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PPT课件_第1页
立体裁剪PPT课件_第2页
立体裁剪PPT课件_第3页
立体裁剪PPT课件_第4页
立体裁剪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的一种造型手法,有“软雕塑”之称,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性。立体裁剪的构思过程既可以先绘好效果图,依图造型,也可以仅在一个抽象的构思基础上直接设计。,立体裁剪,授课学时:56授课专业:12服装设计与工程授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1学期,.,2,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周莉,张龙琳.立体裁剪(21世纪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4.2.主要参考资料:1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编.立体裁剪(基础篇).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3.2张文斌,王朝辉,张宏.服装立体裁剪.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1.3尤珈.意大利立体裁剪.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3.,.,3,立体裁剪的概念,概念:平面裁剪:通过测量人体采取尺寸,然后使用原型、比例等方法的操作来完成纸样设计。立体裁剪:在人台上或人体模型上直接进行造型分析,确定服装衣片的结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立体裁剪的优点:1立体裁剪造型直观准确,适合初学者的掌握,有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兴趣;2立体裁剪有助于理解和加深对平面作图原理的认识,为进一步完成平面裁剪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3立体裁剪既可以应用于结构简单的普通服装造型,更适合于形态新颖款式多变的流行时装;4立体裁剪对于处理特殊体形非常方便;5立体裁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性。,.,4,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立体裁剪技术并不是一种新的裁剪方法,她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起源:原始社会,人类将兽皮、树皮、树叶等材料简单的加以整理,在人体上比划求得大致的合体效果,加以切割,并用兽骨、皮条、树藤等材料进行固定,形成最古老的服装,这便产生了原始的裁剪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学会了简单的数据运算和绘制几何图形,于是又产生了平面裁剪技术。由于平面裁剪方便快捷,人们渐渐淡化了立体裁剪。,.,5,发展:十三世纪,欧洲服装开始注意和谐的整体效果,在服装上表现为三维造型意识。十五世纪,歌特时期,耸胸、卡腰、蓬松裙身,立体造型兴起。十八世纪,洛可可服装风格确立,强调三围差别,注重立体效果的服装造型。文艺复兴后,立体裁剪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真正运用立体裁剪作为生产设计灵感手段的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设计大师玛德琳维奥尼(MadeleineVionnet),她认为“利用人体模型进行立体裁剪造型是设计服装的唯一途径”,并在设计的基础上首创了斜裁法(biascut),使服装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打破了平面裁剪上用于直纱、横纱的风格。,.,6,.,7,国内情况:我国一直以平面裁剪为主,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平面裁剪理论。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服装产品进入了个性化品牌时代,人们对服装款式、档次、品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服装设计与裁剪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裁剪技术已成为品牌竞争的核心技术和新元素。虽然平面裁剪快捷、方便,但在个性化服装的造型上却有其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发展,而立体裁剪有平面裁剪所没有的优越性及互补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部分高校将立体裁剪技术引入教学课程内容,并且作为一门新的课程逐渐在全国服装专业课程中普及开来。现已成为服装专业学生的必修课。,.,8,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1、基本确定服装款式;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5、平面布样整理;6、假缝;7、试样修改;8、划样、裁剪、缝制。,.,9,立体裁剪的工具,1.人台2.大头针3.粘色带(深色、浅色若干)4.剪刀(保证尖端锋利)5.记号笔(或画粉)、铅笔(在坯布上划线,做标记)6.滚轮7.直尺、6字尺、软尺、曲线尺8.熨斗9.牛皮纸、复写纸(拷贝纸样用)10.针与线(缝合坯布),.,10,.,11,立体裁剪的材料,1.白坯布(介绍不同种类的白坯布,白坯布经纬向、正反面的确定,白坯布的纱向规正、布边的处理)2.棉花(制作手臂、补正人台、制作针插),.,12,垂直方向基准线:前中心线、后中心线、侧缝线水平方向基准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斜向基准线:颈根围线、肩线其它标志线:袖窿线、公主线,第一讲基准线的标记,基准线的标记要领,基准线的操作步骤,基准线的标记效果,.,13,基准线的标记要领,1所有的纵向基准线都应严格垂直于水平面在实际操作中,人体模型置于架上并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用细线下系重物,将线固定于基准线的起点,这样的线即为悬垂线,然后用标志带沿着悬垂线的投影自上而下粘贴便成为纵向基准线。2所有的横向基准线都必须保持水平位置首先确定横向基准线位置点(如胸围线以B.P点的位置为参照),量出该点距水平面的垂直距离(为方便操作,把人体模型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然后用直尺按此距离均匀标出该基准线的其他位置点,最后用标志带连接各点成横向基准线,并且一边粘贴、一边仔细观察,保持水平。3斜向的袖窿弧线在确定时,要先按人体模型的胸围尺寸算出袖窿弧线长袖窿弧线长等于42%胸围,用弯尺按此长度作成椭圆状,贴近人体模型的肩端点、前腋点、后腋点用标志带依次贴出。,.,14,基准线的标记效果,.,15,布手臂在人台上充当了人体手臂的角色,是进行立体裁剪的重要工具,在常用的人台上一般不带有手臂,需要自行制作。,第二讲布手臂的制作,布手臂的结构图,布手臂的制作步骤,.,16,布手臂的结构图,小袖大袖,臂根布,袖口布,盖肩布,.,17,布手臂的制作步骤,1.做手臂面2.做手臂里并絮填充物3.手臂里装入手臂面内4.封袖口5.装臂根布6.装袖山斜布条7.装盖肩布,.,18,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纸样,是一切款式的基础。立体裁剪衣身原型是立体裁剪的基础。,第三讲原型的立体裁剪,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裙原型的立体裁剪,.,19,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贴体型原型的立体裁剪,.,20,计算布量,.,21,前衣片的立体裁剪,.,22,后衣片的立体裁剪和侧缝的别合,.,23,完成效果,.,24,裙原型的立体裁剪,计算布量,.,25,前、后裙片的操作步骤,.,26,衣身上由省、分割线和褶皱形成的款式变化的立体裁剪。,第五讲衣身变化的立体裁剪,省道的转移,分割线衣身,抽褶衣身,.,27,省道的转移,省的概念:省是服装制作中对余量部分的一种处理形式;省的产生使服装造型由传统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造型。,.,28,前衣身的省道可以围绕B.P点进行360度的转移,即用腰省的形式转换成其他部位的胸省形式;后衣身的省道分为肩省和后腰省两部分,这两者不能合二为一。,.,29,领口省的应用设计,.,30,胸省的应用设计,.,31,胸腰省的应用设计,.,32,分割线衣身,分割线的概念:分割是继省的之后的又一种裁剪技巧,当两个省都指向胸高点时,我们可以将这两省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线,这就是平面结构中所讲的连省成缝的结构形式。,.,33,款是以纵向分割结合直线分割衣身为主的设计;款是以横向分割衣身结合规律褶为主的设计;款是以斜向分割衣身为主的设计;款是以曲线分割衣身为主的设计;款是以横向分割结合曲线分割衣身为主的设计。,.,34,紧身吊带衫的用布量,.,35,用胸垫把胸部造型并固定好,用标识带在人台上标记好款式线条。,.,36,前衣片的立体裁剪,.,37,后衣片的立体裁剪,.,38,合侧缝,裁剪胸片,.,39,抽褶衣身,抽褶的概念:抽褶是服装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设计语言,它使服装显得更有内涵、更生动活泼,尤其是在少女装的设计中,抽褶是主要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褶分为规律褶和自由褶两种基本形式:规律褶主要体现为褶与褶之间表现为一种规律性,如褶的大小、间隔、长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褶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与端庄,活泼之中不失稳重的风格。与规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现了一种随意性,在褶的大小、间隔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随意的感觉,体现了活泼大方、怡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服装风格。,.,40,由省量转化成褶量的抽褶衣身,.,41,增加褶量的抽褶衣身,.,42,添加褶量的抽褶衣身,.,43,直身公主线上衣的用布量,.,44,前衣片的立体裁剪,.,45,后衣片的立体裁剪,.,46,下摆的立体裁剪,.,47,廓形、分割和打褶三个基本结构规律在裙装纸样设计中更加突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廓形。,第六讲基本裙型的立体裁剪,育克裙,波浪裙,.,48,基本裙型,.,49,育克裙,结合横向分割和褶裥的A型裙设计,.,50,育克裙的人台准备,.,51,前、后裙片的立体裁剪,.,52,完成效果,.,53,波浪裙,用布量,.,54,操作步骤,.,55,完成效果,.,56,日常生活中的着装强调舒适和美观,其结构造型较简洁。,第七讲生活装的立体裁剪,衬衫的立体裁剪,西服的立体裁剪,.,57,衬衫的立体裁剪,款式描述:合体形衬衫,强调腰部曲线;衣身设计了育克、明门襟,搭门处加入自由褶。,.,58,坯布准备,.,59,贴标记线,.,60,整理领口,确定育克线和肩缝线,.,61,前衣片的立体裁剪,.,62,后衣片、肩缝线和侧封线的整理,.,63,衬衫领的立体裁剪,.,64,衬衫袖的立体裁剪,.,65,衬衫的完成效果,.,66,西服的立体裁剪,款式描述:双开身结构,胸腰省为之字形,增加了胸部的丰满度,使腰臀部的曲线更美观。,.,67,坯布准备,.,68,贴标记线,.,69,整理领口,确定育克线与肩缝线,.,70,衣片的立体裁剪,.,71,西服袖的立体裁剪,.,72,西服领的立体裁剪,.,73,西服的完成效果,.,74,立体构成艺术,立体构成技法,立体构成示例,面料的立体构成是指面料的二次加工设计,即在符合审美的原则和基础上,将原有的面料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通过解构、重组、再造、提升来改变面料原本的特征和形态,以达到丰富和创新面料的重要手段。例如打褶、起皱、折叠、缝制、拼贴、镂空、编织等。,第八讲面料的立体构成,.,75,立体构成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将原本平整单一的面料大胆地进行解构重组再塑,是当今引领时尚潮流的大师们都具备的超凡才能。,.,76,点状构成,在造型学中,点是指形体比较细小的物体,即在同一环境中相对较小的物体就可称之为点。因此,点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方或园或角或其他任何形状,只要是宽度厚度均近似或等于长度即可。在面料立体处理中,有很多面料立体处理技法是以点状为主构成。,.,77,线状构成,在造型学中,线就是线体或线材。不仅有长度,而且有宽度、亮度和厚度,还有粗细、软硬的区别。作为线体的宽度和厚度不宜近似和等于长度。线立体构成常给人以纤细、流畅、轻巧、力动感和透明的空间感等。,.,78,面状构成,造型学中的面,常可由点的多向密集移动而成,或由线的纵横交错而构成。点和线的集合与扩大,也能够构成面。有的点形和线形,还可直接构成面的肌理性质感。,.,79,综合构成,点、线、面的综合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80,立体构成技法,在立体裁剪中,服装立体构成的技法主要有六种,分别是:板网、立体布纹、褶皱艺术、折纸艺术、编织艺术、雕塑艺术。这些技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常常结合在一起应用,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81,板网,板网是将布料抽出的褶裥进行缩缝的一种方法,极富装饰性。这种工艺起源于匈牙利,其民族服装的袖口、胸部会以板网的方式缝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水波形板网,人字形板网,菱形板网,.,82,立体布纹,布料的立体造型手法多种多样,大大丰富了面料的肌理和外观,形成光与影的变化。同时,有效地衬托出女性身材的曲线美。,人字纹的缎面和免质效果,井字纹,.,83,辫子纹,向日葵纹,花瓣纹,.,84,褶皱艺术,在传统褶皱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扶桑纹,浪花纹,.,85,折纸艺术,折纸艺术在服装上的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百合,.,86,编织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