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与货币的区别:,商品流通公式:W1GW2(商品1货币商品2)资本运动公式:GWGG=G+G,价值增值的条件,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须一无所有,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具有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要的费用,一是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要的费用,三是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殊性,决定,=,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特殊性,劳动力商品:,一般商品,苹果,使用价值,价值也;,布,使用价值,价值.,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支出,也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超过自身以上的价值,超过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标志。,2020/5/2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资本主义所有制,1、所有制和所有权所有制经济意义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所有权法律意义占有物权的界定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奴隶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土地,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本质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商品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转移,旧价值,形成,价值,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创造,使用价值,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具体劳动,再生产,A价值,剩余价值,创造,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由雇佣工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将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同时,他们的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中的新价值。同一劳动过程既转移旧价值又创造新价值是劳动二重性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体现。图示: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过程旧价值转移过程抽象劳动过程新价值创造过程,工人劳动,增加剩余劳动时间:4-8,40元一件/4小时,生产资料,100元,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0元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8小时,创造新价值80元,劳动力创造新价值,60元,布2米50元,辅料1套10元,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200元=,120C,+40V,+40M,例题,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投入:40+60=产出:40+60,工人工资:40元天,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图示:工人日工资40元8小时具体劳动,120元生产资料变为产品8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80元在新创造的价值中,40元支付劳动力价值,剩余的40元成为剩余价值总投入:生产资料价值120元+劳动力价值40元=160元总产出:衣服价值=200元,,商品价值200元=,120C,+40V,+40M,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6小时1双皮鞋,6小时1双皮鞋,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价值增殖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价值增殖过程,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材料、辅助材料,资本的本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表现为物:厂房、机器、原材料、辅助材料,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生产关系,资本从本质上说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资本的本质:不幸的皮尔先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社会属性: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本质体现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3、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原有价值,价值量k,使原有价值,产生,增殖,,剩余价值,转移,没有变化,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m的唯一源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准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叫剥削率,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公式:,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率,必要劳动v剩余劳动m,或,2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分配,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价值W=c+v+m,新创造的价值,成本价格k,=K+m,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商品价值W=c+v+m,=K+m,m转变为成本价格K的产物,m转变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实际耗费,利润P,W=K+P,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mp,m:资本家的剥削率p: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2)利润平均化的发展趋势,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平均利润的形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投入等量的资本,得到不等量的利润。,过度的产能过剩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产业结构升级,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赚1000元,赚几十元,一吨钢,?,赚0.43元,赚1.68元,几年前,一年多前,2012年底,2013年上半年,资本流入,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食品工业(70c+30v),生产迅速扩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机械工业(90c+10v),生产缩减,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利润率提高,资本流入,平均利润率,部门之间的竞争及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得平均利润率形成,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2剩余价值在全社会的分配,平均利润率规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利润率平均化,各经营职能部门按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则分割剩余价值。,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使利润趋于平均化。,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平均利润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造成利润量的大小只与投入的资本量大小有关,从而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真正来源。,成本价格利润平均利润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被一步步掩盖,(二)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0,4,8,必要劳动时间4,剩余劳动时间6,2,4,10,工作日(10小时),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用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m,=,4小时,=,100%,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限制劳动日延长的因素,生理因素,0,24,家庭生活、社会活动时间,吃饭、睡觉、休息时间,社会道德因素,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残酷,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残酷,用延长劳动日和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剩余价值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是资本家常用的方法。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残酷,工人争取缩减工作日的斗争历程,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8小时工作日运动,m,=,5小时,=,167%,3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3,剩余劳动时间5,3,工作日(8小时),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依赖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前提?,生产某商品的某部门的一般企业,工人在12小时工作日中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1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6元,新创造的价值为4元,则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总额为8元。假定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1倍,生产4件商品,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4元,每件商品的个别价值为8元,按照社会价值10元出卖,其差额2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4件商品共可获得超额剩余价值8元。,社会价值个别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获得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谋求竞争中取胜追求更多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全社会资本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重要结论: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是采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的关系,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联系,本质一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区别,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三)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生产是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追加生产,使再生产在扩大基础上进行。,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及其后果,(三)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积累的原因:,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1资本主义再生产,资本积累及其后果,1资本主义再生产,资本积累及其后果,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剩余价值扩大资本规模,进而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由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构成,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构成,资本的构成,技术构成,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C:V,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不断改进技术采用新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竞争的压力,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动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C的比重增加,v的比重减少,由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构成,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构成,资本的构成,技术构成,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C:V,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追求剩余价值,改进技术,C的比重愈来愈大,V的比重愈来愈小,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机器排挤工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有l流动的、潜伏的和停滞三种形式。,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福特公司1913-1914,2资本积累的后果资本积累必然加剧两极分化。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相对过剩人口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2资本积累的后果资本积累构成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财富的积累,贫困的积累,贫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销售阶段,准备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购买阶段,生产阶段,G,W,Pm,A,P,W,G,产业资本循环:,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生产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GWPWGGWPWG,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马克思,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是互为前提、相互统一,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带着价值增殖回到出发点,购买-生产-销售,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G,W,Pm,A,P,W,G,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产业资本循环:,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周转次数(n)=,与周转次数成正比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一年的时间(U),周转时间(u),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的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周转时间周转次数,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资本的周转速度,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利润量节省预付资本,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厂房、机器等,生产资本,原材料、燃料等,工资,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生产资料,劳动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生产资本,劳动资料,劳动力,厂房建设、机器设备等,价值逐次转移,固定资本,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价值一次转移,流动资本,一次收回,劳动对象,不转移由新价值补偿,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周转速度不同,价值回收方式不同,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厂房、机器、设备,一次投入,多次使用,价值逐渐收回,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劳动力等,一次投入,一次使用,价值一次全部收回,按价值周转方式,(2)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定义,无形磨损,固定资本磨损,有形磨损,使用,自然力的腐蚀,4、固定资本的磨损与折旧,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磨损。,无形磨损,固定资本磨损,有形磨损,有形磨损,无形磨损,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制造出新机器,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贬值。,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的磨损,有形磨损,无形磨损,使用,自然力的作用,价值补偿方式:折旧,技术进步新机器出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原价值贬值,加速使用轮班制加速折旧提高折旧率,两种资本划分的区别与联系,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价值周转方式,原材料,-劳动力,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可变资本,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研究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机器等,-固定资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是国家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总和,价值为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构成,不变资本(c),价值形式,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物质形式,社会总产品构成,不变资本(c),价值形式,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物质形式,社会生产,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式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在价值形式上分为c、v、m三个部分的原理,以及与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分为两大类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价值补偿,实物补偿,该卖的卖掉了,该买的买到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机器制造厂,购买机器,购买电力,购买煤炭,发电厂,采矿部门,4000c,价值补偿,实物替换,如何用货币形式购买到再生产消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买的回来),社会总产品的各个实物部分如何通过商品形式出售实现货币价值(卖的出去),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重复建设:截至2004年底,铁塔浪费光缆线路:总投资:利用率:闲置资产:接入网2003年股本回报率:17.9,价值构成,c+v+m,实物构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第一部类(),第二部类(),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三个部分,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工资,一、工资的本质,劳动力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劳动力价格,工资,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工人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新创造的价值,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工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工资不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不是商品,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在劳动力被购买和使用前劳动无法独立存在,逻辑上不能成立,(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资本主义工资,1)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两部分),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3)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4)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地位,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社会化,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分工协作,劳动产品由市场交换,私有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矛盾,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期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却没人订货。,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20世纪30年代危机期间排队领取食品的美国饥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实质: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1.货币的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出现只卖不买的危机。2.货币的支付手段形成商品的债权与债务链条,加深某环节中断的危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相对性:相对于资本价值增殖而言显得过剩。,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危机,高涨,萧条,复苏,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比例关系破坏,2.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商品积压过剩,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社会资本再生产一个周期:,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权宣言,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工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对内职能是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是运用暴力的和社会强制的手段,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上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二是作为社会管理机构,运用权利和资源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如干预社会经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兴办社会福利等。,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一是保卫本国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二是致力于对外的侵略、扩张和掠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资本主义宪法实行私有制、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和保护人权等四个基本原则,归根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建立。资本主义选举制度名义上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形式,实际上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一种政治机制。资产阶级的政党是代表国家内部不同阶级。竭诚或集团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瓮安县瓮水街道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福建省南平绿发建设工程劳务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湖北郧西县第一批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3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吉林新程国有资本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6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毕业生招聘333人启动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公开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高层次人才社会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物业管理合同终止协议模板
- 2025网站购买协议(域名转让合同)
- 曲臂车操作规程含曲臂式高空作业车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 DBJ-T 13-210-2023 福建省房屋市政工程基桩检测试验文件管理标准
- Unit+2+短语背诵版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解读
- 质量月报范本
- FZ/T 52051-2018低熔点聚酯(LMPET)/聚酯(PET)复合短纤维
- 【精品】2020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培训考试题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21年版(原文格式版)
- 浦东机场手册
- JGJ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