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各区县中考二模化学分类汇总——选择题压轴题_第1页
2012年北京各区县中考二模化学分类汇总——选择题压轴题_第2页
2012年北京各区县中考二模化学分类汇总——选择题压轴题_第3页
2012年北京各区县中考二模化学分类汇总——选择题压轴题_第4页
2012年北京各区县中考二模化学分类汇总——选择题压轴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城24.下列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和结论”是相应的、合理的选择目的操作现象结论A检查气瓶是否充满二氧化碳将燃烧的树枝伸入收藏。在气瓶里木材火焰熄灭气体容器满了。二氧化碳B从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产生白色沉淀获得氢氧化钠溶液C探索物质在水的热变化将硝酸铵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搅拌溶液温度下降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会降低溶液的温度。D比较铝和铜的金活跃的将砂纸打磨过的铝线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铝线表面析出红色固体。铝比铜更活泼。25.向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上述过程的以下描述是正确的A.滤液必须含有三氯化铁.过滤后获得的固体可以是纯的C.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会增加。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肯定会降低海淀24.经常有误食亚硝酸钠中毒的报道,因为亚硝酸钠看起来像盐,有咸味。亚硝酸钠经常混入工业盐中。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所示:化学式酸度和碱度耐热性用稀盐酸反应现象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氯化钠中立的热量不会分解没有明显变化产生白色沉淀亚硝酸钠弱碱性高于320,它会分解并释放刺激性气体。释放红棕色气体没有明显变化如果在盐样品中检测到亚硝酸钠,以下测定方法不正确A.用酸碱度试纸测定盐样溶液的酸碱度b .将少量盐样品加热至320以上,观察是否有刺激性气体释放c、取少量盐样,向盐样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释放红棕色气体d、加水溶解少量盐样,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气体质量/克稀盐酸质量/克氢氧化钠质量/克稀盐酸质量/克溶液中铁的质量/g稀盐酸质量/克气体身体这质量数量/g稀盐酸质量/克25.以下四个示意图分别显示了相应的四个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一个是学士学位A.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以测量产生氢气的质量b、向一定量的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量生成气体的质量C.向一定量氧化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以测量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d、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朝阳24.海水(包括氯化钠)的工业电解可产生多种化学产品,并可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这个过程中有两种简单的物质B.图中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硫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海水中最终获得“氯化钠(产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25.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所呈现的信息如下:Fe质量/克5.611.216.822.427铜质量/克6.412.819.222.422.4根据信息,下图所示的关系是正确的东城24.科学家正在研究下图所示的循环系统。二氧化碳分离和浓缩水氢光和催化剂或者电解复合催化剂液化石油汽油,汽油,甲醇等二氧化碳等燃烧机动车尾气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以下结论是正确的(1)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理念(2)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3)该工艺中使用的催化剂必须是二氧化锰这项技术就是他25.向质量为1克的碳酸钙和碳酸氢钾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稀盐酸,反应完全后,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克。(已知:氯化氢=KCl H2O二氧化碳)以下说法是正确的混合物中碳酸钙和碳酸氢钾的质量比为1:1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mna %-w)g。C.不管混合物中碳酸钙和碳酸氢钾的比例如何,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为n克(d)将混合物中的碳酸钙和碳酸氢钾以任意比例混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克石景山24.硅是太阳能电池和计算机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由石英砂(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无水无氧。以下陈述不正确上午的化学式是盐酸。在准备过程中没有氧气,这可能是为了防止爆炸。在制备过程中没有水,这可能会阻止一些物质在制备过程中与水反应。为了实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H2和盐酸25.在下面的实验内容中,量之间的关系(-前量为横坐标,后量为纵坐标)符合右图所示的变化趋势A.当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时,盐酸-水当高锰酸钾被加热时,时间-残留固体中的氧元素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D.由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间-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丰台甲BC钟声24.甲、乙、丙和丁是四种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表示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而“-”表示两端物质能起反应),那么一个是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碳酸钙D.氢氧化钙25.50克镁、锌和铁的混合物与足够的稀硫酸反应,蒸发混合溶液后可以得到146克没有结晶水的固体,反应产生的氢质量如下A.1克B. 2克C. 3克D. 4克门头沟24.在20时,将少量生石灰放入装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以下关于烧杯中溶液的陈述是不正确的A.溶剂的质量必须减少C.溶液必须变得混浊。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降低25.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产生的氧气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质量的10%,则反应后固体物质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比可为公元71年75年71年79年80年79年81年79年房山24.以下四个图表分别显示了四个实验中的一些变化,其中正确的一个是氧气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硝酸钾质量/克催化剂Ag反应时间/分钟O没有催化剂O学士学位A.在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加入酸碱度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酸碱度为2的硫酸d、在一定温度下,将人体硝酸钾晶体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25.一位同学用图中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一项实验,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如下:(1)从B端引入氮气(2)从分液漏斗中滴入适量的水(3)从a端引入二氧化碳(4)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放入坛子中最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spissatus24.以下四幅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应的实验操作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B.使用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由氧水制备氧气c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D.特定温度将人硝酸钾晶体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25.使用右边的电解水装置探索水的成分。在本实验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提高水的电导率(但氢氧化钠的质量和性质在通电前后不会改变)。将0.2克氢氧化钠溶于99.8克水中,通电。当上述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5%时,电解水的质量为A.99.5克B. 40g克C. 60g克d 6克延庆24.右图显示了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以下陈述不正确氯化铵和硫酸钠在30时溶解度相同氯化铵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硫酸钠在40的溶解度大于60d、将硫酸钠饱和溶液的温度降至50,并始终析出晶体镁粉质量/克25.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如果下面的图像中间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纵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A.溶液质量b .稀盐酸质量C.氯化镁的质量燕山山脉24.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种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逐步实现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25.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相关数据测量如下:材料ABC钟声反应前质量/克181232反应后质量/克x(未知)26212以下陈述不正确()A.反应后物质a的质量为13gb。b是反应物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54d。物质c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抚慰24.右图显示了晶体M(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两点A和B分别代表物质m的解。下列陈述或A和B之间的转换方法是错误的A.在T2,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B.当两种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晶体在a和b中沉淀。(c)a-b:首先将a冷却至t1 ,过滤,然后将滤液加热至T2D.从b到a:将m加到b,直到刚好饱和。25.在下面的四个意象中,能正确反映相应叙事关系的是学士学位A.b .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备氧气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顺义24号。下面的实验设计,可以达到的目标是25在下面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相应运算中的定量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备氧气b .向一定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c、在一定温度下,将氧化钙固体加入饱和石灰水中d、将等质量的稀盐酸加入足量的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昌平高温高温电流24.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金属钛的工业制备是将四氯化钛和熔融镁在800-900和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以一定的流量放入密闭反应器中,主要包括以下反应:二氧化钛2Cl2 C四氯化钛CO2四氯化钛2毫克2毫升2钛氯化镁以下陈述不正确A.钛在高温下很容易与氧反应。镁的熔点比铁高C.镁具有比钛更强的金属活性。反应2中产生的氯化镁可用作电解镁的原料25.以下四个坐标图分别显示了四个实验中的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