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7).ppt_第1页
《谈美》 (7).ppt_第2页
《谈美》 (7).ppt_第3页
《谈美》 (7).ppt_第4页
《谈美》 (7).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美,朱光潜,美的形式,1自然之美2艺术之美3形体之美4心灵之美,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美学大师经典作品精编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水一升花,三立座右铭,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著作等身,建树颇丰。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恒,是指恒心,即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恬,是指恬淡、简朴、克己持重,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诚,是指诚实、诚恳,襟怀坦白,心如明镜,不自欺,不欺人。勇,则是指勇气,志气,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朱光潜先生曾说: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朱光潜先生兴趣广泛,学过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经过比较和思索,他发现美学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同联络线索,于是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当时,他的指导老师著名的康德专家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对。他告诫朱光潜说,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朱光潜先生认真思索后,决定迎着困难上。这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朱光潜先生三次所立的座右铭,由于环境不同,侧重点自然有异。第一次,主要是确立做人求学之志;第二次,侧重点是理想、事业的抉择;第三次,在学有所成后,对自己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从朱光潜先生三立座右铭中,我们除了看到一个自我砥砺、矢志以求的形象外,难道不应该获取更多的人格力量和思想的启迪吗?,内容简介,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中学生杂志曾选刊了其中的部分篇章,同年十一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朱光潜曾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能所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受”。作者自称是“通俗讲义”。,本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含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有欣赏”。,整体感知,目录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美感产生的条件,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系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美感和相似的心理感受,七“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与自然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美与自然的关系,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艺术和游戏的相似,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艺术创作的条件,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全书总结,体悟下面句子的含义,1、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2、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3、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4、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5、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6、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7、(恋爱时)你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后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骸。你只见到精灵,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与自然8、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得好:“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做出诗文,则全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9、欣赏和创造的距离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远.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10、艺术和游戏都是臆造空中楼阁来慰情遣兴。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11、凡是文艺作品都不能拆开来看,说某一笔平凡,某一句警辟,因为完整的全体中各部分都是相依为命的。功夫虽从点睛见出,却从画龙做起。晋以后的诗和晋以后的词大半都是细节胜于总印象,聪明气和斧凿痕迹都露在外面,这的确是艺术的衰落现象。“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12、从历史看,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一部艺术史全是这些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13、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14、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鸢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