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2)_第1页
答谢中书书(2)_第2页
答谢中书书(2)_第3页
答谢中书书(2)_第4页
答谢中书书(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写景小品文,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2、背诵、默写课文,4、掌握常用文言实词,理解课文大意。,3、了解以声衬静、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运用。,解题,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分完美。,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作者简介,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全文仅68字),美文诵读,(1)自读读准。,(2)范读读通。,(3)译读读懂。,(4)诵读读熟。,交辉四时俱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交相辉映,四季,都,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竞:竞相,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没有人能置身这秀美的山水之中。与:参与。,康乐: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18岁时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批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第一个以山水作为诗歌主要描写对象的诗人。他的诗歌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歌的形成。因此赢得了中国山水诗派开山鼻祖的称号。,【译文】山川的秀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赏谈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猿猴的长啸,鸟雀的鸣叫此起彼伏;傍晚夕阳将落的时候,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合作探究,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课文理解,写作思路:,古来共谈山川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静景),(动景),美,自康乐以来,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仰视),(俯视),(平视),总领,写景,抒怀,本文美在哪里?,欣赏美点,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