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无脊灰进展及疫苗程序调整.ppt_第1页
维持无脊灰进展及疫苗程序调整.ppt_第2页
维持无脊灰进展及疫苗程序调整.ppt_第3页
维持无脊灰进展及疫苗程序调整.ppt_第4页
维持无脊灰进展及疫苗程序调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维持无脊灰进展及疫苗程序调整,西城区疾控中心2018年6月,目录,脊髓灰质炎简介,1,脊灰流行概况及消灭脊灰进展,2,脊灰预防策略,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简介,4,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感染后多无症状,有症状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一般多感染5岁以下小儿,俗称“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病原学,脊髓灰质炎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属单链、正链核糖核酸。根据抗原不同可分为、血清型,各型间很少交叉免疫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在污水和粪便中能存活数月,冷冻条件下可保存几年,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不易被胃酸和胆汁灭活,耐乙醚和乙醇,但加热至5630分钟以上、紫外线照射1小时或在含氯0.05mg/L的水中10分钟以及甲醛、2%碘、各种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溶液、含氯石灰、高锰酸钾等均能灭活,脊髓灰质炎-流行病学,传染源: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隐性感染和轻症瘫痪型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中隐性感染者即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占90%以上,携带病毒一般为数周,此类人群难以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在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空气飞沫易感人群:人群对此病普遍易感,感染后获持久免疫力并具有型特异性。新生儿有母传抗体,出生后6个月中逐渐消失。年长儿大多经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抗体水平再度增长,故6个月以上小儿发病率逐渐增高,到5岁后又降低,到成人时多具一定免疫力,脊髓灰质炎-感染途径,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5-35天,一般9-12天临床上可表现为多种类型:无症状型(隐性感染),顿挫型,无瘫痪型,瘫痪型,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无症状型:多见,占所有感染者的90%以上。该型不出现临床症状,无法通过临床表现诊断。但从咽部分泌物及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间隔2-4周的血清中可检测出特异性中和抗体4倍增长方可确诊。顿挫型:该型占4%-8%,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咽部不适,咽部淋巴组织充血、水肿;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等;以及流感样症状。上述症状持续1-3天可逐渐恢复。该型经病毒分离及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变化方可诊断。一般不伴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无瘫痪型:和顿挫型相比,主要为脑膜刺激征的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病毒性脑膜炎性改变。患者可表现为头痛、背痛、呕吐和颈背部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但其临床表现较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脑膜炎难以鉴别,需经病毒学及血清学确诊。此外全身症状也较顿挫型为重。,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瘫痪型:分为以下5期1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多汗,可伴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2瘫痪前期:可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在症状消失后1-6天出现体温再次上升,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或嗜睡,感觉过敏,肢体强直灼痛。可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面色潮红、多汗、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表现。后期可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3瘫痪期:通常于起病后3-10天出现肢体瘫痪,多于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前可有肌力减弱,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并逐渐加重。无感觉障碍,瘫痪早期可伴发热和肌痛,多数患者体温下降后瘫痪就不再发展,可分为以下几型:脊髓型:最常见,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不对称,腱反射消失,肌张力减弱,因病变多在颈、腰部脊髓,故四肢瘫痪,尤以下肢居多。近端肌群较远端肌群受累重,出现早。躯干肌群瘫痪时头不能直立,颈背无力,不能坐起和翻身。颈胸部脊髓病变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而影响呼吸运动,表现为呼吸浅速,咳嗽无力等。延髓型:即球麻痹型,系延髓和脑桥受损所致。呼吸中枢受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血管运动中枢受损时可有血压和脉率变化乃至循坏衰竭。脑神经受损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面神经及第对脑神经损伤多见。脑型:少见。表现为高热、头痛、烦躁、惊厥或嗜睡,可有神志改变。混合型:以上几种同时存在。,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4恢复期:瘫痪通常从远端肌群开始恢复,持续数周及数月,轻型病例1-3个月内可基本恢复,重者需6-1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5后遗症期:瘫痪1-2年后仍不恢复为后遗症。若不积极治疗,则长期瘫痪的肢体可发生肌肉萎缩,肢体畸形。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感染后25-35年发生进行性神经肌肉软弱,肌肉萎缩、疼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脊灰流行概况,两国与我国毗邻我国输入型脊灰风险始终存在,全球消灭脊灰进程,全球消灭脊灰进程,脊灰预防策略,tOPV,脊灰三价口服活疫苗,可以预防、型脊灰病毒,bOPV,脊灰二价口服活疫苗,可以预防、型脊灰病毒,IPV,脊灰灭活疫苗,可以预防、型脊灰病毒,是一种注射剂型的疫苗,糖丸,滴剂疫苗,针剂疫苗,体液及肠道免疫口服,方便在流行期使用,迅速产生抗体感染肠道,阻断病毒扩散经济终身免疫,优,活疫苗,偶见VAPP子代病毒可拨散给接触者在热带地区人群抗体反应率低,某些地区即使反复免疫也无效对免疫缺陷者有影响,劣,脊灰预防策略-OPV,防止VAPP/VDPV维持人群免疫力可以和其他疫苗制成联合疫苗,优,预防接种执行能力缺乏IPV在热带发展中国家阻断脊灰病毒/VDPV传播数据IPV生产供应量价格成本/公平性/伦理(进口)使用polio野病毒毒种带来的潜在危险,劣,脊灰预防策略-IPV,脊灰预防策略,北京市目前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脊灰预防策略,口服剂型,、型免疫,针对全程接种IPV或五联疫苗的儿童,推荐接种全程有口服疫苗接种(4岁加强),建立肠道免疫,保护效果完善,针对只接种bOPV的儿童,务必进行IPV的补种或接种,保证对、血清型均有免疫,脊灰预防策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flaccidparalysis,AFP)定义急性发病下运动神经元瘫(单肢瘫、截瘫、四肢瘫):肢体无力+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征(Babinski征)阴性AFP监测范围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成人脊灰疑似病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急性起病,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下降,肌张力减低,AFP,急性弛缓性麻痹(AFP),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神经根炎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丛炎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急性多发性肌炎肉毒中毒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短暂性肢体麻痹,AFP病例监测是症状监测:1、符合AFP症状,临床诊断属于这14种疾病,必须报2、不局限于这14种疾病,只要符合AFP症状,均应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报告,电话和网络双报告制度1、电话报告2、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大疫情中AFP专网),疫情报告责任人,医疗机构所属CDC,居住地/暂住地CDC,市CDC,12小时内,立即,立即,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监测,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