、过程,3、特点和作用,二、美国总统共和民主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1、背景,2、1787宪法的制定及评价:,美国的联邦共和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三、民主政治在欧洲的扩展,背景:法兰西共和历程,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及意义,背景:德意志的统一,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及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相互斗争的两种势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VS封建势力,3、主要事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回封建王朝的目的是什么?希望能稳定政局,保障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名词理解:什么是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1、确立标志(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颁布,君主立宪制在此基础上建立。,2、发展:,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的核心,3、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选举权扩大,时间:,内容:,结果和局限:,3、强化:,内阁专横(19世纪末):内阁权力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第三院”。,1832年,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重新分配议席,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解析与探究】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明朝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答: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中国-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1、布朗取代布莱尔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2、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A、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B、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C、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答:工党必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由国王任命。关键是赢得民众广泛支持,获得选举胜利,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C、内阁权力膨胀;,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A、君主“统而不治”(虚君);,B、议会居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结束君主专制,是历史的进步;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为各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模式;,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君主,上院,下院,内阁,选民,司法独立,任命,(大贵族),选举,组成议会,多数组阁,形式上任命,负责,(权力中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象征统而不治),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和目的,“是的,没有钱支付津贴,没有钱维持军队。邦联条例对地方权益百般维护,各州不愿建立一个强大到能向债权人和军人偿还债务的中央政府不要打开内战的闸门,把我们的国家淹没在血泊之中。”-1783年华盛顿对军队的演讲,“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在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于1787年,1、外国商品占据美国市场2、海外贸易受挫3、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4、收支失衡,外债巨额,1、边境面临严重威胁2、国内社会矛盾尖锐,美国1787年宪法,1、主要内容:,(1)确立联邦制(政府与地方的分权),最高行政长官:总统(行政、军事),最高立法机关:国会(财政、立法),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美国由13个主权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变成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各州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参议院按州分配、众议院按人口分配,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3)保留黑人奴隶制和折算黑人人口,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关系,2、体现的基本原则:,A、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核心):,C、民主原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衡,总统、议员由民选产生,3、评价(进步性和局限性):,(1)地位,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2)作用,3、拥有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的全国市场开始形成,国家安全得以保证,新政权得以巩固。,1、制约了权力-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2、平衡了利益-缓和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3)局限性,制约与平衡,原则:分权与制衡司法权:独立性质: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总统(选举;4年;有),国王(世袭;终身;无),总统,首相,总统,议会,行政机关(政府)与立法机关相互制约相互平衡,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有人认为美国的联邦民主共和制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步,通过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异同,说说你的观点?,英美两国政体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两党制的雏形,独立战争时,美国有民主派、保守派之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党,美国建国后不久,出现联邦党、民主共和党两大政党,19世纪30年代,民主共和党分裂为民主党和自由党,19世纪50年代,美国最终形成两党:民主党、共和党,19世纪后半叶,美国的两党制正式确立,两党的本质都是为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法国的共和历程,法国国旗,期间,法国政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焦点是什么?,政局动荡不安、党派林立等,共和与帝制的政体形式之争,反复、艰难的过程,共和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1)宪法内容,间接选出,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普选产生,权利很小,可提出通过法案,但受到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A、总统(行政权),参议院:,众议院:,组织内阁、任命一切文武官员,有特赦权、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D、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和总统当选条件,C、规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A、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制最终确立,是历史的进步;,B、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宪法的意义,C、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共和政体并没得到巩固;,德国二元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德国国旗,、背景德意志的统一,德国的统一是由哪一个邦来完成的?这个邦的君主是谁,宰相是哪个?他通过什么途径来完成这一使命的?,答:普鲁士;威廉一世,俾斯麦;三次王朝战争(铁血政策),打败了丹麦、奥地利、法国。,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2)确定君主立宪政体:,皇帝;宰相;议会:,3、评价,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1、长期分裂,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2、容克贵族领导通过自上而下完成统一,统一后容克贵族的势力很强大。,德、法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何异同?,共和政体,君主立宪政体,总统,选举产生,权力大,皇帝,世袭产生,权力中心,对参议院负责但总理须听命于总统,只对皇帝负责,都带有与反民主势力的妥协性:,国家元首权力很大;,上院拥有更大权力,普选产生的下院作用较小。,相同原因:不同原因:,两国反民主势力(保守势力)都比较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于德国较快;人民坚持民主斗争,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有立法权(国家政治中心),两院制:联邦议会;帝国议会(作用较小,名义上有立法权),总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议会大受限制。,英、德两国君主立宪政体比较,国王统而不治,属虚君,皇帝拥有各领域实权(内政、外交、法律、军事),内阁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内阁首相只对议会负责,普选产生的下院拥有实权,君主任命的上院作用较小。,各邦君主任命的联邦议会(上院)拥有实权,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下院)作用较小。,都是资产阶级性质,都保留君主,君主立宪制,首相内阁,皇帝宰相,民主共和制,总统,总统内阁,国民议会,国会,上下两院,议会,议会,皇帝,总统,议会,君主虚位议会至上,立宪是虚专制是实;军事封建,皇帝权重,总统权力很大,总统权力很大,根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利制衡的原则,英、美、法、德四国近代代议制比较,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王朝战争胜利,统一的帝国建立,独立后邦联制带来窘境,政权更替各派斗争社会震荡,关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几点认识:,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方式:,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