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 化学平衡与相关计算(通用)_第1页
(江苏专用)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 化学平衡与相关计算(通用)_第2页
(江苏专用)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 化学平衡与相关计算(通用)_第3页
(江苏专用)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 化学平衡与相关计算(通用)_第4页
(江苏专用)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 化学平衡与相关计算(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检测(六) 化学平衡与相关计算1(2020泰州一模)恒容条件下,1 mol SiHCl3发生如下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已知:v正v消耗(SiHCl3)k正x2(SiHCl3),v逆2v消耗(SiH2Cl2)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x为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是不同温度下x(SiHCl3)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v正,aT1;又因T2 K下达到平衡时SiHCl3的物质的量分数比T1 K平衡时小,说明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B项,从平衡体系中移走SiCl4,即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正确;C项,2SiHCl3(g)SiH2Cl2(g)SiCl4(g)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即反应从开始至达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始终为1 mol,由图像知,T2 K下达到平衡时SiH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75,则此时SiH2Cl2和SiCl4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0.125,因为平衡时v正v逆,v正k正x2(SiHCl3)0.752k正,v逆k逆x(SiH2Cl2)x(SiCl4)0.1252k逆,则0.752k正0.1252k逆,因k正和k逆只与温度有关,反应进行到a点处时v正k正x2(SiHCl3)0.82k正,v逆k逆x(SiH2Cl2)x(SiCl4)0.12k逆。,正确;D项,恒容条件下再充入1 mol SiHCl3,相当于增大压强,而2SiHCl3(g)SiH2Cl2(g)SiCl4(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x(SiH2Cl2)不变,错误。2(2020南通七市二模)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NO(g)2H2(g)N2(g)2H2O(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容器温度/K(T1T2)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NO(g)H2(g)N2(g)T3320.5T223T12.5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容器和容器中正反应速率:v(H2)v(H2)B平衡时,容器中c(NO) 0.5 mol L1C平衡时,容器和容器中的压强:pT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平衡时,容器和容器中正反应速率:v(H2)v(H2),错误;B项,T1时,容器:2NO(g)2H2(g)N2(g)2H2O(g) (正反应放热)起始/mol 3 2 0 0转化/mol 1 1 0.5 1平衡/mol 2 1 0.5 1此时平衡常数K0.25,n(平,总)4.5 mol;若容器也在T1时达到平衡,设平衡时N2浓度为x, 2NO(g)2H2(g)N2(g)2H2O(g)(正反应放热)起始(molL1) 1 1.5 0 0转化(molL1) 2x 2x x 2x平衡(molL1) 12x 1.52x x 2x则有0.25,解得x0.25,c(NO)0.5 mol L1;容器在T2时达到平衡,由于T1T2,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NO) 0.5 mol L1,正确;C项,容器在T1时起始加入2.5 mol NO和2.5 mol H2,若某时刻时N2为0.5 mol,则H2O为1 mol,NO和H2都为1.5 mol,共4.5 mol,此时Q0.200.25,反应未达平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4.5 mol,因此平衡时,容器和容器中的压强:pp,正确;D项,保持温度不变,若将容器改为恒压密闭容器,相当于给容器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平,总)4.5 mol,平衡时容器的容积小于21.8 L,错误。3(2020镇江一模)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各容器中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与反应温度如下表所示:容器温度/起始物质的量浓度/(molL1)NO(g)CO(g)N2CO2甲T10.100.1000乙T2000.100.20丙T20.100.1000反应过程中甲、丙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B达到平衡时,乙容器中的压强一定大于甲容器的2倍C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小于40%D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0.10 mol NO和0.10 mol CO2,此时v(正)v(逆)解析:选AC甲、丙容器中起始投料相同,温度不同,由图中曲线分析甲的温度高,平衡时n(CO2)甲n(CO2)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常数K(T1)K(T2),A正确;甲和乙温度不同,无法比较压强大小,B错误;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2NO(g)2CO(g)N2(g)2CO2(g)起始/(molL1): 0.1 0.10 0变化/(molL1): 0.06 0.06 0.03 0.06平衡/(molL1): 0.04 0.04 0.03 0.06此时,NO的转化率为60%。乙容器中若加入0.05 molL1 N2、0.1 molL1 CO2与丙等效,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等于40%,乙容器中加入0.1 molL1 N2、0.2 molL1 CO2,相当于丙物质的量的两倍,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N2的转化率小于40%,C正确;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42.187 5,再充入0.10 mol NO和0.10 mol CO2,浓度商Q28.01v(逆),D错误。4(2020南通二模)Boderlscens研究反应:H2(g)I2(g)2HI(g)H0。温度T时,在两个体积均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w(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物质t/min0204060801000.5 mol I2、05 mol H2w(HI)/%05068768080x mol HIw(HI)/%1009184818080研究发现上述反应中v正kaw(H2)w(I2),v逆kbw2(HI),其中ka、kb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T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64B容器中前20 min的平均速率v(HI)0.012 5 molL1min1C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物质的量均为0.1 mol的H2、I2、HI,反应逆向进行D若两容器中,kaka且kbkb,则x的值一定为1解析:选AD反应H2(g)I2(g)2HI(g)H0初始物质的量/mol: 0.5 0.50变化物质的量/mol: a a 2a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0.5a 0.5a 2a达到平衡时w(HI)100%80%0.8,得到a0.4,w(H2)w(I2)1w(HI)/210%,温度为T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kaw(H2)w(I2)kbw2(HI),则64,A正确;容器中前20 min,由w(HI)100%50%0.5,得到a0.25,此时平均速率v(HI)0.025 molL1min1,B错误;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物质的量均为0.1 mol的H2、I2、HI,浓度商Q1K,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错误;若两容器中kaka且kbkb,说明两容器在相同温度下反应,且在相同时间内到达平衡时w(HI)仍为80%,即在相同温度相同体积容器中两者完全等效,则x的值一定为1,D正确。5(2020扬州一模)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K,反应逆向进行,D正确。6(2020南师附中、天一、淮中、海门四校联考)已知:CO(g)H2O(g)CO2(g)H2(g)H41 kJmol1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平衡过程体系能量的变化COH2OCO2H21400放出热量:32.8 kJ0014热量变化:Q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B平衡时,若向容器中再加入0.2 mol CO和0.2 mol CO2,则v正v逆CQ8.2D容器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之和为1解析:选A根据放出的热量可知,达到平衡时反应掉0.8 mol CO,A正确;根据中的数据可知,平衡时CO、H2O、C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3.2 mol、0.8 mol、0.8 mol,因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1,当平衡时再加入CO和CO2各0.2 mol时,Qv逆,B错误;根据平衡常数可知,达到平衡时CO2剩余0.2 mol,即反应掉0.8 mol CO2,故Q41 kJmol10.8 mol32.8 kJ,C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中CO的转化率为80%,中CO2的转化率也为80%,D错误。7(2020常州一模)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Cl2(g)CO(g)。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t/s02468n(Cl2)/mol00.300.390.400.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22 molL1,则反应的Hv(逆)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l2和0.8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60%解析:选D由表中数据可知,6 s、8 s时氯气的物质的量都是0.4 mol,说明6 s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氯气的浓度为0.2 molL1,升高温度,到达新平衡,氯气的浓度变为0.22 molL1,氯气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故A错误;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恒容绝热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降低,而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故B错误;平衡时c(Cl2)0.2 molL1,COCl2(g)Cl2(g)CO(g)起始/(molL1): 0.500转化/(molL1): 0.2 0.2 0.2平衡/(molL1): 0.3 0.2 0.2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133,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 COCl2、0.60 mol Cl2和0.60 mol CO,此时Q0.15K0.133,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故C错误;原平衡等效为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l2和1.0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100%60%,如加入1.0 mol Cl2和0.8 mol CO,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0.2 mol CO,平衡在原来的基础上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l2的转化率减小,则Cl2的转化率小于60%,故D正确。8两个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和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起始物质的量见下表。实验测得两容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起始物质的量NOCO1 mol3 mol6 mol2 molAN点的平衡常数为0.04BM、N两点容器内的压强:p(M)2p(N)C若将容器的容积改为1 L,T1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CO2)0.25 molL1D若将容器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T1,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小于16.7%解析:选AD由于N点和M点的温度相同,故两点的平衡常数相同,根据M点平衡时n(CO2)可知,容器中平衡时NO、CO、N2、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 mol、1 mol、0.5 mol、1 mol,NO的转化率为(NO)100%16.7%,根据容器的体积为2 L可得,平衡常数K10.04,A正确;容器气体物质的量大,压强大,平衡正向移动,p(M)2p(N),B错误;若平衡时c(CO2)0.25 molL1,则NO、CO、N2、CO2的浓度分别为0.75 molL1、2.75 molL1、0.125 molL1、0.25 molL1,反应的平衡常数K20.002K1,因为只改变容器的体积,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由题图可知,升高温度n(CO2)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若将容器改为绝热容器,则容器内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故平衡时(NO)v(逆)C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强一定大于容器中的压强的两倍D将容器改为绝热容器,实验起始温度为T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小于50%解析:选BD由图示可知,容器中在20 min时生成CH3OH 0.12 mol,则反应掉H2 0.24 mol,故v(H2)0.006 molL1min1,A错误;根据平衡时数据可知K234.375,再加入0.20 mol CO和CH3OH时,Q178.571T1,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时CH3OH物质的量减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在温度T2时,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当容器绝热时,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小于50%,D正确。10(2020南京、盐城一模)已知:CH4(g)2H2S(g)CS2(g)4H2(g)。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 CH4和0.2 mol H2S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X点CH4的转化率为20%CX点与Y点容器内压强比为5551D维持Z点温度,向容器中再充入CH4、H2S、CS2、H2 各0.1 mol 时v(正)0,故A错误;设X点时CS2为x mol, CH4(g)2H2S(g)CS2(g)4H2(g)起始量(mol)0.10.2 0 0变化量(mol) x 2x x 4xX点时量(mol) 0.1x 0.22x x 4x即得(0.1x)4x,x0.02 mol,则CH4的转化率为100%20%,故B正确;在同温同容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图中X点和Y点温度不同,无法比较X点和Y点容器内的压强,故C错误;同理可求得Z点:0.1xx,x0.05 mol, 即CS2为0.05 mol,则CH4为0.05 mol,H2S为0.1 mol,H2为0.2 mol,设容器的体积为1 L,若此时反应已达平衡,则平衡常数K0.16,当向容器中再充入CH4、H2S、CS2、H2 各0.1 mol 时,各物质的量分别为CH4 0.15 mol、H2S 0.2 mol、CS2 0.15 mol、H2 0.3 mol,此时的浓度商Q0.202 5K0.16,所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v(正)v(逆),故D正确。11(2020苏锡常镇二模)甲胺(CH3NH2)是合成太阳能敏化剂的原料。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CH3OH(g)NH3(g)CH3NH2(g)H2O(g),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容器编号温度/K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CH3OH(g)NH3(g)CH3NH2(g)H2O(g)CH3NH2(g)H2O(g)5300.400.40000.305300.800.8000500000.200.200.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K()c(CH3OH,)C达到平衡时,转化率:(NH3,)(H2O,)K(),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K()K(),正确;B项,容器和容器为等温等容,起始量为2倍关系,由于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CH3OH)关系:2c(CH3OH,)c(CH3OH,),错误;C项,容器和容器温度不同,若容器温度也为530 K,则能建立等效平衡,此时应有(NH3,)(H2O,)1,由于容器温度低于530 K,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而容器是从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则转化率减小,所以达到平衡时,转化率:(NH3,)(H2O,)1,正确;D项,530 K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CH3OH 0.10 mol、NH3 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