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5413.1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相比于《GB/T 5413.10-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K1的测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性质变化:从推荐性标准(GB/T)变更为强制性标准(GB),意味着该标准的要求对相关企业而言从自愿执行转变为必须遵守,提高了标准的法律约束力。

  2. 适用范围扩展:新标准不仅涵盖了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还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婴幼儿食品和乳品,适应了市场上产品种类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

  3. 检测方法优化:GB 5413.10-2010引入或更新了维生素K1的测定方法,可能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析技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这些改进有助于更精确地评估食品中的维生素K1含量,保障婴幼儿健康。

  4. 技术指标调整:新标准可能对维生素K1的限量要求、检测限、定量限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定,以更好地反映当前食品安全管理和营养科学的研究进展。

  5. 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标准中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得到了更新,确保了检测依据的现行有效性和国际接轨性。

  6. 术语和定义明确:为适应标准的扩展和方法的更新,新标准可能对相关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或补充,以增强标准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

  7. 实验操作流程细化:在样品前处理、仪器校准、数据分析等方面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操作指导,旨在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变异性和提高结果的一致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5009.158-2016
  • 2010-03-26 颁布
  • 2010-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5413.10-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_第1页
GB 5413.10-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_第2页
GB 5413.10-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5413.10-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10布  2010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 of 1in 010 I 前     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分析家学会(   本标准代替  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维生素   本标准与  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   试样处理改为“试样经酶水解后,用 正己烷萃取”;  测定改为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还原荧光法定量测定维生素  仪器中将“高压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修改为“高效液相色谱仪,带荧光检测器”。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 和附录 C 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413  010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  本标准适用于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原理   用脂肪酶降解试样中的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含淀粉试样需先用淀粉酶降解试样中的淀粉,经碱皂化后,用正己烷提取维生素 过液相色谱法分离,柱后还原维生素 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氧化钠溶液( 10 ):临用前配制。  5 %乙醇。  和氯化钠溶液。  己烷:色谱纯。  水硫酸钠。  醇:色谱纯。  氯甲烷:色谱纯。  醋酸。  化锌。  水乙酸钠。  动相:甲醇( 900 氯甲烷( 100 醋酸( 0.3 化锌( .5 g,无水乙酸钠( 0.5 g,溶解后用 m 滤膜过滤。  粉酶:酶活力 。  010 2 肪酶:酶活力 700 U/ 粉:粒度 50 m 70 m。  生素 准溶液浓度校正方法参见附录 A。  生素 2 mg/称取 g 维生素 确到 0.1 于 25 正己烷溶解定容。   生素 20 g/取标准贮备液( 1 正己烷定容至 100  5 仪器和设备 效液相色谱仪,带有荧光检测器。  平:感量为 0.1  液漏斗: 250  转蒸发器。  温空气浴振荡器。  心机:转速 3000 转 /分钟。  吹仪。  6 分析步骤  样处理 淀粉的试样  称取混合均匀的固体试样约 2.5 g 或液体试样约 10 g(精确到 0.1 三角瓶中,加入 0.5 g 淀粉酶( 用 30 水溶解。   含淀粉的试样  称取混合均匀的固体试样约 2.5 0 g(精确到 0.1 三角瓶中,用 30  定液的制备 向上述处理过的试样溶液中加入 1 g 脂肪酶( 于 37  5 恒温空气浴振荡器中振荡过夜,使其充分酶解。取出酶解好的试样,加入 2 氧化钠溶液( 用 50 醇( 溶液转入 250 分液漏斗中, 充分混匀 (必要时加少量饱和氯化钠溶液 ( ) 。 加入 50 己烷 ( 。充分振摇 2 置分层。放出下层水相于另一个 250 液漏斗中,留下有机相。  向水相中再次加入 50 己烷再次萃取。 合并有机相。 用适量蒸馏水洗有机相两次。 将有机相通过无水硫酸钠 ( 水过滤到一个 500 烧瓶中,在旋转蒸发器上于 40  2 下蒸发至近干。用正己烷( 移残留物到一个 10 管中,置氮吹仪上于 40  2 下吹干,准确加入 1 己烷( 充分振荡溶解残留物。将试管放入冰箱中在 0 以下冷冻 1 h 备用。   定 谱参考条件 010 3 色谱柱: 150 4.6 5 m,或具同等性能的色谱柱;  锌还原柱:  4.6 50 见附录 B) ;  检测波长:  激发波长为 243 射波长为 430  流动相:甲醇( 900 氯甲烷( 100 醋酸( 0.3 化锌( 1.5 g,无水乙酸钠( 0.5 g,溶解后用 m 滤膜过滤;  流速: 1 mL/ 进样量: 10 L。  生素 别准确吸取标准中间液( 0.0 0.5 1.0 1.5 2.0 2.5 5 标准系列工作液维生素 g/g/g/g/g/g/ 将系列标准维生素 定相应的峰面积或峰高,以 峰面积或峰高为纵坐标,以标准测定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定液的测定  将制备好的测定液( 暗处放至室温,于离心机中在 3000 转 /分钟下离心 5 取上清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测定相应的峰面积或峰高(标准色谱图参见附录 C)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溶液中维生素 1的浓度( g/。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维生素 1)计算:  100=( 1)  式中:  X 维生素 位为微克每百克( g/100 g) ;  试样溶液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g/;  试样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  n 样液稀释倍数。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8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 10 %。  9 其他 于维生素 个操作应避光。  标准检出限为 1 g/100 g。  010 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标准溶液浓度校正方法 标准溶液配制后需要对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校正,具体操作如下:  维生素 维生素 给定波长测定各维生素的吸光值,用比吸光系数计算出该维生素 定条件见表  生素 准  比吸光系数   %1波长   (  维生素 48 浓度按式( 2)计算:  001( 2) 式中:   维生素 位为克每毫升( g/   A维生素  E维生素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