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B卷_第1页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B卷_第2页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B卷_第3页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B卷_第4页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下面关于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所受的推理小于摩擦力B锤头能套紧在锤柄上,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进行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应尽量保持相对运动D小铁球的运动轨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 . 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是平行光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3 . 图所示是小强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4 . 平静的明湖湖面上映出了正在空中飞翔的一只小鸟,正在湖边散步的小红说:“快来看,小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她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A鱼和鸟都是虚像B鸟是虚像,鱼是实像C鱼和鸟都是实像D鸟是实像,鱼是虚像5 . 如图所示,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mB图乙中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6 . 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7 . 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反射现象C“湖光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D“海上生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8 . 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把物体放在46cm刻度处时,成正立的像B当把物体放在35cm刻度处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把物体从30cm刻度处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把物体从30cm刻度处向透镜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9 .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10 . 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B远视镜是凹透镜,又叫会聚透镜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1 . 关于如图所示的近、远视眼及其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需佩戴凸透镜调节B乙是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调节C甲是远视眼,需佩戴凹透镜调节D乙是远视眼,需佩戴凸透镜调节12 . .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图示,则幻灯片应如何插法ABCD13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做法的是A用湿抹布擦拭亮着的脏灯泡B试电笔的握法C在高压线下放风筝D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14 . 如图所示,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如成像一样A照相机的镜头B投影仪的镜头C放大镜D平面镜15 . 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树林中的阳光C平面镜中的陶罐D水中树的“倒影”二、填空题1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_cm,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实/虚)像,_(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17 . 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 、_、蓝叫做三原色光。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_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 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_(“强”或“弱”),形成近视眼,当看远处物体时,像成视网膜_(“前方”或“后方”),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_透镜片做的眼镜。三、实验题19 . 如图所示,张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cm(2)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的实像(3)若凸透镜在C点不动,要获得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的像,应把蜡烛放置在标尺_cm,移动光屏,直到像最清晰为止,若移去光屏,该位置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像(4)由于探究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后,蜡烛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选填“上”或“下”,下同)移为了使像重新呈在光屏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_移(5)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实像时,如果遮掉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像为_A上半段烛焰的像 B下半段烛焰的像 C完整烛焰的像20 . (1)图中,山峰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_(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_(填“实”或“虚”)像。若其中的一个山峰顶端到水面的距离为80m,水深5m,那么它像的顶到端水面的距离为_m。(2)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所患的眼疾是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四、计算题21 . 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_(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使像变得清晰(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填以下选项)A010cmB10cm25cmC10cm一极远处D025cm(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五、综合题22 . 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