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1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2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3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4页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水排水管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watersupplyandseweragepipelinesGB 50268-97战斗机编辑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 1 9 9 8年5月1日宣布实施1997-10-051998-05-01关于公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7279号按照国家计委会计综合1990160号文的要求,建设部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由有关部门审核。 现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作为强制国家标准予以承认,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建设部管理,具体说明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分配研究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0月5日制作说明本规范按照国家规划委员会会计综合1990160号和建设部(90 )建标技术字第9号要求,由我部城市建设司主管,北京市市政工程局编辑,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西安市水道公司、天津市水道公司、天津市水道公司、武汉市水道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铁道部第4工程局、冶金部包冶金建筑在本规范编制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各地区供水排水管道工程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标准,广泛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请有关部门专家进行信审,在信审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了检定会议。 最后,我部与有关部门合作审查稿件。 本规范是首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部门将工程实践与科研相结合,认真总结经验,注意资料的积累。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请将意见和相关资料寄往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路17号,邮政编码),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6月24日第一章总则1.0.1为加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约材料,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工业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和检测。1.0.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应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施工。 要改变设计,必须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1.0.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管材、管道附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具有发货资格。 用于生活饮用水的管道,材质不得污染水质。1.0.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爆、环境和文物保护等有关规定。1.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和检测除了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目前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施工准备2.0.1供水排水管路工程施工前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施工部门发现施工图有误的,应当向设计部门提出变更设计的要求。2.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管道沿线的以下情况和资料2.0.2.1现场地形、地形、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情况2.0.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2.0.2.3气象资料2.0.2.4工程用地、交通运输及排水条件2.0.2.5施工供水、供电条件2.0.2.6工程材料、工程机械供应条件2.0.2.7在地表水水域或岸边施工,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和航运资料。 在寒冷地区施工时,要掌握地表水冻结和流冰的资料2.0.2.8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的其他情况和资料相结合。2.0.3给水排水管路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布局、施工方法、材料、主要机械设备供应、施工质量、安全、工期、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计划、施工总平面图以及保护周围环境的措施等。 对于主要施工方法,应单独制定施工设计。2.0.4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2.0.4.1施工前,建设部门应组织有关部门向现场递桩2.0.4.2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易于观测、牢固,采取保护措施。开槽敷设管道沿线的临时水准点不应小于每200米一个2.0.4.3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可经过研究使用,应经常加以验证2.0.4.4已经与配管、构筑物等本工程相连的平面位置和海拔,在开工前必须进行校正。2.0.4.5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5的规定。施工测量允许偏差表2.0.5注:1.L以水准测量闭合跑道的长度(km )2.n是电平或导线测量的站点数。第三章沟的挖掘与回填3.1施工排水3.1.1施工排水应编制施工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3.1.1.1排水量的计算3.1.1.2排水方法的选择3.1.1.3排水系统的平面和垂直配置、观测系统的平面配置及抽水机械的选型和数量3.1.1.4排水井结构、井点系统组合与结构、排水管渠结构、截面与坡度3.1.1.5电渗排水所采用的设施和电极。3.1.2施工排水系统排出的水输送至扬水影响半径范围外,不得影响交通,不得破坏道路、农田、河岸及其他构筑物。3.1.3施工排水中不得断续排水,应始终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 配管无耐上浮条件时,请勿停止排水。3.1.4施工排水抽水完毕后,排水井及拔井点管中残留的洞泄漏时,应立即用砂、石等材料填埋的地下水静水位以上的部分可以用粘土填埋。3.1.5冬季施工时,排水系统的管路应采取防冻措施,停止吸引后应立即打开进出泵本体及水管内的贮水。3.1.6采用明沟排水工程时,排水井应配置在沟的范围外,其间隔不得超过150m。3.1.7在挖掘地下水水位以下的土壤之前,必须建造排水井。3.1.8排水井井壁应支护,土层稳定,井深在1.2m以下时不支护。3.1.9排水井在细砂、粉砂或轻亚粘土等土层中,应采取过滤或封闭措施。 封底后井底标高不得低于沟底且低于1.2m。3.1.10随着沟槽的挖掘,降低沟槽的挖掘和深度。 排水沟的深度不得小于0.3m。3.1.11沟挖至设计海拔后应采用盲槽排水。 盲槽排水不满足排水量要求时,最好在排水槽内埋设管径150200mm的排水管。 请在排水管的连接口留下狭缝。 排水管的两侧和上部应用鹅卵石或碎石回填。3.1.12排水管、盲槽及排水井的结构配置和排水情况应作为施工记录。3.1.13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水位低于沟底面,低于沟底面0.5m。3.1.14井点孔的直径必须是井点管外径和管外过滤层厚度的两倍。 滤层厚度优选为1015cm。 井坑必须垂直一直以来,其深度必须大于井点管所需的深度,超深部分必须用过滤器回填。3.1.15井点管的安装请保持中央,垂直。 填充过滤器时,请暂时堵塞井点喷嘴。 过滤材料必须沿井点管周围均匀注入的灌溉高度必须高于地下水的静水位。3.1.16安装井点管后可单井或组合抽水。 根据试验抽水的结果,可以调整井点设计。3.1.17轻井点的集水箱底面和泵座的高度应尽量降低。 过滤管顶管标高优选井管部的设计动作水位以下为0.5m以上。3.1.18井壁管长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井点管安装标高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3.2挖沟3.2.1配管槽底部的挖掘宽度优选用下式计算B=D1 2(b1 b2 b3) (3.2.1)式中: B配管槽底部的挖掘宽度(mm )D1管结构的外缘宽度(mm )b1管侧的工作面宽度(mm )可按照表3.2.1采用b2管侧的支承厚度优选为150200mmb3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制混凝土管侧模板的厚度(mm )。配管侧的工作面宽度(mm )表3.2.1管结构外缘宽度D1配管侧作业面宽度b1管道(金属制品除外)。 )金属管子D1500400300500 D110005004001000D115006006001500 D1000800800注:1.槽底需要排水沟时,请适当增加工作面宽度b12 .配管上有现场施工防水层时,一侧作业面的宽度为800mm。3.2.2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底面高程,挖掘深度在5m以内不支持边坡的,沟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3.2.2的规定。深度5m以内的沟边坡的最陡坡度表3.2.2土壤种类边坡坡度(高度:宽度)坡地无负荷坡顶上有静负荷坡顶有动负荷中等泥沙1: 1.001: 1.251: 1.50中密碎石系土(填充物为泥沙)1: 0.751: 1.001: 1.25坚硬柔软的粘土1: 0.671: 0.751: 1.00中密碎石系土(填充物为粘性土)1: 0.501: 0.671: 0.75硬粘土粘土粘土1: 0.331: 0.501: 0.67黄土1: 0.101: 0.251: 0.33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 1.00-是-是注:1.有成熟施工经验,不得受本表限制2 .在软弱沟坡面上必须设置静载荷和动载荷时,要验证土的承载力和边坡的稳定性计算。3.2.3开槽深度大时,应合理确定开层深度,并符合以下规定3.2.3.1人工挖沟槽深度超过3m时,应逐层挖,每层深度不得超过2m3.2.3.2人工挖掘多层沟槽的层间保护宽度放坡槽请不要小于0.8m,直槽请不要小0.5m,安装井点设备时请勿低于1.5m3.2.3.3机械挖沟时,沟层深度应由机械性能决定。3.2.4在沟槽两侧暂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负荷时,应当满足以下规定3.2.4.1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3.2.4.2消火栓、管道闸阀、雨口、测量标志及各种地下管道井盖不得填埋妨碍其正常使用3.2.4.3人工挖沟时,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 此外,离沟缘不得超过0.8m。3.2.5使用坡度板控制槽底高程和坡度时,应符合以下规定3.2.5.1梯度板应用具有一定刚性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作,其设置牢固3.2.5.2平面上有直线配管,坡度板的设置间隔不得超过20m。 曲线配管的坡度板间隔对应在加密、井室位置、变坡点,应增设梯度板3.2.5.3坡度板距沟底的高度不得大于3m。3.2.6发现挖沟建设的地下各类设施和文物,应采取保护措施及时通知有关机构处理。3.2.7沟的钻井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3.2.7.1处理自然地基和地基符合设计要求3.2.7.2沟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