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A卷_第1页
陕西省2019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A卷_第2页
陕西省2019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A卷_第3页
陕西省2019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A卷_第4页
陕西省2019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9版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上学期第一次)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值的是A3.2cmB3.24cmC3.3cmD3.5cm2 .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照片分别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从左向右、每隔0.1秒的不同位置,根据照片可以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记录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B乙球做变速直线运动C甲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从开始计时到甲球运动0.3 s 时,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大3 .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物体速度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就越大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速度就大4 . 如图所示,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BCD5 .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C组比赛中,中国队以20战胜卡塔尔队,晋级十二强。如图中国队球员黄博文(前)在比赛中庆祝进球。若足球场是运动的,可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看台上坐着的观众B地面C黄博文D赛场边矗立的广告牌6 . 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减小误差B避免产生误差C避免产生错误D提高准确程度7 . 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了一物体长度,共测量7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 )A5.24dmB5.238dmC5.2375dmD5.23dm8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m的高空驾机飞行时(如右图),发现脸旁有一只“小虫”在跟着,于是用手一抓,竟抓到一颗德国子弹。据你分析,这颗子弹射来的方向是在飞机的( )A前方B后方C上方D下方9 . 2016年10月19日凌晨3点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回对接,2名航天员随后从“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天空”二号对接完成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一定是静止的?( )A地球B太阳C人造卫星D“天空”二号10 . 进行百米赛跑时,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时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88s,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约为( )A10.59sB11.17sC10.88sD11.29s11 . 某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件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如图是它的示意图,其中有甲、乙两条轨道,甲为直轨,乙为弯轨,两轨道的起点相同,终点也相同,若将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在甲、乙两轨道的起点,同时释放,发现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先到达终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B在起点处小球B的重力势能大于小球A的重力势能C若不计阻力,A和B两小球到达终点时动能相等D全程中重力对小球B做的功大于重力对小球A做的功12 . 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几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可能匀速跑阶段的是( )ABCD13 .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高铁的运行速度约为5m/sB学生用课桌的高度约18cmC人体感觉较舒适的温度约为26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cm14 . 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v1=30m/s;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v2=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v3=3km/min。则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v3v1v2Bv3v2v1Cv2v1v3Dv1v3v215 .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ABCD二、填空题16 . 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深刻的认识,很多诗词中都有描写,比如“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云不动”以_为参照物,“云与我俱东”描述的“云与我”相对于地面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7 .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在010s内,甲同学的速度_乙同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_处相遇(3)在01s内,甲同学的速度为_18 . 给下列数据填上单位:某同学身高1.65_,课桌的长度是60.0 _。19 .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该尺的分度值是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cm,合_m20 . 剑桥同学用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4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6 cm、25.82 cm、25.87 cm、25.84 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是_,这本物理书的长度是_cm21 . 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物体为0.1mm= _nm;(2)人眨一次眼睛的时间约为40ms _s。22 . 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物体的长度为_cm。23 . 将如图中两种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图甲停表所指示的时间_;图乙中图片的宽度_.三、实验题24 . 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的原理是_;(2)确定计时的电子秒表后,为了方便测时间并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应该增加的器材是_,同时应_斜面倾斜程度(选填“增大”或“减小”);(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不足一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则这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_(选填“v1”、“v2”或“v3”);(4)小明认为,测出小车t时间内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也可以计算其平均速度,请对小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_(选填“A”或“B”)A可行,实验原理相同B不可行,路程测不准确四、计算题25 . 小明家离学校2km,他平时步行上学,需要半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最近,他使用共享单车上学,若骑行共享单车速度约为5m/s,求:(1)小明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保留1位小数)(2)小明骑行共享单车上学节约的时间。26 . 甲、乙两车(车长不计)在东西双向车道上相向行驶,甲车向东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从参考点O出发,先以15m/s的速度匀速向西直线行驶,在6min末时发生故障,刹车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