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三次阶段性测试)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三次阶段性测试)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三次阶段性测试)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三次阶段性测试)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三次阶段性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三次阶段性测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2 . 小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物体的厚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A180.0mmB18.0cmC0.18dmD1.80dm3 . 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的是( )A大地回春,冰熔雪化B夜幕降临,草叶上形成露珠C水沸腾时,壶嘴形成“白气”D深秋时节,树枝上形成“霜”4 . 已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登陆月球,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A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B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5 . 如图所示,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有一光屏,此时光屏和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d,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近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判断 ( )Ad一定小于fBd 一定大于2fCd一定大于f,小于2f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6 . 在如图的情景中,如果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8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以及光屏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将光屏左移,像变小B将光屏右移,像变小C将光屏左移,像变大D将光屏右移,像变大7 . 在一张硬纸上挖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正对太阳,那么在地面上看到的光斑是A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虚像B是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8 .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 )A入射角增加20,则反射角也增加20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D入射角为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9 . 下列现象中,属凝华过程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B寒冬清晨树叶上凝结寒霜C夏天清晨小草上形成露珠D蜡烛燃烧“烛泪”流淌10 . 下列估测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成年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C人的拇指宽约为10mD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11 . 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都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ABCD只有12 . 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能看到立体效果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摄像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13 . 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二、填空题14 . 在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等介质时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且折射角和入射角这两个角中,总是在空气中的角较_15 .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因_而产生较大的噪声人们在它周围装有很多小孔的吸音棉,这是在_减少噪声的当声音传进小孔,就会由于摩擦而被减弱16 .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_立放大的_像.17 . 如图是医生给朱瑞测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人的体温是_三、实验题18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承接到像。(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5)有同学发现在做图中实验时,风吹烛焰向左晃动,光屏上“烛焰尖部”的像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移动,“烛焰尖部”的像又会变清晰。19 . 小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两个实验,如图所示。对比两图,你有什么发现?_。根据这两幅图,请你提出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_。20 . 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_(填“正立”或“倒立”)、_(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_;(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3)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_(“增强”、“不变”或“减弱”)。21 . 小明的书桌放在南窗边,冬日的暖阳斜射在书桌玻璃台板上,在房间竖直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一块规则的光斑有一次他将一支铅笔放在玻璃圆镜正上方约 10 厘米处,墙上光斑中出现了两个黑色的阴影,小明在思考:(1)光斑的形成是因为_,影子的形成是由于_造成的(2)为什么墙上有两个黑影呢?小明进行了探究,如图甲和乙所示,当笔放在玻璃圆镜上时,两个黑影变为紧挨着改变铅笔和玻璃圆镜的距离发现两个黑影对称着变化移动于是他认为两个黑影中一个是铅笔的影子,另一个是铅笔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请帮助分析他的猜想是否有道理?_(3)为什么一只笔出现了两个影子呢?小明再次移动铅笔偏离镜面的正上方,结果发现影子只剩下一个,如图丙所示你能用在丁图中用光学作图来说明光斑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黑影的道理吗?(_)22 . 小明和同学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小文记录了下列的实验数据:(1)从记录看出,记录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min时的数据。(2)从记录数据可知: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3)在沸腾过程中水需要_热(填“吸”或“放”)。(4)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它是利用_的原理制成的,如图,甲、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_,乙_(读数时,视线要与凸形液面顶部相平)(5)请根据记录的正确数据在如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_。23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小利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的像如下图 a、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位置用于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a),在放置上述三个器材时,应使它们的中心高度_。(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是_cm。 (3)图a中所观察到的像是_像.(描述要完整)(4)从图中的现象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范围是_.(5)利用凸透镜的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_.(6)若在如图a中的情况下,再把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增大10cm,则增大后所成的像是_像(描述要完整),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机.(7)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后,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我们将看到烛焰_(A上半部分B下半部分C全部,用代号填写)的像,像的亮度将变_。(8)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 b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填“上”、“下”)调节。24 . 小丽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坡度较_(填“大”或“小”)(2)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BC=_cm, VBC=_ 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选填“大”或“小”)。(4)由于小丽忘记把电子表第一组数据记录下来,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_(填序号)A0.3m/sB0.6m/sC0.7m/sD0m/s四、作图题25 . 如图,AO、BO是一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MM的两条入射光线,请你在图中:(1)画出点光源S所在的位置;(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