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无线接入方案_第1页
酒店无线接入方案_第2页
酒店无线接入方案_第3页
酒店无线接入方案_第4页
酒店无线接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站长专用! NETGEAR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酒店无线接入方案建议书 2004 年年 3 月月 NETGEAR 公司北京办事处公司北京办事处 目录 1前言前言 . 4 2无线局域网发展状况无线局域网发展状况. 5 3酒店需求现状酒店需求现状. 6 4热点网络结构热点网络结构. 6 4.1AP 部署 . 6 4.1.1小于等于3个AP的使用环境. 6 4.1.1.1方式一:AP 空中中继连接. 7 4.1.1.2方式二:AP 空中中继连接. 7 4.1.1.3方式三:标准 AP 网络连接. 8 4.1.2大于3个AP的使用环境. 8 4.1.2.1方式一:每个 AP 一个以太端口接入 . 8 4.1.2.2方式二:AP 进行空中桥接. 9 4.2整体结构. 10 4.2.1访问控制设备(AC). 10 4.2.2边缘接入路由器(Router). 11 4.2.3二层汇聚交换机. 11 4.2.4二层楼层交换机. 11 4.2.5PoE设备. 11 4.2.6无线节点(AP). 11 5酒店酒店运营考虑运营考虑. 11 5.1AC 部署. 11 5.2用户群兼容. 11 5.3用户群扩展. 12 5.4酒店无线网络安全. 12 5.4.1空中接口的安全性. 13 5.4.1.1WEP 加密 . 13 5.4.1.2802.11i . 13 5.4.1.3WPA. 14 5.4.1.4WAPI. 15 5.4.2无线接入点的安全性. 15 5.4.3接入交换机的安全性. 16 5.4.4总结. 16 5.5用户认证计费. 16 5.5.1认证方式. 16 5.5.1.1基于 Web 方式的认证方式. 16 5.5.1.2基于 802.1x 的认证方式. 17 5.5.1.3基于 PPPoE 的认证方式. 17 5.6QOS. 17 6地址规划地址规划 . 18 7网管网管 . 18 8设备介绍设备介绍 . 19 8.1AC 控制器. 19 8.2WG302 运营级无线接入点 . 27 8.2.1产品特点. 27 8.2.2产品介绍:. 27 8.2.3技术参数:. 28 8.3FS526T 交换机. 31 8.3.1产品特点:. 31 8.3.2产品介绍:. 31 8.3.3技术参数. 32 9附附加加 . 33 1 前言前言 全球中小规模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先驱和领导者美国网件(NETGEAR)于 1996 年 1 月创立, 长期致力于为中小规模企业用户与 SOHO 用户提供简便易用并具有强大功能的网络综合 解决方案。网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硅谷圣克拉拉市,业务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是 美国硅谷连续六年增长速度最快的 50 家企业之一。同时,美国网件与多家业内知名厂 商保持着长期的良好合作。 美国网件(NETGEAR)一直致力于网络的技术创新,追求品质与应用并重的理念,为全球 企业用户提供使用简便的高质量网络解决方案。特别是在中小规模企业与无线网络领域, 拥有着无人能及的技术研发力量,也正因为如此,网件在这两个市场领域中保持着绝对 的领先优势。更引人注目的是,网件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目前所有网络厂商中增长最 为迅速的公司,全球业绩增长连续多年名列第一。 2002 年,在业界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网件实现了 30的业绩增长,达到 2.6 亿美元的 销售业绩。这是对其作为先驱,多年来开拓中小企业网络市场和家庭网络市场的丰厚回 报。至此,美国网件已稳居 SOHO/Home 市场销售额的前三名,在整个无线局域网市场销 售额居第四位。美国网件公司已于 2003 年 7 月 31 日在美国 NASDAQ 成功上市,交换代码 为 NTGR。 美国网件(NETGEAR)将在中国销售业界领先的全线产品,包括:千兆局域网系列、智能 堆叠局域网系列、无线网络产品系列、防火墙系列、宽带接入路由产品系列、VPN 安全 产品系列以及专为中小规模网络用户设计的多功能产品系列,同时这些产品配以网件精 心设计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无论是产品还是解决方案都将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融入其中, 在同类产品中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美国网件(NETGEAR)在中国市场以“品质网络轻松建”之理念,致力于推动企业网络构 建与应用,为中国网络用户提供使用简便的高质量网络解决方案。努力塑造“中小规模 企业网络安全先锋”与“无线网络先锋”形象。将最新的产品与技术带给中国的网络用 户。 美国网件(NETGEAR)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信心,并已经在中国制定了长期的发展策略。 2003 年,美国网件将在香港设立国际操作总部,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并于 2004 年设 立美国网件中国公司。 本建议书根据 NETGEAR 对电信热点的理解,从热点地区网络部署及整体解决方案出 发,结合爱立信对运营策略的成熟经验及相关产品,提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热点地区 的部署,同时基于对热点网络整体结构的理解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2 无线局域网发展状况无线局域网发展状况 1997 年 IEEE 推出了 802.11 无线局域网 2Mbps 标准后无线局域网并未得到普及,而 1999 年 802.11b 技术的出现使得的无线局域网的速率可以到达 11Mbps,由于技术成熟 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使无线局域网的市场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新的标准如 802.11g、802.11a 又将无线局域网的速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之完全可以满足复杂 的室内环境部署以及高带宽媒体应用的需求。 中国的无线局域网在 2003 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无线局域网芯片的规模化生产,使得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进一步 扩大的用户市场,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成熟的 802.11g 产品的推出使得新的无线局域网环境 既满足了用户对高带宽媒体的应用又兼容现有的大量的 802.11b 用户。 国际互联网运营商大量的部署无线局域网热点以及对该业务的推广,使得无线局域网的 概念在大用户群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普及,为进一步扩大热点的用户市场打下了有力的 基础。 移动客户端如便携电脑、PAD 等产品的不断的普及,使得通过无线局域网上网的业务 需求不断扩大。 3 酒店需求现状酒店需求现状 已经拥有了综合布线系统的智能化宾馆,能够在客房或商务中心提供商务客人的上网要求,可 商务客人常常喜欢在宾馆大堂、咖啡吧或茶座里用笔记本电脑工作,或是在这些地方进行一个 小型的会谈,当客人需要处理邮件或上网下载公司的资料是,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你必须换一 个靠近某个数据点的位置、你可以到商务中心去或者您必须到房间里用电话线才可以上网 等等。 服务为王,尤其是对于服务产业中的酒店业来说。目前酒店行业竞争的重点已经从硬件的竞 争转移到服务的竞争,各大酒店均绞尽脑汁来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传统的服务 项目已非常成熟的今天,作为四、五星级酒店,如何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成为酒店经营者头疼 的问题。近两年来,随着来自世界各地商务客人的增加,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高 速发展,以及 Internet 在国内的迅猛发展,为酒店客户提供新的信息服务成为一种趋势。这一 方面提升了现代化酒店的服务与管理水平,同时,也为酒店经营者带来了相应的利益。 可以说,网络不仅是酒店传播信息的工具,也是留住回头客保持入住率的有效手段,而无线网 络由于其移动性、便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更是得以在酒店中大显身手。商务客人一般会要求 酒店提供与其办公室和个人家庭相同的高速 Internet 访问能力,通过无线局域网就可实现灵活 且可扩展的网络解决方案。 4 热点网络结构热点网络结构 4.1AP 部署部署 考虑到热点部署的 AP 应与目前持有大量的 802.11b 终端的用户的兼容,同时也顾及到 未来无线局域网数据应用业务的扩展,NETGEAR 推荐采用 WG302 这款运营级别的 802.11g 设备来实现热点部署。WG302 通过无线端口隔离技术提供热点用户更多的安全 保障以及杜绝未经认证的用户非法占用无线网络资源,影响正常用户使用。 热点网络结构将从不同用户的环境来阐述 AP 的组建方式,以及在大面积服务区内的无 线 AP 的小区规划。 基于应用区域相对开阔,所以从用户应用环境上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4.1.1小于等于小于等于 3 个个 AP 的使用环境的使用环境 由于同一区域交叠的 AP 的范围小于等于 3,并且 Netgear 的 AP 支持 1、7、13 共三个 互不重叠频率通道,所以无需考虑频道重叠。 以下介绍当 AP 数量为 3 时,AP 的构建方式: 4.1.1.1方式一:方式一:AP 空中中继连接空中中继连接 见下图 方式一可以覆盖一个较大较均匀的区域,且只需要一个以太网的接入口。但由于作为提 供以太网入口的 AP 与其他 AP 之间是通过空中接口相互通讯,一般而言在这种模式下 AP1、AP2、AP3 必须处于同一频段所以对于用户而言只能共享一个频段所带来的速率 对于 802.11g 来说就是标准的 54Mbps 理论值,但由于 NETGEAR 支持 108M 的 Supper G 技术使得用户仍然可以共享 108M bps 的接入速率。 4.1.1.2方式二:方式二:AP 空中中继连接空中中继连接 见下图 方式二可以覆盖一个较狭长的区域,且只需要一个以太网的接入口。由于以太网入口的 AP 仅与一个 AP 之间通过空中接口相互通讯,一般而言在这种模式下 AP1、AP2、AP3 必须处于同一频段所以对于用户而言只能共享一个频段所带来的速率对于 802.11g 来说 就是标准的 54Mbps 理论值,但由于 NETGEAR 支持 108M 的 Supper G 技术使得用户 仍然可以共享 108M bps 的接入速率。 上述两种连接方式,虽然同样的使用 AP 进行中继,在覆盖方式上有所分别。在 WLAN 网络开发初期,由于用户不多,可以作为有效的节省网络端口以及扩大覆盖范 围的方法。 4.1.1.3方式三:标准方式三:标准 AP 网络连接网络连接 见下图 方式三可以覆盖一个较均匀的区域,由于所有的 AP 都连接一个以太网的接入口所以该 区域的接入用户可以根据漫游所在区域的 AP 直接进入有线以太网网络,以提供更高的 接入速度。 4.1.2大于大于 3 个个 AP 的使用环境的使用环境 由于 AP 使用数量大于 3 个,所以需要考虑 AP 间的频道规划。应尽量避免两个处于同 频道的 AP 在同一区域有交叠。 4.1.2.1方式一:每个方式一:每个 AP 一个以太端口接入一个以太端口接入 如下图 当 AP 覆盖区域可以为每个 AP 提供一个以太网接入口时,所以该区域的接入用户可以 根据漫游所在区域的 AP 直接进入有线以太网网络,以提供高速率的接入。那么,在规 划中我们只需避免区域内 AP 的频道重叠。 4.1.2.2方式二:方式二:AP 进行空中桥接进行空中桥接 如下图 当 AP 覆盖区域可以为每两个 AP 提供一个以太网接入口时,在规划中我们需要考虑以 下两点: 避免区域内 AP 频道重叠 必须避免一个 AP 同时作为三个 AP 的有线以太网接入口。 4.2整体结构整体结构 考虑了热点地区 AP 的部署之后,需要进一步对热点的整个网络结构作进一步阐述。在 热点网络结构中 NETGEAR 推荐采用 FS526T 交换机来汇聚无线接入点,FS526T 通过 端口隔离技术提供酒店用户更多的安全保障以及杜绝未经认证的用户非法占用有线网络 资源,影响正常用户使用。 下图是一个典型的酒店网络结构: 从上图可以看出酒店无线网络由以下部分组成: 4.2.1访问控制设备(访问控制设备(AC) 访问控制设备可以置于酒店机房处,一般而言 AC 的功能取决于对用户的认证手段,采 用爱立信的 EBRAS 服务器(宽带接入服务器)可以有效的对接入用户实施访问控制,并 为运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AC 是酒店覆盖的核心设备,涉及到用户认证、用户计费、用户控制以及与运营策略相 结合的技术实现手段。 4.2.2边缘边缘接入路由器(接入路由器(Router) 边缘路由器可以置于酒店 AC 控制器的出口处,实现专线接入的需求。也可以无需边缘 路由器直接由 ISP 提供 AC 控制器的以太接入。 4.2.3二层汇聚交换机二层汇聚交换机 二层汇聚交换机用于对酒店楼层交换机的汇聚,并负责城域网接入。对较小的平面酒店, 楼层交换机即可兼顾城域网接入。 4.2.4二层楼层交换机二层楼层交换机 二层楼层交换机主要用于汇聚该区域的无线接入点。 4.2.5PoE 设备设备 PoE 设备可以是单端口也可以是多端口,如果热点机房环境允许的话,建议采用多端口 PoE 设备,这样便于未来的系统扩展,且保证设备整体外观整洁。另外,也有一些楼层交换机自带 PoE 功能,但由于 AP 的所需的功耗是不同的,而交换机的负载能力有限,所以当采用自带 PoE 的交换机时,当外挂 AP 数目较多时会导致电流不稳从而影响设备性能。建议采用独立的 网线馈电设备来对无线接入点进行供电。 4.2.6无线节点无线节点(AP) 负责无线客户端的接入。 5 酒店酒店运营考虑运营考虑 5.1AC 部署部署 AC 部署模式在酒店比较简单,而且与边缘用户的连接可以通过二层方式来实现。 5.2用户群兼容用户群兼容 基于近两年来无线局域网逐渐为市场接受,越来越多的用户都购买了无线局域网卡,但 由于当时无线局域网技术为 802.11b 所主导,所以存在这大量的 802.11b 的用户群体, 新的热点 AP 必须能与这些用户相兼容。 令人欣慰的是,802.11g 标准的推出其主要的设计原则就是考虑到与 802.11b 用户的兼 容,同时提供更好的微波特性以及较高的数据带宽。 802.11g 的最大优点是有逆向兼容性(backward compatibility),亦即可与 802.11b 兼容,虽 然 802.11b 设备在相同的 2.4GHz 频宽中操作,他们所使用的模块设计其实是不同的。 802.11b 使用 CCK 的调变技术,而 802.11g 则使用 OFDM 技术。简单的说,那就像两 个人可以互相听到对方的声音,却没有办法沟通,因为他们说的语言不同。 802.11g 的保护机制(Protection)提供了所需的机制来控制到底是说 CCK 或是 OFDM。它使用了 RTS/ CTS 机制,这种机制正是 802.11b 的部分规格。当 Protection 处 于使用中状态时,每个 802.11g OFDM 数据包都是处于 CCK RTS (请求送出,Request To Send)的情况。如果说的语言是 CCK 时,范围内所有 802.11b 站台(或是使用保护的 802.11g 站台)都可以了解一个站台正在要求许可来送出资料。而接收的范围内 802.11b 或是 802.11g 站台就可以用 CCK CTS (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 作回应,传送才能开 始。因为 RTS 和 CTS frames 包含了其它有关将被传送的资料,所以 802.11g 可以分辨 到底是要切换回 OFDM 或是继续说 CCK 以完成要求的通讯。 如果说的语言是 CCK 时,范围内所有 802.11b 站台(或是使用保护的 802.11g 站台)都可 以了解一个站台正在要求许可来送出资料。而接收的范围内 802.11b 或是 802.11g 站台 就可以用 CCK CTS (清除发送,Clear To Send) 作回应,传送才能开始。因为 RTS 和 CTS frames 包含了其它有关将被传送的资料,所以 802.11g 可以分辨到底是要切换回 OFDM 或是继续说 CCK 以完成要求的通讯。 通过这种机制 802.11g 可以灵活的兼容 802.11b 的用户,但这种机制的负面效应显而易 见他需要牺牲一部分 802.11g 的速率。 建议在热点运营初期,打开所有的无线接入点的 802.11b 的兼容功能,虽然需要牺牲部 分速率,但却不至于使大量的 802.11b 用户拒之门外,从而赢得了更多的用户。等到 802.11g 客户端逐渐普及后再考虑关掉 802.11b 的兼容性,来提高用户的接入速率。 5.3用户群扩展用户群扩展 就目前无线局域网技术而言 802.11g 标准所提供的单频 54Mbp 的吞吐率,同时又可兼 容大量 802.11b 用户,这个速率已经是最高的接入速率了。NETGEAR 支持的 Supper G 技术通过双频捆绑等优化技术又将接入速率提升到了 108M,使得基于 NETGEAR 无线 接入点部署的热点可以基本满足目前以及将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数据接入业务。 另外,如果随着热点用户数量的扩大,也可以通过对 NETGEAR 功率调整并配合频点 规划来实现无线系统容量的扩张。 5.4酒店无线网络安全酒店无线网络安全 根据上图网络安全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空中接口的安全性 2.无线接入点的安全性 3.接入交换机的安全性 5.4.1空中接口的安全性空中接口的安全性 由于无线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所以任何在该无线可达区域内的用户都可以轻而易 举的截获用户未加密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及方面来实现区域内用户的安全性。 5.4.1.1WEP 加密加密 多数 AP 都可以提供基于 WEP 标准的无线通讯加密,并可以支持 40 位密钥和 128 位密 钥的数据加密。WEP 加密最基本的保障了用户无线数据的安全性,但是每个移动用户 都需要在客户端手工输入密钥,这给移动用户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同时由于 WEP 采 用共享密钥交换在其交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弱密钥,这使得加密的数据较容易被破解。 5.4.1.2802.11i 为了使 WLAN 技术从 WEP 造成的不安全的被动局面中解脱出来,IEEE 802.11 的 i 工 作组致力于制订被称为 IEEE 802.11i 的新一代安全标准,这种安全标准为了增强 WLAN 的数据加密和认证性能,定义了 RSN(Robust Security Network)的概念,并且 针对 WEP 加密机制的各种缺陷做了多方面的改进。 IEEE 802.11i 规定使用 802.1x 认证和密钥管理方式,在数据加密方面,定义了 TKIP(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CCMP(Counter-Mode/CBC-MAC Protocol) 和 WRAP(Wireless Robust Authenticated Protocol)三种加密机制。其中 TKIP 采用 WEP 机制里的 RC4 作为核心加密算法,可以通过在现有的设备上升级固件和驱动程序 的方法达到提高 WLAN 安全的目的。CCMP 机制基于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算法和 CCM(Counter-Mode/CBC-MAC)认证方式,使得 WLAN 的安 全程度大大提高,是实现 RSN 的强制性要求。由于 AES 对硬件要求比较高,因此 CCMP 无法通过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实现。WRAP 机制基于 AES 加密算法和 OCB(Offset Codebook),是一种可选的加密机制。 目前 802.11i 仍在制订过程中。 5.4.1.3WPA 虽然 802.11i 正在制订中,但市场对于提高 WLAN 安全的需求是十分紧迫的,IEEE 802.11i 的进展并不能满足这一需要。在这种情况下,Wi-Fi 联盟制定了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标准。这一标准采用了 IEEE802.11i 的草案,保证了与未来出现的协 议的前向兼容。WPA 与 IEEE 802.11i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WPA 采用了 802.1x 和 TKIP 来实现 WLAN 的访问控制、密钥管理与数据加密。802.1x 是一种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标准,用户必须通过了认证并获得授权之后,才能通过端口 使用网络资源。TKIP 虽然与 WEP 同样都是基于 RC4 加密算法,但却引入了 4 个新算 法: 扩展的 48 位初始化向量(IV)和 IV 顺序规则(IV Sequencing Rules); 每包密钥构建机制(per-packet key construction); Michael(Message Integrity Code,MIC)消息完整性代码; 密钥重新获取和分发机制。 WPA 目前已为多数相关厂家的支持,并在国际上得到推广。 5.4.1.4WAPI 除了国际上的 IEEE 802.11i 和 WPA 安全标准之外,我国也在今年 5 月份提出了无线局 域网国家标准 GB15629.11,这是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惟一获得批准的协议。标准中包 含了全新的 WAPI(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安全机制,这种安 全机制由 WAI(WLAN Authentication Infrastructure)和 WPI(WLAN Privacy Infrastructure)两部分组成,WAI和 WPI 分别实现对用户身份的鉴别和对传输的数据加 密。WAPI 能为用户的 WLAN 系统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WAPI 安全机制包括两个组 成部分。 WAI 采用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利用证书来对 WLAN 系统中的 STA 和 AP 进行认证。 WAI 定义了一种名为 ASU(Authentication Service Unit)的实体,用于管理参与信息交 换各方所需要的证书(包括证书的产生、颁发、吊销和更新)。证书里面包含有证书颁 发者(ASU)的公钥和签名以及证书持有者的公钥和签名(这里的签名采用的是 WAPI 特有的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是网络设备的数字身份凭证。 就目前 WAPI 的情况而言,标准的制订、推行、技术的合作、包括对现有市场原有设 备的兼容性以及软件升级所带来的性能问题都存在不定因素,但由于 WAPI 将与 IEEE 合作进行安全标准的制定,相信今后产品的兼容性不会存在问题,一旦标准制定网件公 司将与第一时间予以支持。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可以解决空中无线接口安全的技术可以说只有 WPA。对于 WPA 由于其基于 802.1x 为认证机制,所以为了确保对用户端操作系统的兼容以及完善的客 户信息传送,建议基于该标准自行设计客户端软件来实现无线用户端的接入。 5.4.2无线接入点的安全性无线接入点的安全性 建议采用可以设置用户隔离的 AP 来实现 AP 下联用户的隔离,通过在 AP 上打开用户 隔离的开关,使得用户只能通过 AP 访问上联网络而无法与其他用户通讯。这样就实现 了移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隔离,从而保证了无线区域内用户数据的安全性。该方式无需 用户在客户端作任何设置工作。 即使空中接口每有得到安全保障,中间人可以通过 Snifer(网络报文探测器)来捕获其他 用户的空中报文,但由于用户间是相互隔离的所以使得用户间的横向攻击无法实施。 5.4.3接入交换机的安全性接入交换机的安全性 设置交换机端口的隔离来实现下联的 AP 与 AP 之间用户的安全性。 采用 Per AP Per VLAN 的方式来实现下联的 AP 与 AP 之间用户的安全性。 5.4.4总结总结 热点网络安全需要依赖用户现有环境的安全性以及提供给用户的数据应用。具体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通过无线访问点(AP)的空中接口安全功能配置,放置攻击者在空中利用 snifer 捕获 其他用户的通讯报文。 通过设置自下而上的二层隔离,即实现无线接入点至二层交换机的用户隔离,来防 止用户间的相互攻击。 通过对访问控制器(AC)的配置可以在二层的基础上有效的杜绝用户间地址欺骗。 通过给需要 VPN 应用的用户分配公网地址,使用户可以自己建立起到公司网络端 到端的 VPN 隧道,以确保数据在整个路由网络的安全性。当然随着 NAT-T(IPSec over UDP)技术的普及,酒店用户也可以通过私网地址来实现 VPN 隧道。 通过设置酒店网络设备的 SNMP 安全性,防止无线接入用户对这些设备的攻击。 通过设置无线局域网运营网中三层设备的 ACL、防火墙或策略路由,防止无线接入 用户对网络核心设备的攻击。 5.5用户认证计费用户认证计费 5.5.1认证方式认证方式 无线局域网络的认证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5.5.1.1基于基于 Web 方式的认证方式方式的认证方式 通过 Portal Server 实现认证页面的强制推送,来实现用户认证。认证信息可以通过 SSL 进行加密,但用户数据信息并不加密。 5.5.1.2基于基于 802.1x 的认证方式的认证方式 通过 win2000/xp 内置的 802.1x 驱动或 802.1x 客户端来实现 WPA 或 EAP-TLS 用户认 证,认证信息和数据信息都可以是加密的。 5.5.1.3基于基于 PPPoE 的认证方式的认证方式 PPPoE 的认证模式已经是宽带网络中相当成熟的模式了,如今大多数操作系统都集成 了 PPPoE 客户端软件,PPPoE 的认证信息可以通过 CHAP 进行加密,而用户数据也可 以实现加密。 5.6QoS 普通的 802.11 无线 LAN 标准是没有 QoS 保障的。为弥补这一不足,IEEE 提出了 802.11 的增强型标准802.11e。802.11e 增加了对 QoS 的定义,旨在保证语音和视频 等高带宽应用的通讯质量。 我们知道,普通的 802.11 无线 LAN 有两种通讯方式,一种叫分布式协同式(DCF), 另一种叫点协同式。分布式协同(DCF)基于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方法 (CSMA/CA),无线设备发送数据前,先探测一下线路的忙闲状态,如果空闲,则立即 发送数据,并同时检测有无数据碰撞发生。这一方法能协调多个用户对共享链路的访问, 避免出现因争抢线路而谁也无法通信的情况。它对所有用户都一视同仁,在共享通讯介 质时没有任何优先级的规定。 点协同方式(PCF)是指无线接入点设备周期性地发出信号测试帧,通过该测试帧与各 无线设备就网络识别、网络管理参数等进行交互。测试帧之间的时间段被分成竞争时间 段和无竞争时间段,无线设备可以在无竞争时间段发送数据。由于这种通讯方式无法预 先估计传输时间,因此,与分布式协同相比,目前用得还比较少。 无论是分布式协同还是点协同,它们都没有对数据源和数据类型进行区分。因此, IEEE 对分布式协同和点协同在 QoS 的支持功能方面进行增补,通过设置优先级,既保 证大带宽应用的通讯质量,又能够向下兼容普通 802.11 设备。 对分布式协同(DCF)的修订标准称为增强型分布式协同(EDCF)。增强型分布式协 同(EDCF)把流量按设备的不同分成 8 类,也就是 8 个优先级。当线路空闲时,无线 设备在发送数据前必须等待一个约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给定帧间时隙”(AIFS),其 长短由其流量的优先级决定:优先级越高,这个时间就越短。不难看出,优先级高的流 量的传输延迟比优先级低的流量小得多。为了避免冲突,在 8 个优先级之外还有一个额 外的控制参数,称为竞争窗口,实际上也是一个时间段,其长短由一个不断递减的随机 数决定。哪个设备的竞争窗口第一个减到零,哪个设备就可以发送数据,其它设备只好 等待下一个线路空闲时段,但决定竞争窗口大小的随机数接着从上次的剩余值减起。 对点协同的改良称为混和协同(HCF),混和查询控制器在竞争时段探测线路情况,确定 发送数据的起始时刻,并争取最大的数据传输时间。 目前 802.11e 标准仍然处于草案阶段,但 NETGEAR 的无线接入点已经做好了对这一标 准的支持(通过软件升级就可实现 802.11e)。随着 802.11e 的推出,用户对流媒体的 服务质量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6 地址规划地址规划 由于移动用户不需要固定的 IP 地址,因此对移动用户可采用动态的 IP 地址分配,移动 用户端获得的地址可以是公网地址也可以是私有地址。 传统的接入控制点往往是分布式放置在每个热点地区的,同时在控制点处通过 NAT/PAT 来实现接入用户对公网的访问,这样的格局使得网络结构中 IP 规划变得更加 简单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