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I)卷_第1页
华东师大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I)卷_第2页
华东师大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I)卷_第3页
华东师大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I)卷_第4页
华东师大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师大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如图三条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a溶液Bb、c溶液Cc溶液Da、b溶液2 . 如下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一样高,a容器内只有水,b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c容器内漂浮着一块冰块,d容器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每个容器的总质量都相等 b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 c容器中冰块熔化后水面高度升高 d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小球将下沉ABCD3 . 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 )A123B231C312D1324 . 将厨房中的食盐、白糖、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分别取少量,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白糖C花生油D白醋5 .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沸腾的温度低于100,制糖时应采用措施为( )A增大装置内的气压B减小装置内的气压C加热的火不要太猛D一定要把整个装置搬到高山上去6 . 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 )A味精B食盐C白醋D芝麻油7 . 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有关B冰面大面积融化导致地球升温C食物充足北极熊体重增加迅速D这种现象是由于夏季高温造成的8 .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将多个受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可以简化过程。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图所示,一铁碗与一铁球置于水中,则四种情况中,它们总共所受浮力大小的关系是( )ABCD9 . 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碧蓝碧蓝的,白云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做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B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这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的缘故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的平流层D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10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拧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11 .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图为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图为加热到50时的现象(不考虑水分蒸发),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N表示的是甲物质的溶解度B图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图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图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12 . 下列有关对“大气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晴天、阴雨天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pa13 . 如图是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对小石块四次称量的情景,则该小石块完全浸没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A0.1牛B0.2牛C0.3牛D0.4牛14 . 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今天白天最高气温 8,最低气温 -3B明天晴到多云,北风4-5级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D昨天傍晚突然下了一场大雪15 . t时,将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Ac=a+bBc=2a-bCc=a+2bDc=2b-a16 . 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30时,1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3.1%C将10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变为不饱和溶液D30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17 . 如图1所示,高为10cm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体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圆柱体的密度=0.4103kg/m3,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 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A随着液体的排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B容器中的液体可能是水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5gD第25s时,圆柱体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5cm18 . 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 )A都不变B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C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D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19 . 2019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C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因为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D台风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天气20 . 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层占了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BB 层的下方有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CC 层风平浪静,适合飞机飞行DD 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二、填空题21 . 下表是硝酸钾(KNO3)、氯化钠(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硝酸钾、18g氯化钠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只使硝酸钾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当改变温度的过程中氯化钠在溶液中恰好饱和时,溶液中溶质硝酸钾和溶剂水的质量比为_。22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水中分别漂浮着大、小两只玩具鸭,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甲、乙两图中水对缸底的压强分别为和,缸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23 . 某同学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制作了一台“浮力秤”,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已知小筒底面积为0.01m2,小筒和秤盘总重为0.6N。(1)如图甲,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小筒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_(2)该浮力秤零刻度标在小筒上何位置处? _(3)如图乙,在秤盘上放一物体后,小筒浸入水中的深度h为0.1m,则该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_ (g取10N/kg)24 . 张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放手后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如图甲所示,此现象能说明_的存在。张老师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插进密闭钟罩内的水槽中并把杯子悬挂起来,把塑料片取走,杯内的水仍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当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空气,杯内的水会掉下来,判断理由_;如果再把空气放进钟罩内,水_(选填“会”或者“不会”)被“吸”到杯内。25 . 在下列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其相应的变化或性质: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把块状硫粉碎_,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_,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浅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这说明了硫具有可燃性_。26 .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像,已知。据图回答( ):(1)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是_N。(2)圆柱体的密度为_。27 . “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1)现要配置5%的盐水200克,则应称取食盐_克。若在称量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该如何处理?_A.取出一些食盐 B.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2)一位同学最后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可能的原因是_A.食盐中含有杂质 B.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残留A砝码生锈B食盐还未溶解完(3)现准备将这些盐水稀释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多少水?(通过计算说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28 . 位于某著名旅游区的一条母亲河,昔日被严重污染。近年来经过综合治理,河面上已见成群的鸟儿上下翻飞。为确保母亲河的治理成果,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河水进行取样测试。(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_;加热 过滤 蒸发 冷却(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性;三、探究题29 . 亮亮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_。(2)她根据猜想,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液体肥皂液管子直径(mm)35102050泡产生的情况容易较易较难难不产生分析以上实验结果,梅梅同学得到的结论是:_。(3)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_。(4)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_。(5)梅梅同学完成本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有:_。30 . 某中学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制作出如图甲所示的水火箭。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乙所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水的反冲作用把瓶推向高空。请解答下列问题:(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_知识来解释。(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a: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猜想b: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猜想c: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3)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300ml。实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用气筒充气次数就不同(设每一次充入气量相同),目测记录实验数据如表。瓶塞塞入深度浅深更深高度(m)3612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31 . 小王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先后做了以下五步实验: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绕的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的杆上;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1)上述五步实验中,序号_是没有必要做的。(2)剩下的4步骤实验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_。(3)小王同学共测了三次的L2,而每次都将铜丝拉直后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测量,结果三次的读数都不同,其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32 . 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小柯设计如图装置模拟海水淡化,请回答:(1)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2)实验结束后,向乙装置的试管内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目的是_。(3)为使冷凝效果更好,可以对乙装置进行的操作是_(写出一点即可)。33 . 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_力,所有竹筷应该能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到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能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分析) ( 1 )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_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2 )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底端越_(选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四、简答题34 . 开发和生产某种产品,应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如研制压力锅,就应研究气压跟温度的关系。其研究结果用图像表示如下。某种型号的压力锅,其限压阀由内阀和外套组成,测得限压阀的整体质量为0.12 kg,压力锅气孔的直径为4mm。(1)烹调较嫩或易熟的菜时,宜采用_的方式(选择“低压烹饪”或“高压烹饪”,下同);烹调肉类食品,宜采用_的方式。(2)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即粥无法从锅体吸热),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而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熄灭时,锅内温度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熄灭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还在沸腾C熄灭后,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