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体温计可以放在开水中高温消毒2 .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A水正在慢慢地结冰B寒冬,窗户玻璃上有“冰花”C用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3 . 小杨学了“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B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C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实像一定可以用光屏承接4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大象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C声音由空气传播到水中后,声音传播的速度会变大D声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5 . 小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12月6曰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以下估测正确的是A小明的质量大约为500kgB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C当天小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1500mD步行后小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6 .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7 . 下列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B小女孩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C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并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D在漫反射中,不是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 对于一个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小C该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该物体的速度不随路程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二、填空题9 . 一个人的身高是176109_(填合适的单位),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_g/cm3。10 . 某同学身高1.8米,站在平面镜前1.5米处,则他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米,像高_米。11 . (1)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量,可用做空调中的制冷物质如图空调制冷原理图中,环戊烷在管道里按照箭头所示方向循环流动首先,气态的环戊烷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室外的热交换器1,在这里_并_热量;环戊烷“挤”过非常细的管道后流入室内交换器2,在这里_并_热量这样周而复始,把热从室内“搬到”室外(2)根据空调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空调中制冷物质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_ A沸点低B熔点低C沸点高D熔点高12 . “镜花水月”是光的_现象,“坐井观天”说明了_的道理。13 .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当烛焰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14 . 小丽是一位阳光女孩,她爱读书,翻阅书页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产生的;她爱民族乐器,在学校演奏古筝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她爱运动,晨跑时看到汉江水面上薄雾升腾美如仙境,这里雾的形成是_现象(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15 . 云南的旅游景区较多,在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_,游客听到导游讲解的声音是通过_传入人耳16 . 凸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对光线有_作用;凹透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_,对光线有_作用。17 . 小蒋同学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健康体质测试,身高为162.00_(填写长度单位)18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当入射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将逆着原来_的方向反射出去。三、实验题19 . 下图是测量小金属块A密度实验,如果量筒中无金属块A时,液体体积为60ml,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是天平未平衡时的情况,要使天平平衡,螺母应往什么方向移动,为什么?_(2)由图可以看出,小金属块的质量为:_g;(3)小金属块的体积是:_mL;(4)计算小金属块的密度。_20 . 看图做题(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示数是_(2)如图乙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_cm,分度值是_mm(3)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4)如图丁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_kWh;接在这种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_转21 . 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_分钟(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盐水的凝固点为_由此证明了小明的猜想是_(选填“正确”、“错误”)的,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原因是:在雪上撒盐可以_(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2 .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的关系。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与蜡烛A的像_重合,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是_(选填“实”或“虚”)像。(4)小阳同学测出某次前面高为8cm的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为10cm,则此时镜中的像离前面蜡烛距离为_cm;接下来,他将前面蜡烛靠近平面镜6cm,此时镜中的像高_cm。(不考虑蜡烛烧短)23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置在光具座上,如图,并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的3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的清晰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举出一个例子即可)(3)小明对凸透镜成像作了进一步的探究,他将自己的近视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结果发现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四、计算题24 . 汽车的前方有一峭壁,车在不同位置和下列两种情况下对着峭壁鸣喇叭,都是秒钟听到回声,求喇叭发声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各是多少?( )车向峭壁匀速行驶的速度为米/秒( )车静止不动,吹向峭壁的风速为米/秒(声速取米/秒)25 . 一个平底容器的质量为0.2千克,底面积为1102m2.在容器中装入0.8千克的酒精,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求:(1)酒精的体积V;(2)装入酒精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3)装入酒精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酒精的密度=0.8103kg/m3)26 .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6kg,边长为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线挂在轻质杠杆A点处,在B点施加与杠杆垂直的力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取求:合金块的重力;合金块的密度;拉力的大小五、作图题27 . 按下列要求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