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最美丽的灯光秀-萤火虫,专业:13园林姓名:张娅,.,2,目录,一、简介二、生态学特征三、生活习性四、萤火虫分类五、发光原理六、萤火虫逐渐消失原因七、萤火虫的经济价值相关知识参考资料,.,3,一、简介,萤火虫(英文:Firefly)又名夜光、景天、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4,二、生态学特征,体型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黄绿色荧光。,.,5,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翅,身体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6,全世界萤火虫有两千多种,大多于夏季在河边,池边,农田出现,活动范围一般不会离开水源。雄性萤火虫较为活跃,主动四处飞来吸引异性;雌性停在叶上等候发出讯号在萤火虫体内有一种磷化物-发光质,经发光酵素作用,会引起一连串化学反应,它发出的能量只有约1成多转为热能,其余多变作光能,其光称为冷光。常见萤火虫的光色有黄色和绿色。有时也为红光或橙红色,颜色不同是因为荧光素酶的立体构造不同,与发光体结合紧密就发绿光,反之则是红色或橙红色的荧光。雄萤腹部有2节发光,雌只有1节。亮灯是耗能活动,不会整晚发亮,一般只维持2至3小时。成虫寿命一般只有5天至2星期,这段时间主要为交尾繁殖下一代。在日落后1小时后萤火虫非常活跃,争取时间互相追求。雄虫会在二十秒中或快或慢闪动亮光,等二十秒,再次发出讯号,耐心等待雌虫的一次强光回应,当没有反应,雄虫会飞往别处。,.,7,萤火虫是一种躯体翅鞘柔软、完全变态的甲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目前已知的萤火虫种类,其幼虫都会发光,一般幼虫的发光器位于第八腹节的两侧,在夜间活动时发光。至于成虫会不会发光,则要视种类而定;例如弩萤属(Drilaster)的萤火虫,虽然幼虫会发光,但是雌雄成虫都不会发光。,.,8,三、生活习性,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多栖于遮蔽度高,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的地方,水栖萤火虫则对环境要求更高,水不能被污染,不能灯光污染。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幼虫一般需要6次蜕变后才进入蛹阶段。幼虫喜吃螺类和甲壳类动物,捕捉猎物后会先麻醉再将消化液注入其身体,将肉分解。,.,9,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10,成虫仅进食一些露水或花粉和蜗牛肉。当萤火虫要生产时就会找蜗牛壳寄居在里面,并且以毫无防御能力的蜗牛为食。它们是标准的捕食昆虫。,.,11,四、萤火虫分类,1.水生萤火虫如:黄缘萤,条背萤,雷氏黄萤等,.,12,2.陆生萤火虫,如:山窗萤,窗胸萤等,.,13,3.半水生萤火虫如:鹿野氏红翅萤,.,14,五、发光原理,萤火虫的发光器内有一种发光细胞,发光细胞内有一种含鳞的化学物质,称为萤光素。萤火虫的发光,简单来说,是荧光素在催化下发生的一连串复杂生化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不同的萤火虫光芒持续的时间不同,有的不到一秒钟,有的可以维持好几分钟。,.,15,至于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早期学者提出的假设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功能;但是除了求偶、沟通之外,其它功能只是科学家观察的结果,或只是臆测。直到近几年,才有学者验证了警示说: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16,六、萤火虫逐渐消失的原因,萤火虫近年来都市化及土地开发对萤火虫的栖地及生态都造成相当大的冲击;久而久之,萤火虫的数量因而逐渐下降,而造成萤火虫逐渐消失的原因不外乎下列因素:1.栖地遭到破坏,栖地环境的稳定是萤火虫赖以生存的根本。2.人类大量开发土地,改变或破坏原本萤火虫所栖息的环境,使得萤火虫的族群大大的减少。3.农药、化学药剂污染4.人类把大量的生活废水排入江河中。,.,17,人工复育萤火虫由于城市进程的加快,环境的污染,萤火虫这种美丽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昆虫离人们渐行渐远渐,即便是乡下也难觅它的踪影,为了让萤火虫再次飞舞起来,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均出现了不少的保育培育萤火虫的机构,这样不仅带动了以萤火虫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也让往昔逐渐消失的萤火虫又频频出线在人们的视野中了。在中国近几年也陆续出现了以爱琴海萤火虫培育中心为代表的民间萤火虫培育团体,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培育出常见的陆生水生品种,爱琴海萤火虫的温室反季养殖技术更是大大缩短了萤火虫幼虫的生长周期,让其在冬天也能成长,冬天也能看到熠熠生辉的萤火虫幼虫和成虫哦。萤火虫的人工饲养让更多的大小朋友能零距离接触到大自然久违的精灵!,.,18,七、萤火虫的经济价值,(一)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1.专家指出,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换句话说,如果萤火虫在地球上消失了,足以证明生态环境已经十分恶劣。2.萤火虫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生物指标,通过引导从而让孩子知道现如今萤火虫逐渐消失的原因,认知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参与到萤火虫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19,(二)农作物害虫的主要天敌,事实上,除了“萤囊映雪”的佳话,“夜光流萤”的诗意,萤火虫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价值。“人们比较重视害虫的防治,萤火虫是一种益虫,反而很难引起重视。”据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萤火虫的博士付新华介绍,萤火虫的幼虫以捕食蜗牛、螺类等动物为主,是这些农作物害虫的主要天敌。,.,20,(三)萤火虫被部分国家和地区纳入生态旅游点的开发,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萤火虫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部分国家和地区投入了萤火虫生态旅游点的开发。,.,21,(四)萤火虫荧光素酶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防治污染等多个方面,它可以检测生物物质、分析流体中的微生物污染、评估细胞活性等。在医疗上,可以检测病毒和细菌感染疾病的治愈情况,还可以在动物模型上检测肿瘤的增值和衰退情况等。另外,荧光素酶基因可以用于研究活细胞和组织中的基因,把荧光素酶和高敏CCD相机结合,还能获取动植物细胞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胚胎发育及生理调节不同阶段的信息。此外,荧光素酶作为环境污染的生物传感器,能成功地监测砷、汞、铅、苯酚等农用化学品的污染。,.,22,(五)萤火虫的药用功效,【采集】夏、秋间捕捉。【性味】本经:味辛,微温。别录: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功用主治-萤火的功效】本经:主明目,小儿火疮伤,热气。药性论:治青盲。【选方】治劳伤肝气,目暗:萤火虫二七枚,用鲤鱼胆二枚,纳萤火虫于胆中,阴干百日,捣罗为末。每用少许点之。(圣惠方),.,23,(六)萤火虫形状做成的各种艺术品,.,24,相关知识,相关典故在晋朝时,有家贫学子车胤,他酷爱学习。每到夏天,为了省下点灯的油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多孔的囊内,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蜡烛。他利用萤火虫光刻苦学习最后官拜吏部尚书,成为了一位有大学问的人。,.,25,相关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月黑见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市青山湖区2025年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难点详解公务员考试《常识》章节测评试题
- 研学基地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方案
- 光伏技术前沿研究-洞察及研究
- 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建设与管理方案
- 难点解析-公务员考试《常识》专题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内江市市中区卫生健康局内江市市中区精神病医院招聘员额专业技术人员的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农业节水灌溉设备供货合同
- 数字生命哲学基础-洞察及研究
- 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洞察及研究
- 安庆汇辰药业有限公司高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
- 河道修防工高级工试题
- 女性生殖脏器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 GB/T 9258.1-2000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
- GB/T 4458.3-2013机械制图轴测图
- GB/T 311.2-2013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
-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13890-2008天然石材术语
-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策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