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综合检测试题C卷_第1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综合检测试题C卷_第2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综合检测试题C卷_第3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综合检测试题C卷_第4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综合检测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综合检测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把手掌贴在自己的喉部唱歌感觉到声带的颤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D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2 . 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利用超声波将水变成细小的水滴,制造出超声波加湿器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3 .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B因为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歌唱家唱出的歌声是由的他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4 . 下列实验中,不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泡沫球,泡沫球被弹起B把一支铅笔固定在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C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D在音箱上放一些纸屑,纸屑会随着音乐起舞5 . 对下面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邻座的小明相对于小红是静止的B图乙中,卡车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图丙中,运行的人相对于自动扶梯是运动的D图丁中,空中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是静止的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人们常用音色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C“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医生用的“B 超”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7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次声比超声传播速度小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音D超声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南海的深度,是因为它的穿透力强8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B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9 . 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10 . 下列四幅图中的声现象,与音调有关的是( )A用力击鼓B真空罩C水瓶琴D雷达探测系统11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B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2 . 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13 .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A、B、C三个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不正确的是(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左B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右C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零DA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14 . “嫦娥一号”在完成了科学探测以后,在距地球三十八万千米的绕月轨道上向地面传回最后一段语音:“经过一年的太空遨游,我的任务已经结束”关于这段语音传回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在地球上能直接听到这段话B语音信息传回地球大约需要1.27C语音信息传回地球的速度为340 m/sD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可以用超声波传回这段信息15 .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超高B摩托车装上的消声器,可以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C逐渐抽出真空罩里的空气,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大D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定位16 . 如图所示,工人使用防噪声耳罩主要是为了减弱声音的A音调B频率C音色D响度17 .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二、填空题18 . 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_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_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_减弱噪声。19 .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如果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大,扬声器中纸片跳动幅度会更大,这说明_。如果在真空环境做这个实验,扬声器中纸片_(会、不会)跳动。20 . 我市为迎接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做了大量的工作,控制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项,我们用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减弱噪声21 .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显著改变拨动的力度,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当刻度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很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刻度尺产生的声音与_(选填“声呐”或“海啸”)产生的声音都属于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22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句诗中(1)“夜归”的参照物是_.(2)“犬吠”是狗的发声器官_产生的(3)15时,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_m/s(4)下图甲为正常“犬吠”声音的波形图则在犬发现陌生人接近时,发出更大的叫声,在A、B、C、D四幅图中,对应“更大的叫声”的波形图是_,_图比甲图中的声音的音调要高,四幅图中声音的音色_选填“相同”或“不同”)甲23 .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到_.24 . 百米赛跑中,假如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他记录下的时间比运动员的实际实际时间要_(长/短),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_,如果你是计时员你该怎么计时_25 . 女高音放声高唱,“放声”指的是歌唱声音的_大,它取决于歌手声带振动的_;“高唱”指的是歌唱声音的_高,它取决于歌手声带振动的_.我们能辨别出两人的读书声是根据他们的_不同.26 . 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此时噪声分贝数为114.0,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27 . 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传入人耳的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 三、实验题28 . 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华在玻璃瓶中装入不等量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29 . 爱我育华物理实验小组对声音进行一系列探究:(1)真空罩实验如图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大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_结论:_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科学推理法”)(2)音叉实验如图2,敲击右边的音叉,发现左边的乒乓球跳起,这说明_能够传播声音;这里乒乓球的作用是_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的实验,乒乓球_(选填“能或不能”)跳起(3)敲桌子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