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新授内容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教材分析】我们已经以解了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本章将借助原子结构的知识引领大家探究影响元素性质的内在因素,并从寻找“元素性质规律”的视角,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概括、融合,使大家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本章还将借助元素周期表向大家展示丰富多彩的元素世界,进一步扩展大家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基本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过程与方法要求: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究,初步学会利用图表等方法分析、处理数据;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得失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探究,体验实验探究、调查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以及初步了解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为理论指导的探究化学世界的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使大家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化学史的教育,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重、难点】1.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体会假说、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学会利用图表等方法分析、处理数据。第一节 原子结构【教材分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但是不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怎样排布的。我们学习过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我们不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本节课将在我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同时,原子结构的知识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化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本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原子的构成,会用质量数表示原子的组成。2.对核素和同位数有一定的认识。(二)过程与方法:1.会根据原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同位素的学习,深化元素概念的理解。了解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过程中的组合方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原子中不同电性粒子之间的关系,认识原子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2.理解元素与核素、同位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初步建立整体与局部的相互联系的意识。【重、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第1课时 原子核 核素【学案导学】复习回忆 原子的构成: 原子 看表分析:1.构成原子粒子所带的电性及电荷大小。2.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质量/kg相对质量电性和电量/C质子167310-271007+160210-19中子167510-2710080电子910910-311/1836-160210-19总结:思考:原子核的特点?一、原子结构(一)质量数1.定义 2.符号: 3.计算式:质量数(A) = 4.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 思考: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思考: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中子数(A)相对原子质量F1018998Na1222990Al14269822.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总结和比较: 和 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练习:1.完成表格1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电子数1212122040182、完成表2元素符号原子符号核电荷数中子数电子数101111121666686(二)核素和同位素核素: 同位素: 思考与交流: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2.Cl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在形成的Cl2分子中,会有 种不同的分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课时测控1】专题一:电子核构成1.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2.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B.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质子数C.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力。D.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质量数4.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A.两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B.两种不同的离子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5. X、Y、Z分别代表4种元素,如果 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a - c = m n B.a - b = n m C.c d = m + n D.b d = n + m6.3mol H2 和3 mol He 相同的是( )A.原子数 B.相对分子质量 C.质量 D.质子数7.下列微粒中与OH-离子具有不相同的质子数和相同的电子数,该微粒可能为( )A.F B.Mg2 C.Cl D.Na8.已知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克离子R2-共含有的电子为( )A. B.C. D.9.在1911年前后,新西兰物理学家E卢瑟福把一束高速运动的粒子(质量为4的带两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由这些“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金箔,竟为大多数粒子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一样,但也有部分粒子通过时发生偏移,或直线弹回。根据以上现象回答:粒子通过说明_;粒子偏移或直线弹回说明_。10.某金属若干克,其原子核外共有2mol电子,核内共有1.2041024个中子;同质量的该金属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生成6.021022个阳离子,试回答:(1)该金属元素的原子符号为 ,摩尔质量为 。(2)原子核的组成中,中子有 个,质子有 个。【总结提高】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专题二:原子的表示符号11.原子核中有21个中子的粒子是( )A.147N B.4019K C.2110Ne D.4521 Sc12.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铂的一种原子20278P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78Pt原子质量为202B.20278Pt的质子数是202C.20278Pt原子的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02倍D.20278Pt核内的中子数是12413.设NA为阿附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任何氢原子的质量都为1g。B.4g 2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C.1mol13C的质量为13g/mol 。D.18g 2H2O的分子数为NA 。14.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19177Ir,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A.77 B.114 C.191 D.26815.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A.32 B.67 C.99 D.16616.在 中,m、n、p、q表示X的四个角码,若X1和X2的q均为1,m、p的值相等,则X1和X2表示的可能是( ) A.不同种元素的原子B.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C.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形成的离子 D.不同元素的离子17.符号表示的含义是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N个该微粒的质量约为 ,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含有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18.3416S2- 微粒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核外电子数是 。【总结提高】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专题三:核素与同位素19.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了三种新核素(核素是指具有确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核所对应的原子),其中一种的名称是铪185。关于铪185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的元素B.是一种新的核素C.是铪180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D.铪185的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20.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4He的同分异构体 B.比4He多一个中子 C.是4He的同位素 D.比4He少一个质子21.8O、8O、O2-、O2、O3是( )A.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B.五种氧元素C.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D.氧的五种同位素22.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23.等温、等压、等质量的气体:H2、D2、T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密度之比为l23 质子数之比为632 中子数之比为034 体积之比为632 A. B. C. D.【总结提高】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学案导学】思考与交流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那为什么电子不会落入原子核内呢?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 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科学探究根据所给的一些数据请你总结电子运动的特征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kg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m/s;氢核外电子2.2108m/s乒乓球半径:410-2m;原子半径:n10-10m结论: (二)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自学检测完成表1电子层序号1234567电子层符号电子能量电子离核由 到 ,电子能量由 到 (三)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电子总是从能量 的电子层排起,然后由 往 排。思考与交流看表2总结每层最多可以排布的电子数目?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2氦He210氖Ne2818氩Ar28836氪Kr2818854氙Xe281818886氡Rn281832188 归纳总结2.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 (n为电子层数)练习请分别画出9号氟元素和19号钾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最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目为 (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个电子。注意:这几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理解,必须同时遵循这几条规律。【课时测控2】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2.化学变化中,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核3.下列微粒中,其最外层与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是( )A.S B.Mg C.Cl D.Be4.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14 B.15 C.16 D.17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6.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 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7.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是8个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8.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 某电中性微粒一般不如其他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符号是 。某微粒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这种微粒符号是 。某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这种微粒符号是 。 某微粒具有还原性,且这种微粒失去2个电子即变为原子,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9.A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 ,化学式是。10.根据下列条件写出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把结果填在表中。(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3)C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层电子数之差是电子层数的2.5倍。(4)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4。编号ABCD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11.有A、B、C、D四种元素(稀有气体除外),A、C、D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A的M层比C的M层多4个电子,比D的M层少2个电子;B原子的L层比A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则A是 B是 C是 D是 。(均用元素符号填写)12.A元素的原子核外K层和L层电子总数等于M层和L层的电子总数,B元素和A元素可形成AB2型化合物,且B离子比A离子多1个电子层。则:(1)A元素的符号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B元素名称是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A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总结提高】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材分析】在这之前我们学习了氯、溴、硫、氮、硅、钠、镁、铝等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初步掌握了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同时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使用过元素周期表,教材中通过引导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而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基本要求】知识与技能: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微粒半径及大小的比较。过程与方法:1.归纳法、比较法。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重、难点】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微粒半径及大小的比较。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学案导学】一、元素周期律探究1写出118号元素的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并找出规律。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11 223101118结论: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发生周期性变化。探究2标出118号元素的化合价,找出规律。原子序数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12+1310+1 +4 +5-4 -11118+1 +4 +5 +7-4 -1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也呈现周期性变化。探究3根据课本P11的原子关系数据的规律。总结: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 ,呈现周期性变化。练习1.比较Na、S原子半径的大小。 2.比较Na、O原子半径的大小。课堂练习完成课本P12中的图像。【课时测控3】1.下列各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原子不相同的是( ) A.S2 B.Ca2+ C.F D.Cl2.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序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Be、C、BB.Al、Si、SC.Li、O、Cl D.C、S、Mg3.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目比K层电子数目多5 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A.+5B.+6C.+7 D.无最高正化合价4.某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MgOB.K2SC.NaFD.MgS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地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只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6.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 )( )A.n+4B.n+6C.n+8D.n+107.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_的递增,而呈_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_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8有下列四种微粒:O、Na、Mg、N (1)微粒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的是_ (2)在化合物中呈现的化合价的数值最多的是_(3)能形成X2Y2型化合物的是_,能形成X3Y2型化合物的是_。【总结提高】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学案导学】一、元素周期表1.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 国化学家 。原子序数= = = 科学探究将上述1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1. ;2. ;3.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第7周期,目前发现 种元素第4周期(共 种元素)_第1周期(共 种元素)第2周期(共 种元素)第3周期(共 种元素)第5周期(共 种元素)第6周期(共 种元素)( 个横行, 个周期)_2族族( 个纵行,_个族)副族( 个;用 表示 )第 族( 个, 列)_族( 个, 列)主族( 个;用 表示 )3.过渡元素:过渡元素包括_,过渡元素的主要性质有: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1.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2.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 ,半径 。(2)同主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 ,离子半径逐渐 。(3)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 ,高价阳离子半径 低价离子半径。【课时测控4】1.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 )A.第4周期A族B.第4周期A族C.第3周期B族 D.第3周期A族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周期数 B.元素周期表中从B族到B族10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3.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 ( ) A.一定是IIA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4.紧接在氡下面有待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A.109 B.118 C.136 D.1375.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第17列为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D.在整个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6.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请你在元素大厦中为119号元素安排好它的房间( )A.第八周期第IA族 B.第七周期第 A族 C.第七周期第0族 D.第六周期第A族7.A、B两元素可形成AB型离子化合物,如果A、B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A、B两元素所处的周期为 ( )A.在同一周期 B.一种在第一周期,一种在第二周期 C.一种在第二周期,一种在第三周期 D.一种在第三周期,一种在第四周期 8.同主族相邻周期的A、B两种元素所在周期分别最多可排m和n种元素,且B在A的上周期,当A的原子序数为x时,B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A.xnB.xmC.xmD.xn9.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同主族,B、C、D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A的元素符号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A、B、C、D形成的化合物B2A2、CD2、D2A、DA2中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填写具体的化学式 )。 (4)CA2与D元素的单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按粒子的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Cl、P、S B.N、O、F C.Al、Mg、Na D.K、Na、Li 7.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 )A.r(K+)/r(K)B.r(Ca)/r(Mg)C.r(P)/r(S)D.r(Cl)/r(Cl)9.已知A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DBAB.ABCDC.BACDD.ABDC10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元素外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是金属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和W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元素W为 ;X为 ;Y 为 ;Z为 。上述元素中任意三种可组成碱或盐,写出这些盐的化学式(至少写四种): 、 、 、 。四种元素中两两组合,能生成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有(至少写四种): 、 、 、 。11.有A、B、C、D、E五种微粒:A微粒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B微粒得到2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C微粒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1;D微粒核外有18个电子,当失去1个电子时呈电中性;E微粒不带电,其质数量为1。依次写出A、B、C、D、E各微粒的符号 、 、 、 、 ;【总结提高】通过对本专题的训练,你认为你澄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或者说你主要收获是什么?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教材分析】元素周期和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特别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工具。我们前面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通过本节的学习可进一步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性质的关系,并在周期律和周期表的指导下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同时本节还对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整合。【基本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并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2.掌握第三周期元素及碱金属、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原因。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碱金属、卤族元素性质。2.自主探究:探究碱金属、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学案导学】一、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请说出判断某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2.第三周期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NaMgAl与冷水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与沸水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NaOHMg(OH)2中强碱Al(OH)3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MgAl现象反应方程式结论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越 ,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金属性逐渐 。3.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将课本P21中的“阅读探究”内容转化为下表: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H2SiO3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强酸(比H2SO4酸性强)结论总结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4.总结: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二、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一)碱金属元素1.请同学们填空,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1)核电荷数从Li到Cs逐渐 (2)最外层电子数 (3)电子层数依次 2.你预测的碱金属的金属性从上到下_;3.实验验证:(1)和氧气的反应取钾、钠各一粒,分别放在石棉网上的左、右两边,同时加热。观察实验的现象。现象元素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卤族元素氟氯溴碘 思考与交流请写出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尝试的写出锂、钾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碱金属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热)锂钠钾思考从钾、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中,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有什么相似性、递变性?相似性: 递变性:实验2钾、钠与水的反应:取两烧杯,放入相同量的水,然后分别取绿豆大的钾、钠各一粒同时分别放入两烧杯中,观察实验的现象。现象 (2)碱金属与水的反应根据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请总结出碱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生成的碱性氢氧化物的碱性如何变化?相同点: 不同点:总结分析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 ,最外层电子易 ,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 ,金属性 。(二)卤族元素1.根据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递变性,根据下表总结并推测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递变性。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 ;递变性:卤素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越来越 ,非金属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忆卤素性质的变化。1.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化学式跟 氢 气 的 反 应反 应 化 学 方 程 式F2在冷、暗处就能剧烈化合而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F2H22HF(氟化氢)Cl2在光照或点燃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氢较稳定Cl2H22HCl(氯化氢)Br2在加热至一定温度下才能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不如氯化氢稳定Br2H22HBr(溴化氢)I2持续加热,缓慢的化合,碘化氢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I2H22HI(碘化氢)(2)卤素单质与水、碱反应的比较与水的反应F2:2F22H2O4HFO2(剧烈)Cl2:Cl2H2OHClHClO(能跟水反应)Br2:Br2H2OHBrHBrO(比氯气更弱一些)I2:I2H2OHIHIO(只有很微弱的反应)与碱的反应F2:很复杂Cl2:Cl2NaOHNaClNaClOH2OBr2:Br2NaOHNaBrNaBrOH2OI2:不写总结卤素与H2、H2O、碱的反应,从氟到碘越来越 ,条件越来越 ,再次证明了从结构上的递变有结构决定性质。(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12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3思考与交流 再次证明了,结构决定性质,卤族元素从氟到碘,氧化性逐渐 。(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预测未知物的位置与性质【练习】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是第A族中最大的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C.位于第七周期D.Ra(OH)2是两性氢氧化物2.寻找所需物质在 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在 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如 ;在 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课时测控5】1.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的是( )A.Na、Mg、Al B.Na、K、RbC.P、S 、Cl D.I- 、Br-、Cl-2.下列对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原子半径比Na、K要大 熔沸点比Na、K要高 还原性比Na、K要强 跟水反应比Na、K要缓和 从相应化合物中制取铷比制取Na、K要难A. B. C. D.3.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能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C.镭比钙的金属性弱 D.碳酸镭难溶于水 4.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 H2YO4 H3ZO4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 Y 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H2Y ZH3C.非金属性:X Y 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 Y2- X-5.A元素的阳离子和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 B 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B AD.A的正价与B的负价的绝对值相等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单质的还原性越强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密度越小,C.同主族半径越大单质的氧化性越大,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7.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且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b+m+n B.a=b-m+n C.a=b+m-n D.a=b-m-n8.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a、b两元素的阳离子和c元素的阴离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原子的半径大于b原子的半径,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abc B. bac C.cba D. acb翰林汇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S、H2O、HF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RbOH、KOH、Ca(OH)2的碱性依次减弱C.Na+、Mg2+、Al3+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H4SiO4、H2CO3、H2SO4 的酸性依次增强10.A、B为同周期元素,如果A原子半径比B原子半径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A强于BB.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 D.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还原性弱。11.某种元素A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单质2.8g跟氧气充分作用,可得到6g化合物AO2,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A族 B.第A族 C.第二周期 D.第三周期12.据报道:1994年11月9日德国科学家利用数亿镍原子(28Ni)对数亿个铅原子(82Pb)连续轰击数天后,制得一种新原子110269X(暂用X表示),它属于一种新元素第110号元素,这种新元素是有史以来制得的最重的元素,存在时间不到千分之一秒。经分析它属于过渡元素。下列关于该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种原子的中子数为159 B.这种元素肯定是金属元素C.这种元素与铅属同一族 D.这种元素属第六周期元素13.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IVA 族,称为类铅。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A.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B.它的金属性比铅强C.它具有+2、+4、+6价D.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14.在IIA族中,Be是惟一可以生成含氧酸根(铍酸根离子:Be(OH)3)的元素,与铍的性质相似的短周期元素是()( )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互联网背景下2025年联邦学习隐私保护与云计算技术融合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计算机操作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管道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民间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
- 2024版发动机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热处理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收银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工监测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房管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焊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 车间现场品质培训
- 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
-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听力评析及备考建议
- 小学生课件藏文版下载
- 中试基地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电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养老院电动车管理制度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 2025年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报告
- 养生馆转让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