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物理 9.1 原子 练习题_第1页
九年级下册物理 9.1 原子 练习题_第2页
九年级下册物理 9.1 原子 练习题_第3页
九年级下册物理 9.1 原子 练习题_第4页
九年级下册物理 9.1 原子 练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物理 9.1 原子 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2 . 关于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颗粒B原子核虽然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C原子是由核子、质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3 . 关于分子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虽小,但可以用肉眼看见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力很大D分子力即分子引力4 .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ABCD5 . 关于生活中的物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静止在空中的热气球不具有惯性B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D飞机机翼的升力利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6 .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APM2.5不受重力作用BPM2.5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颗粒之间存在分子的相互作用力D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7 .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C“谱线红移”现象说明天体之间是不断远离的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必然静止C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D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二、填空题9 . 花生从田中收获后要晒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该怎么晾晒会干的比较快,并解释。10 . 如图所示,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此时金属箔片_了电子(填“失去”或“得到”)。在接触的瞬间验电器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_。(选填“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11 .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_星;原子中带正电的粒子是_;光的三原色是:_12 . 小华用一根阻值为10、额定电压为6V的电热丝,制作一台加热器,所用电源的电压为9V,为使加热器正常工作,电路中需_联一个电阻,其阻值是_。13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_,周围有_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选填“甲”或“乙”)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14 . 从2017年的第一天开,古城西安就被雾霾笼罩,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人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_(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中小水珠_(填“吸热”或“放热”)三、实验题15 .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1909年,著名科学家_在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以氢原子为例,下面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_A;B;C;D(3)对物质结构的研究成果也正是许多哲学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渊源四、计算题16 . “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3.010 3 千克,密度为1.510 3 千克/米 3 ,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米 2 求其 (1)体积 V (2)重力大小 G (3)对地面的压强 P五、作图题17 .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请在此图上完成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要求:标明原子核、电子的电性_六、综合题18 . 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的观点: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材料二)原子结构认识史: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材料三)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为了更深入观察微观世界,人们不断地发展显微技术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推进到更微观的层次(1)伽利略观点的研究对象是“运动的物体”,牛顿观点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比较牛顿和伽利略的观点,牛顿的研究对象除了关注“运动的物体”外,还包括了(2)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A.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B.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3)显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