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又称PM2.5,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cmBmmCmDnm2 .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A没有受到重力作用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3 . 在下列现象中,不是大气压强引起的是A用吸管能吸饮料B救生锤能击碎车窗玻璃C吸盘能吸附墙上D水杯用塑料片盖住,倒置后水没流出4 . 2019年央视春晚获各界好评,关于春晚上的数据中最为合理的是( )A春晚演播大厅的温度是36B刘谦表演魔术时用的魔壶的质量约为10kgC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妙言趣语用时100sD参演小品儿子来了的葛优身高约176cm5 .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甲和乙的甲、乙两种液体,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现将体积为VA和VB的A、B两球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静止后,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乙,VA=VBC甲乙,VAVBD甲乙,VAVB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小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小B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一定大C密度大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小D一滴水和一杯水密度相同7 . 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B一个篮球的直径约为30dmC一瓶2L的饮料质量约为2kg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80mm8 . 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灰尘,利用了尘埃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盆的惯性9 . 下列用连线表示的物理现象或原理,与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实例的联系,其中不正确的是A大气压强现象用吸管吸饮料B物体受浮力现象风吹动风车转动C流体压强现象与流速的关系设置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D连通器原理三峡船闸10 .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11 .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A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B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C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12 . 从物理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沸腾需要不断吸热B杯弓蛇影光沿直线传播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总在不断运动D掩耳盗铃从人耳处减弱噪声13 . 运动员用力把重为G的篮球抛向空中,图中能正确表示篮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ABCD14 . 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B由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C由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D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15 .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紧急刹车时,轮胎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刹车痕,下列关于刹车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B后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C前轮和后轮刹车痕的颜色一样深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所施的力B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为零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不可能都相同二、多选题17 . 如图所示,是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它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34.2min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18 . 如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C从第3s开始,vAvB , 第5s时A、B相遇D5s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19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20 . 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水壶及其铭牌,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A若接入该电热水壶引起跳闸,可能是由于家庭电路总功率过大导致总电流过大B若壶中装满水时水位高为,水对水壶底的压强为C该电热水壶烧水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21 .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误差可以避免。B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实验方法的错误。C只要采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22 . 关于力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B两物体要发生力的作用必须接触C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三、填空题23 . 某同学测量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1.12cm;21.10cm;20.12cm;21.13cm;21.14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_这个数值是错误的,更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数值是_cm24 . 如图所示甲装置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仪器名称叫做_,可以用来研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_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可用来验证_原理,其中V2-V1表示物体_25 . 抽油烟机是利用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的原理将油烟抽到室外的;火力发电厂的烟囱除尘是利用带电金属丝网能够_轻小物体的性质,进一步降低了烟尘对大气的污染。26 .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的运动规律的装置,该同学装图中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_和 _,该同学实验探究中获得数据如表格中所示,请帮助该同学完善表格内容;分析数据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将 _(选择“变大”“变小”或“不变”)四、实验题27 .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_N. (2)观察ABCD四个图(填图的序号)可得出金属块受到浮力大小与_有关. (3)上述设计方案,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4)小明同学还想在实验室继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a. 由图甲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0.5N,排开水的重力G排=_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B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_ B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F浮=G排. 图乙中,若已知重物为边长10cm,重15N的实心正方体,重物刚接触水面后,升降台又上升了6cm,则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弹簧测力计每1N的刻度线间距为1cm)。28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所示,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所示,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所示,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6)上述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_(写出一种即可)。29 . 小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华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接触面情况接触面所受压力F压/N弹簧测力计示数F拉/N1平放木板41.22平放木板61.83平放木板82.44平放棉布62.45平放毛巾62.8(1)在实验操作中,用弹簧测力计沿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_;(2)分析序号为1、2、3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压大小的关系式是_;(3)通过分析序号为_的三组实验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某次实验中拉动木块由静止到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受的拉力是1.8N,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_;A始终静止B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30 .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用控制变量法做了如图所示实验:(1)观察比较甲、乙的情况可知,_一定时,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明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2)比较图乙、丙的情况可知,_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明显,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有关。31 . (1)如图甲,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同时悬挂着的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_;(2)如图乙,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几乎听不到铃声,说明_;(3)如图丙,用一塑料片刮木梳的齿,这时可以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先慢慢刮然后迅速刮,随着塑料片运动的加快,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_,由此得到结论:音调与声源振动的_有关;(4)如图丁,小明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此过程可探究:_;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五、计算题32 . 小明用阿基米德原理测某物体密度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他用细绳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然后把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标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03N,接着再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与排开水的总重为G1=05N和空小桶的重为G2=02N求:(1)物体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重力(3)物体的密度33 . 一箱质量为5kg的牛奶,放在桌面上,它与桌面的受力受力面积为0.05m2,求:(1)这箱牛奶对桌面的压力多大?(2)它对桌面的压强多大?34 . 如图所示,边长20 cm、重10 N的正方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边长10 cm、重8 N的正方体A叠放在B上,求:A对B的压强_和B对地面的压强各是多少_?六、综合题35 . 打开酒瓶瓶盖,会闻到酒精的气味,瓶盖开启时间长了,会不会使酒的酒精度(酒中酒精和酒的体积百分比)降低呢?小明认为: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与水的密度不同,若酒的酒精度发生变化,则酒的密度必定会变化因此只要确定酒的密度是否变化,就能作出有效判读于是他用天平、烧怀、量杯和白酒等器材测量酒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甲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乙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丙再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白酒的体积;丁计算出白酒的密度(1)同学们认为小明测量白酒体积的过程有不足,请你补充:不足a:_;不足b: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