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B广角观后镜C教学投影仪D海市蜃楼2 . 某物体运动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和B和C和D和3 . 如图所示,木块丙、丁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如图是两木块运动情况的st或vt图像,可知图正确的是( )ABCD4 .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树荫下圆形光斑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倒影”5 .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错误带来的影响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工具带来的误差C错误一定是人为造成的,误差一定是工具造成的D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错误,但不可以避免误差6 . 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7 .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自行车的刹车装一块橡皮B汽车轮胎表面有凹凸的花纹C登山时要穿防滑鞋D给轮滑鞋的转轴加润滑油8 .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9,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5:3B8:9C2:3D3:29 . 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 )A初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为80cm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D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00cm/s10 . 关于测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绝对避免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记录测量结果时,所用的单位不同,不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大小D测量长度要有估计数字,估计的位数越多,误差就越小11 . 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中说法错误的是A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B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乐器种类,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2 . 小致对厨房中一些物品所涉及的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满瓶酱油的质量约为600kgB自来水的温度约为90C空调的功率大约为l00WD餐桌的高度约为80cm13 .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彩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C近视眼需用凹透镜制成的镜片进行矫正D人在岸上观察到水中的鱼是实像14 . 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以下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渔船靠岸时,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渔船具有惯性;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15 . 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来探测鱼群B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C利用超声波排出体内结石D利用次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痕16 . 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从楼上阳台掉下的砖头B草坪上滚动的球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D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二、填空题17 . 县城的河岸改造,花溪河岸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形成的。18 .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木块的长度为_cm。19 . 如左下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声音是由管内_振动产生,改变试管内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发生改变20 .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反射角大小是_,某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他的距离为_m21 . 夏天当你站在水池边,看着清澈见底、深度不过齐腰的水时,千万不要贸然下去,以免发生危险。这是由于光从_中向_中传播时发生折射,使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_(深/浅)。22 .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_;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_运动23 . 36mm_dm,900 s_min三、实验题24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_作为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的位置。如图所示,小玲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烛焰像,小玲应调节光屏向_移动 (选填“左”或“右), .最终所成的像是_的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25 . 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示意图。(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亮的激光,可清晰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之所以能够看清光路是利用了光的_知识。(2)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_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产生的。(3)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原来的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_。A两个亮点都向上B两个亮点都向下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4)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结合图乙说明,应进行的操作是_,注意观察的现象是_。26 . 小车平均速度的测量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同学们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数据表格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路程_时间_分析论证(1)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方法.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_m/s.(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拓展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写出一种即可).27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四、计算题28 . “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知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分钟,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海最快要用几分钟?29 . 怡雅中学初二物理组准备前往中雅进行教学交流,如手机导航所示,在时间少的方案中显示两校相距16km,从怡雅到中雅驾车所需时间36min,请回答以下问题:(1) 16km=_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按导航数据计算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km/h?_(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3)以第(2) 问中的速度匀速行驶1.5h, 通过的路程为多少km?_30 . 下表为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的C13次和V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车次到、发站时间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C13到站时间16:1120:117:40发车时间14:4016:1620:23V14到站时间9:307:233:14发车时间7:283:2615:30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趟车,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 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整数)(1)C13、V14次列车发车时间差为_(2)C13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_?(3)中途C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_?五、作图题31 . 在图中入射光线AO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大致方向.32 .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课程毕业总结
- 地埋式箱泵施工方案
- 2026届内蒙古磴口县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中介月度工作总结
- 2026届九江市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度河北省正定县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形体矫正培训课件
- 沥青摊铺安全规范
- 山东省济南市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企业工作总结培训
- 人民英雄纪念碑简介
- 北师大版物态及其变化知识归纳超精细
- 1530安全警示教育记录
- 大疱性类天疱疮护理
- 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2023年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课件
- 培训师的核心技能-讲义课件
- 苏教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 国内各地大厦宾馆饭店酒店用电负荷仅供参考
- 娱乐场所申请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