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测试试题(十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B. 浓硫酸、碱石灰均不可以作食品的干燥剂,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C. 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D. 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答案】BD【解析】【详解】A该标志为辐射品危险标志,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以可以作食品干燥剂,碱石灰和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故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这种“气”是指乙烯,因为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C正确;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热效应,即合适的催化剂,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但反应过程仍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答案为BD。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B.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 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 0.1mol H2 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于0.2NA【答案】B【解析】【详解】A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6,则124 g P4即1mol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乙烯分子中氢原子数目均为4,则0.5mol甲烷和乙烯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故B正确;C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I2和FeCl3,共转移电子数为3NA,故C错误;DH2+I22HI这是一个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则反应后分子总数仍为0.2NA,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注意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是否已知;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由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A等。3.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学工业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过水杨醛经多步反应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杨醛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B.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中间体A中是否混有水杨醛C. 中间体A与香豆素-3- 羧酸互为同系物D. 1 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水杨醛苯环上的四个氢原子的环境不同,即苯环上有4种等效氢,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故A正确;B水杨醛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具有醛和酚的性质;中间体中含有酯基、碳碳双键,具有酯和烯烃性质,二者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相同,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故B错误;C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中间体中含有酯基、香豆酸-3-羧酸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二者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香豆酸-3-羧酸中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各物质最多能和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4.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饱和硫酸铜溶液,均有固体析出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滴加硝酸银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未水解C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碘化钠溶液,一支试管中出现黄色沉淀,另一支无明显现象Ksp(AgI)碳酸苯酚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蛋白质与NaCl饱和溶液发生盐析,硫酸铜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B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应先加入硝酸酸化除去过量的NaOH,否则不能排除AgOH的干扰,故B错误;C浓度相同,Ksp小的先沉淀,由现象可知Ksp(AgI)Ksp(AgCl),故C正确;D醋酸易挥发,醋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浑浊,则不能比较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故D错误;故答案C。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A遇甲的浓溶液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且化学键的类型也完全相同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 ZD. Y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答案】D【解析】【分析】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和A发生钝化,可知A为Al单质,Y为Al元素,丙是无色气体,应为SO2,则甲为H2SO4,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可知丁为H2O,戊为H2O2,乙为Al2(SO4)3,则W、X、Y、Z分别为H、O、Al、S等元素,以此解答该题。【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X、Y、Z分别为H、O、Al、S元素;A丁为H2O,戊为H2O2,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水中只含有极性键,而H2O2中除H-O极性共价键外,还含有O-O非极性键,两者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A错误;BO、S 对应的最简单氢化物为H2O和H2S,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O的沸点大于H2S,故B错误;C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故C错误;D铝离子和硫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生成H2S和Al(OH)3,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答案为D。6.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O42-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B. SO42-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4H2+SO42-8eS2-+4H2OC. 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D. 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答案】C【解析】【详解】A正极上水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2H2O +2e-=2OH-+H2,故A错误;BSO42-与H2在厌氧细菌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S2-和H2O,离子反应式为:4H2+SO42-S2-+4H2O,故B错误;C钢管腐蚀的过程中,负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Fe2+,与正极周围的S2-和OH-分别生成FeS的Fe(OH)2,故C正确;D在钢管表面镀锌可减缓钢管的腐蚀,但镀铜破损后容易形成Fe-Cu原电池会加速铁的腐蚀,故D错误;故答案为C。7.常温下,某实验小组探究碳酸氢铵溶液中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可知碳酸的Ka1数量级约为10-7B. 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主要与HCO3反应C. 常温下将NH4HCO3固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D. NH4HCO3作肥料时不能与草木灰混用【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pH=6.37时c(H2CO3)=c(HCO3-)、c(H+)=10-6.37mol/L,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Ka1=10-6.37,则碳酸的Ka1数量级约为10-7,故A正确;B向稀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HCO3-+NH4+2OH-NH3H2O+CO32-+H2O,说明NaOH与NH4+、HCO3均反应,故B错误;C由图可知,pH=9.25时c(NH3H2O)=c(NH4+)、c(OH-)=109.25-14mol/L=10-4.75mol/L,NH3H2O的离常数Ka1=10-4.75,而碳酸的Ka1=10-6.37,则NH3H2O的电离能力比H2CO3强,HCO3-的水解程度比NH4+强,即NH4HCO3的水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D草本灰的水溶液显碱性,与NH4HCO3混用会生成NH3,降低肥效,则NH4HCO3作肥料时不能与草木灰混用,故D正确;故答案为B。8.乙烯来自石油的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根据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之前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为:_(2)石蜡油分解实验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填写序号);只有甲烷 只有乙烯 烷烃与烯烃的混合物(3)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现象为_,若装置D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该实验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填序号);防止暴沸 有催化功能 积蓄热量 作反应物(5)将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全部通入到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mg,则该气体混合物中属于烯烃的原子个数为_(用NA表示);(6)利用A装置的仪器还可以制备的气体有_(任填一种),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微热A中大试管,E中出现了气泡,冷却后E中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注,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3). 溴水褪色 (4). 5CH2=CH2+12MnO4-+36H+=10CO2+12Mn2+28H2O (5). (6). 3mNA/14 (7). NH3 (8). Ca(OH)2+2NH4ClCaCl2+2H2O+2NH3【解析】【分析】探究工业制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烷烃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B中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中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D中吸收C中生成的二氧化碳,E中利用排水法收集乙烯。【详解】(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形成密闭系统,再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检验,具体操作为:E中加入适量水,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微热A中的大试管,E中出现了气泡,冷却后E中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注,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石蜡油主要是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根据原子守恒知,除了生成烯烃外还生成烷烃,故选;(3)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烯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现象为溴水褪色;若装置D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混合气体经过装置C时,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了CO2气体,同时生成MnSO4,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H2=CH2+12MnO4-+36H+=10CO2+12Mn2+28H2O;(4)加热石蜡油时加入碎瓷片,石蜡油分解较缓慢,加热碎瓷片能加快反应速率,碎瓷片还能吸收热量而积蓄热量从而促进石蜡油分解,故选;(5)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全部通入到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mg,说明分解生成的烯烃的质量为mg,烯烃的分子通式为CnH2n,其摩尔质量为14ng/mol,则该气体混合物中属于烯烃的原子个数为=。(6)A装置是固体混合加热制气法,常见气体O2、NH3均可以用此装置制备,其中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混合固体可制得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9.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含少量的SiO2、CaO和MgO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取Ba(NO3)2的工业流程。(1)上述流程中将重晶石和煤磨成粉状的目的是_。(2)焙烧过程中主反应为:BaSO4 + 4CBaS + 4CO,除此以外还可能有BaCO3等副产物生成,通过改变温度以及煤粉的用量可降低副反应发生。依据如图判断生成BaS的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温度至少应控制在_以上。控制BaSO4的量不变,改变C的量,测得原料中碳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如图所示,判断原料中n(C) / n(BaSO4)至少为_(填字母):a. 1.5 、b. 2.0 、c.3.75。(3)已知BaS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90时约为50g/100g水,浸取液中存在三种碱Mg(OH)2 、Ca(OH)2、Ba(OH)2。浸取过程中产生Ba(OH)2的原因是_(写离子方程式)。三种碱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填化学式);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原因是:Mg、Ca、Ba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_。(4)酸解过程中,向滤液中加入硝酸,即有硝酸钡晶体析出,稍过量的HNO3有利于提高Ba(NO3)2晶体的析出率,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其原因是:_。【答案】 (1). 增大固体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转化率 (2). 吸热 (3). 600 (4). c (5). S2-+ H2OHS- + OH- 、HS-十H2OH2S+ OH- (6). Ba(OH)2 (7). Ca(OH)2 (8). Mg(OH)2 (9). 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 (10). 溶液中存在Ba2+(aq) + 2NO3-(aq) Ba(NO3)2(s),稍过量的硝酸有利于提高c(NO3-),促进平衡向晶体析出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Ba(NO3)2晶体的析出率【解析】【分析】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含少量的SiO2、CaO和MgO杂质,加入煤粉,高温煅烧,发生BaSO4 +4C BaS+4CO,除此以外还可能有BaCO3等副产物生成,然后用90的热水浸取,趁热过滤,除去杂质,加入硝酸,可与BaS反应生成硝酸钡,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 将重晶石和煤磨成粉状的目的是增大固体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转化率;(2)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O 的物质的量增大,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为吸热反应,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应在600以上进行;由图象可知加入C应减少副反应,使硫酸钡完全转化生成BaS,且C生成CO,BaS0.2mol, CO为0.75mol,根据原子守恒,则判断原料中n(C)/n(BaSO4)至少为3.75,故答案为c;(3)BaS水解可产生Ba(OH)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 H2OHS- + OH- 、HS-十H2OH2S+ OH-;Mg、Ca、Ba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即金属性BaCaMg,故答案为:Ba(OH)2、Ca(OH)2、Mg(OH)2;由原子序数知Mg、Ca、 Ba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4)溶液中存在Ba2+(aq) + 2NO3-(aq) Ba(NO3)2(s),稍过量的硝酸有利于提高c(NO3-),促进平衡向晶体析出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Ba(NO3)2晶体的析出率。10.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以NOx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1)工业上采用NH3SCR法是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它利用氨在一定条件下将NOx在脱硝装置中转化为N2。主要反应原理为:主反应:a.4NH3(g)+4NO(g)+O2(g) 4N2(g)+6H2O(g) H1副反应:b.4NH3(g)+3O2(g) 2N2(g)+6H2O(g) H2=1267.1kJ/molc.4NH3(g)+5O2(g) 4NO(g)+6H2O(g) H3=907.3 kJ/mol上述反应中利用了NH3的_ 性质;H1_。将氮氧化合物按一定的流速通过脱硝装置,测得出口的NO残留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试分析脱硝的适宜温度是_(填序号)。A 1050 温度超过1000 ,NO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2)已知:8NH3(g)+6NO2(g) 7N2(g) +12H2O(l) H0。相同条件下,在2 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该反应活化能Ea(A)、Ea(B)、Ea(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理由是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 使用催化剂A达平衡时,H值更大b 升高温度可使容器内气体颜色加深c 单位时间内形成N-H键与O-H键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d 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3)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CO和NO发生反应2NO(g)+2CO(g) N2(g)+2CO2(g)H=746.8kmol1,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填“”“”或“=”)k逆增大的倍数。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和1 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_。(分数表示或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1). 还原性 (2). -1626.9 kJ/mol (3). b (4). 高温下,副反应c,产生了NO;主反应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也会导致NO的浓度增大 (5). Ea(C) Ea(B) Ea(A) (6). 相同时间内生成的N2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活化能越低 (7). b c d (8). (9). 或0.2【解析】【分析】(1)在反应4NH3+4NO+O24N2+6H2O中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为0价,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NO和O2是氧化剂;根据盖斯定律,由2b-c=a,由此计算H1;氮氧化物残留浓度越低越好;温度超过1000,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2)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氮气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活化能越低;a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单位时间内形成N-H键与O-H键的数目相等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当平衡常数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和1 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 2NO(g)+2CO(g)N2(g)+2CO2(g)起始(mol/L):1 1 0 0转化(mol/L):0.4 0.4 0.2 0.4平衡(mol/L):0.60.6 0.2 0.4平衡时v正=v逆,则k正c2(NO)c2(CO)=k逆c(N2)c2(CO2),结合=计算。【详解】(1)在反应4NH3+4NO+O24N2+6H2O中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为0价,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已知:主反应:a.4NH3(g)+4NO(g)+O2(g) 4N2(g)+6H2O(g) H1;副反应:b.4NH3(g)+3O2(g) 2N2(g)+6H2O(g) H2=1267.1kJ/mol;c.4NH3(g)+5O2(g) 4NO(g)+6H2O(g) H3=907.3 kJ/mol;根据盖斯定律,由2b-c=a,则H1=2(1267.1kJ/mol)-(907.3 kJ/mol)=-1626.9 kJ/mol;氮氧化物残留浓度越低越好,根据图知,在9001000时氮氧化物浓度最低,故答案为b;温度超过1000,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导致NO浓度增大;(2)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氮气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该反应的活化能越低,根据图知,化学反应速率ABC,所以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C)Ea(B)Ea(A);a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其焓变不变,故错误;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故正确;c单位时间内形成N-H键与O-H键的数目相等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当平衡常数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故选bcd;(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k正增大的倍数k逆增大的倍数;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和1 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 2NO(g)+2CO(g)N2(g)+2CO2(g)起始(mol/L):1 1 0 0转化(mol/L):0.4 0.4 0.2 0.4平衡(mol/L):0.60.6 0.2 0.4平衡时v正=v逆,则k正c2(NO)c2(CO)=k逆c(N2)c2(CO2),则:=。【点睛】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H的换算关系。11.黄铜矿是主要的炼铜原料,CuFeS2是其中铜的主要存在形式。回答下列问题:(1)CuFeS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其组成的三种元素中电负性较强的是 _。(2)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正确的_。(3)在较低温度下CuFeS2与浓硫酸作用时,有少量臭鸡蛋气味的气体X产生。X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属于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X的沸点比水低的主要原因是_。(4)Cu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SO2,其结构式为,则SO2中共价键类型有_。(5)四方晶系CuFeS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Cu的配位数为_,已知:ab0.524 nm,c1.032 n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uFeS2晶体的密度是_gcm3(列出计算式)。【答案】 (1). 离子键 (2). 硫(S) (3). CD (4). V形 (5). sp3 (6). 极性 (7).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答案合理即可) (8). 键和键 (9). 4 (10). 【解析】【分析】(1)CuFeS2中存在Cu2+、Fe2+和S2-;CuFeS2中硫为非金属元素,铁和铜为金属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铁原子价电子为3d64s2,铜原子价电子为3d104s1,基态原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中半满或全满为稳定结构;(2)在较低温度下CuFeS2与浓硫酸作用时,有少量臭鸡蛋气味的气体X产生为H2S气体;硫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根据H2S属AX2,价层电子对为4对,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但S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来判断分子的立体构型,中心原子硫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杂化,为V性结构,分子具有极性;H2S的沸点比水低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3)二氧化硫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间分别形成一个键,同时氧原子和硫原子间形成一个4电子离域键;(4)四方晶系CuFeS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分析可知亚铜离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硫原子连接两个亚铁离子和两个亚铜离子;晶胞中亚铁离子=8+4+1=4,亚铜离子=6+4=4,硫离子=8,晶胞内共含4个CuFeS2,a=b=0.524nm,c=1.032nm,则晶体的密度=。【详解】(1)CuFeS2中存在Cu2+、Fe2+和S2-,存在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CuFeS2中硫为非金属元素,铁和铜为金属元素,则三种元素中电负性较强的是硫元素;铁原子价电子为3d64s2,铜原子价电子为3d104s1:A二价铁离子是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3d轨道有一个成对电子,4s轨道为空轨道,故A错误;B铜原子价电子为3d104s1 ,轨道表示式不符合,故B错误;C三价铁离子是铁原子失去4s两个电子和3d一个电子,3d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为稳定结构,故C正确;D亚铜离子是失去4s轨道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轨道表示式正确,故D正确;故答案为CD;(2)H2S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为4对,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价层电子对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但S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的构型为V形,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杂化,属于极性分子;H2S的沸点比水低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3)二氧化硫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间分别形成一个键,同时氧原子和硫原子间形成一个4电子离域键,SO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共价键的类型有:键和键;(4)晶胞结构分析可知,由面心上Cu与2个S相连,晶胞中每个Cu原子与4个S相连,Cu+的配位数为4;晶胞中亚铁离子=8+4+1=4,亚铜离子=6+4=4,硫离子=8,晶胞内共含4个CuFeS2,a=b=0.524nm,c=1.032nm,则晶体的密度= gcm3。12.某课题组的研究人员用有机物A、D为主要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A属于烃类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A相对于H2密度为13。D的分子式为C7H8O,遇FeCl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请回答以下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2)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组峰; D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还有_(不含D)种。(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6)参照上述流程信息和已知信息,以乙醇和苯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化工产品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CH3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基临床考试题库及答案
- 纠纷调解考试题库及答案
- 25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3 section B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年新疆农业培训合作合同协议
- 2025年物业管理费缴纳合同协议
- 土木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定向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日照社工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人才培养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宣传
- 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知识习题集
- GB/T 25820-2025包装用钢带
- 制约婚内家暴协议书
- 点云质量评估-全面剖析
- 形婚协议书合同完整版
- 海南时政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培训方案
- 砭石疗法培训学习资料
- 2025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