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高三一模万有引力定律汇编含答案_第1页
2015年北京高三一模万有引力定律汇编含答案_第2页
2015年北京高三一模万有引力定律汇编含答案_第3页
2015年北京高三一模万有引力定律汇编含答案_第4页
2015年北京高三一模万有引力定律汇编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海淀零模17发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场一般尽可能建在纬度较低的位置,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在该位置A地球对卫星的引力较大 B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C重力加速度较大D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2015东城零模) 17. 我国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在离地面数百公里高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考虑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神舟”飞船在运行过程中,其轨道半径将逐渐变小,但每一周仍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可近似看成是一系列半径不断减小的圆周运动。在这一系列半径不断变小的圆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飞船运动的周期变大 B. 飞船运动的角速度变大C. 飞船运动的速率变小 D. 飞船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变小 (2015海淀一模) 24(20分)AB有人设想:可以在飞船从运行轨道进入返回地球程序时,借飞船需要减速的机会,发射一个小型太空探测器,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如图所示,飞船在圆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其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k倍(k1)。当飞船通过轨道的A点时,飞船上的发射装置短暂工作,将探测器沿飞船原运动方向射出,并使探测器恰能完全脱离地球的引力范围,即到达距地球无限远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而飞船在发射探测器后沿椭圆轨道向前运动,其近地点B到地心的距离近似为地球半径R。以上过程中飞船和探测器的质量均可视为不变。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1)求飞船在轨道运动的速度大小;(2)若规定两质点相距无限远时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质点相距为r时的引力势能,式中G为引力常量。在飞船沿轨道和轨道的运动过程,其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探测器被射出后的运动过程中,其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也保持不变。求探测器刚离开飞船时的速度大小;已知飞船沿轨道运动过程中,通过A点与B点的速度大小与这两点到地心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计算结果说明为实现上述飞船和探测器的运动过程,飞船与探测器的质量之比应满足什么条件。24. (20分)(1)设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探测器质量为m,当飞船与探测器一起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的速度为v0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4分)对于地面附近的质量为m0的物体有 m0g=GMm0/R2(3分)解得: (3分)(2)设探测器被发射出时的速度为v,因其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所以探测器刚好脱离地球引力应满足 (3分)解得 : (2分)设发射探测器后飞船在A点的速度为vA,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vB, 因其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引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所以有 (3分)对于飞船发射探测器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 m)v0=mvA+ mv(1分)因飞船通过A点与B点的速度大小与这两点到地心的距离成反比,即RvB=kRvA解得:(1分) (2015西城一模23(18分)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测量天体的质量。(1)测地球的质量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比较精确地测量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他把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质量”。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求地球的质量。ABO(2)测“双星系统”的总质量所谓“双星系统”,是指在相互间引力的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个星球A和B,如图所示。已知A、B间距离为L,A、B绕O点运动的周期均为T,引力常量为G,求A、B的总质量。(3)测月球的质量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双星系统”。已知月球的公转周期为T1,月球、地球球心间的距离为L1。你还可以利用(1)、(2)中提供的信息,求月球的质量。23(18分)解:(1)设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表面某物体质量为m,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3分解得 3分(2)设A的质量为M1,A到O的距离为r1;设B的质量为M2,B到O的距离为r2。 2分 2分 又 解得 2分(3)设月球的质量为M3。由(2)可知 3分由(1)可知 解得 3分 (2015东城一模) 18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总是指向地心 B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D物体对地面压力的方向与万有引力的方向总是相同 (2015朝阳一模) 20第一宇宙速度又叫做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又叫做逃逸速度。理论分析表明,逃逸速度是环绕速度的倍,这个关系对其他天体也是成立的。有些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强大的引力把其中的物质紧紧地压在一起,它的质量非常大,半径又非常小,以致于任何物质和辐射进入其中都不能逃逸,甚至光也不能逃逸,这种天体被称为黑洞。 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太阳的半径为R,太阳的逃逸速度为。假定太阳能够收缩成半径为r的黑洞,且认为质量不变,则应大于A500BCD (2015石景山一模) 16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对轨道半径较大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一定大 B角速度一定大 C周期一定大 D动能一定大 (2015丰台一模) 15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则地球的半径为A B C. D (2015房山一模) 23. (18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求:(1)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2)若地球半径为6400km,地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试估算从地球赤道发射近地轨道卫星所需要的最低速度。根据结论你认为卫星发场选址因该遵循什么原则;(3)卫星在运动中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引力势能(引力势能实际上是卫星与地球共有的,简略地说此势能是人造卫星所具有的)。设地球的质量为M,以卫星离地球无限远处时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距离地心为r处时的引力势能 (G为引力常量)。物体在地球表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当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某一速度时,物体就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根据以上条件求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一宇宙速度之比。23、(1) 【2分】 【2分】解得: 【2分】(2)当卫星围绕地表飞行时有: 解得:v=8000m/s 【2分】赤道上的物体由于地球自转而具有的速度为500m/s 【2分】最小速度m/s 【2分】发射场应该尽量靠近赤道,发射场尽量建在高处。(答一即可) 【1分】 (3)第一宇宙速度: 解得: 【2分】当卫星脱离地球吸引时卫星势能为零,最低动能为零。由卫星发射后机械能守恒得: 解得 【2分】所以: 【1分】 (2015顺义一模) 24.(20分)天宫一号是我国研发的一个目标飞行器,目的是作为其他飞行器的接合点,是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发射升空。(1)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D,地球半径为RD,天宫一号离地面的高度为H,求: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T;(2)发射天宫一号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试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若RD=6370km,g取9.8m/s2,求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值;(3)若万有引力常量为G,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质量为m的物体距中心天体r时具有的引力势能为 (以无穷远处势能为0)求出第二宇宙速度的值;若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近似认为是圆,且不计其它星体对飞行物体的作用力,地球的公转速度为29.8km/s,求第三宇宙速度。 24.(1) G = m(RD+H)2 T = 2(RD+H)(6分)(2) G = m = mg第一宇宙速度 v = = v = = 7.9 km/s (6分)(3) 由 G = m 可得:G = mv2 若摆脱地球的约束,则有: mv22 - G = 0 可得:v2 = v = 11.2 km/s 同理: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运行的物体绕太阳做圆运动时 G = m G = m vT = 29.8 km/s 摆脱太阳的约束速度为vTxmvTx2 - G = 0 vTx = vT = 42.2 km/s由于随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物体已具有地球的公转速度29.8km/s,则只需沿太阳公转方向的速度达到 vw = vTx - vT = 12.4 km/s 即可又因为发射地球表面的物体还需摆脱地球约束的动能mv22则:发射地球表面的物体摆脱太阳约束的第三速度为v3有 mv32 = mv22 + m vw2解得: v3 = 16.7 km/s (8分) (2015延庆一模) 17.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