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发展的原因ppt课件_第1页
新加坡发展的原因ppt课件_第2页
新加坡发展的原因ppt课件_第3页
新加坡发展的原因ppt课件_第4页
新加坡发展的原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问题研究,1,感知狮城新加坡新加坡的自然条件主要经济部门,2,3,新加坡空中花园和史上最大空中泳池,游在世界边缘!,4,新加坡共和国TheRepublicofSingapore,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5,新加坡简史,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年被日军占领,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年英国将其划为直辖殖民地。年月新加坡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年月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月加入英联邦。,6,人口:321.75万(1999年6月),其中华人占77.2;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4,其余为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7,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63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8,新加坡共和国TheRepublicofSingapore,9,1、从交通位置看: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从经济位置看:地处东南亚中心,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处在东方的“十字路口”),2、领土面积狭小、分散,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短缺,市场狭小。,10,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一、从荒芜之地到工业中心,其开发模式一直是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和模仿的对象二、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段:1、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1961-1979年):此阶段的入区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加坡就业问题,改变其工业落后的面貌。2、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1980-1989年):为了吸引高附加值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高增长型的企业设计和提供具有差异化的设施和厂房,包括将南部的岛屿开发区开发成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配售中心,将罗央开发成第一个航空工业中心以及建设新加坡科技园区以容纳科技开发型企业。3、知识经济主导阶段(1990年以来):为了提高集约化利用园区的土地,JTC将成本效益分析和知识经济融合到工业园区的设计和发展之中。,11,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经济,12,新加坡工业的发展:,第二阶段(19661970):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着力发展制造业引进电子产品,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第一阶段(19611965):改变传统的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第三阶段(19711975):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电子行业为先导,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第四阶段(19761985):着力并扩大引进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3,第五阶段(1986至今):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大发展阶段。至2001年服务业产值已达GDP的61.4(如金融业和旅游业)。工业积极向海外转移,大力向海外投资(如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规划图,14,新加坡金融区,15,1、影响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内矿产资源贫乏,2、处于西亚石油原产地和东亚石油消费区之间的有利位置和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政策的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本国的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16,17,1、新加坡服务业的发展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2、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等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新加坡只能发展蔬菜,而粮食等产值较低的农业生产则停业,其粮食、禽蛋、肉乳等全部依赖进口。,3、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18,不是由出口国与最终进口国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地区)转手的贸易。从事转口贸易的国家或地区一般具有运输便利、贸易限制宽松等条件,如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地区。,转口贸易,19,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都属于幅员不大、工矿资源不多,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增长速度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出口扩张迅速。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为1970年的13倍;韩国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20多倍。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韩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61年的47.4降为1985年的15,工矿业从16.5上升为33.4;台湾农业比重从1952年的35.7降为1978年12.1,工业比重从17.9上升为40.3。香港与新加坡也从转口港变为工业城市。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目前人均收入达到两万多美元。失业减少,收入分配相对平均。8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与美、日等国相比较为平均。,20,对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有以下因素: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洲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工业。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使它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台湾从50年代后期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开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