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复习,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1、实践及其特点,含义,1、客观物质性、2、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1、来源2、发展动力3、标准4、目的和归宿,1、反复性、2、无限性、3、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含义,1、客观性、2、具体性、3、条件性,2、属性,决定,符合,一、知识网络,1、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人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二、基本概念,3、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认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立足实践,同时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三、重要原理,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同样的运输量,铁路建设占地仅为高速公路占地的1/10。在今年新建的时速三百公里的客运专线陆续投入运营后,动车组列车高速条件下的运输安全,又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主要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深圳发展中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做结论。”这是强调: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盲目实践也能成功D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因人而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客观的A.B.C.D.,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B.C.D.,(2011山东文综)“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中国自古就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传说。1962年,中国人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中国科学家们不懈坚持,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为今天的探月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绕落回”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0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站发射成功,11月12日15时0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中国人将不断克服困难,进行探月技术创新,不断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思考:中国的探月历程体现了认识论哪些哲学道理?,中国探月之旅,参考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随着“嫦娥工程”开展,我们对月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1962年开始探索到2004年正式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升初中试卷及答案
- 光伏电站功率预测与调度方案
- 水池注水试验题库及答案
- 2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招聘165人计划(一)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保健工作常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禾驮镇卫生院招聘乡村医生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集料培训试题及答案
- 电钳工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营养中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 GB/T 45875-2025精细陶瓷自然烧结条件下陶瓷粉体致密性的测定
- 中药足浴课件
- 新解读《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SL-T 247-2020》解读
- 家庭适老化改造案例研究及经验分享
- 中邮理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4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治疗讲课件
-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课件
- 城市照明设计案例赏析
- 环境设计调研方法与策略
- 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