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电与磁》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电与磁》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电与磁》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电与磁》单元检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电与磁》单元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学物理9年级第20章电与磁单元考试问题名称: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班级: _ _ _ _ _ _ _ _ _ _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a )所示,在新的手电筒中,向图中箭头的方向前后摆动时,灯泡会发光。 图(b )的4个实验中能够说明上述现象的是a.a乙组联赛c.d.2 .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登月船在月球上着陆,完成了人类首次到达地球外天体的壮举。 图中显示了宇航员到达月球,在船外工作的照片a .登月船月球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b .登月船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上受到的重力c .舱外航天员之间的对话需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主要原因是月球无空气,真空无声d .在舱外与航天员对话需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主要原因是太空噪声过大3 .图中各实验现象明确的原理和法则以及与其对应的应用技术之所以错误a .甲图所示的法则是电流的磁效应,铃声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发挥作用b .乙图所示的法则是,电磁铁的磁力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系,向麦克风说话时线圈会振动,根据这个原理制作出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可动线圈式麦克风。c .丙图所示的法则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d .丁图所公开的规则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电动机是基于此原理制作的4 .如图所示,在与下述电和磁实验有关的装置图中,能够应用于发电机的原理的是()a.a乙组联赛c.d.5 .以下实验装置能探测到电磁感应现象a.a乙组联赛c.d.6 .理解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像科学家一样学习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以下记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b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 .伽利略准确测量大气压值d汤姆森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电子7 .关于图那样的4张图,以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甲图中,风中伞之所以“容易翻转”,是因为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力小b .乙图显示两个按压的铅块可以吊钩,分子间有引力作用c .在丙图中,导线一接触电源,小磁针就会偏转,表示能够发电d .在丁图中,说明了带电体与检电器接触后,检电器的金属箔打开角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8 .关于感磁线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磁感应线实际存在b .磁敏线上任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c .磁感应线从s极出发,返回n极d .磁敏线的方向是小磁针s非常受力的方向9 .关于以下电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玩具电动汽车马达启动时,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b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造的c .闭合电路的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d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仅与电流方向有关10 .新型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当交流电流通过充电座线圈时线圈产生磁场,带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接近该磁场时产生电流,通过“磁力发电”实现充电。 以下装置也利用“磁力发电”的原理工作a .可动环式麦克风b .扬声器c .电气杠杆d .电磁起重机如图所示,在与电磁现象相关实验装置图中,以下的分析是正确的a .图甲装置研究磁场对磁针的作用b .图乙装置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c .图c .图c装置研究磁铁具有南北性d .图丁装置现象是制造发电机的原理二、多选题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8V、电压表范围为“03V”、电流表范围为“00.6A”、滑动电阻器为“20 1A”,小灯泡显示为“6V 3W”,在闭合开关不破坏电路元件的条件下,以下表现正确a .当电压显示数变大时,电流显示数也变大b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电阻器和小灯泡的功率比为1:3c .滑动电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为1V3Vd .滑动电阻器的允许访问电路的电阻值范围为4-7.213 .在探究中经常遇到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情况,我们需要进行优化改进,以下措施是合理的()a .探讨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选择硬度小的海绵b .在探索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有木块的平面应该选择光滑的材料c .探测电流的热效应时,用煤油代替纯水作为加热液体d .探索电机的旋转原理时,轨道上的金属棒选择轻量中空铝棒14 .粗糙程度在同一水平,用手按压木块,将轻量弹簧向右压缩到图甲所示的位置,松开手后,木块最终静止在图b所示的位置。 下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在弹簧复原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b .说明木块离开弹簧后,最终停止,需要维持物体运动的力量c .木块离开弹簧进行减速运动期间,对水平方向木块的阻力不变d .在图b中,木块受到的支撑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5 .一个同学用水平的力量停在水平的地面上的车没有动。 此时a .人的转向架的力和车承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人的转向架的力和车对人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人推车的力量大小小于地面抵抗汽车的力量d .人推车的力量大小等于汽车的阻力16 .在以下实验中用于研究电流产生磁场的是()a.a乙组联赛c.d.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科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的记述是正确的a .沈含首先记述了“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不重合”现象b .伽利略首先通过棱镜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c .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 .牛顿首次在理想的实验中发现“力量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三、填空问题18 .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树块浮在水面上,沿着虚线切下下部分,其馀部分为_ (选择“浮”“下沉”“静止”)。四、实验问题19 .回顾实验和探索(完整填写以下实验报告的空缺部分)。(1)探讨电磁铁磁力强弱的影响因素.(2)探索电磁感应现象.20 .如图甲所示,是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1)闭合开关,使导体AB向水平方向左右移动,观察灵敏度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使导体AB从图示的位置向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时,读出电流表的指针_ (偏转/非偏转) .(2)利用该装置探索感应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和切断感应线的方向之间的关系,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在上述4次实验中,比较_的2次实验可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系,比较_ _ _ _ _的2次实验可知,磁场的方向和感应线的方向同时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3)在探索中,说明导体AB电平向左(或右)缓慢运动时,被发现灵敏度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角度小的导体AB的水平向左(或右)快速运动时,灵敏度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角度大,感应电流的大小与_有关。(4)如图b所示,用实验室使用的手摇动发电机模型,把小电灯变成灵敏度电流表,慢慢摇动方向盘,观察灵敏度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 这表明该发电机模型产生的电为_ (交流/直流)。21 .在探索“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特征”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实验时:(1)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通过观察.(2)如图所示,在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小磁针的分布状态下,观察到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_的磁场相似。(3)为了探讨影响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主要原因,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之外,还需要_。 开关s变为“1”时,将电流计的显示数设为I,将开关s从“1”变为“2”,接下来的操作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从而能够调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与圈数的关系。五、计算问题22 .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变化剧烈的软磁铁图甲是中国科技馆的探索和发现厅的“善变的软磁体”的展品,体验者感觉到图乙那样的软磁体a慢慢地向永久磁体b移动(永久磁体的右端是n极),同性的软磁体和固定的永久磁体的排斥力越来越大,推进越来越困难。 但是,当软磁性磁铁接近永久磁铁,两者接近一定距离时,两个磁铁间的排斥力突然变成了吸引力。 这个展品让观众体验到了软磁铁和永久磁铁之间同性吸附的奇妙特性。磁铁一般分为软磁性磁铁和硬磁性磁铁。 柔软是指这些材料容易磁化,磁性“柔软”。 一般情况下,软磁体也显示出硬磁体中-永久磁体的正常特性,但是一般的永久磁体非常接近软磁体的前端,软磁体的磁矩的方向发生变化,两者的排斥力急剧地变化为吸引力。 软磁性材料容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通过敲击和加热容易消磁。 广泛应用于电磁铁、变压器、电机铁心等电气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停电后磁力消失。我就以上内容进行回答(1)开始体验时,被实验者缓慢地用力按压软磁体时,永久磁铁b和软磁体a之间有反弹的情况下,以下的说法是正确的。 _ (选择选项之前的字符)。A.B对a的斥力和受试者对a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B对a的斥力和a对受试者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B对a的斥力和受试者对a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B对a的斥力和a对b的斥力是一对平衡力(2)在图b中,当永久磁铁b与软磁铁a相斥时,软磁铁左端为_ _ _ _ _ _极,当它们接近一定距离时,两磁铁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吸引时,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