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期中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期中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期中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期中历史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期中历史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期中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都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 都用暴力手段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ABCD2 . 在激烈的七雄竞争中,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主要归功于A加强刑罚B推行郡县制C商鞅变法D修筑长城3 . 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4 . 如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A分封周公B废分封秦始皇C休养生息汉高祖D推恩汉武帝5 .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出我国古代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6 . 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A楚庄王B秦穆公C齐桓公D晋文公7 . 株洲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悠久。在战国时期,株洲应该属于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的势力范围A秦国B齐国C燕国D楚国8 . 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中,地理位置处于最西面的是A楚B魏C秦D燕9 . 下图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C冶铁业世界领先D商业活动的活跃10 .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11 . “自封建(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ABCD12 .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13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14 . 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的战役发生在A涿鹿B周口店C南京D西安15 .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战国时期提出“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的是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管仲改革16 .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下列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7 . 历史推论离不开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B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全国统一C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 . 原始人类一书中,作者提到北京人已经摆脱“茹毛饮血”的生活,依据是A使用磨制石器B会用骨针缝衣C用火烧烤食物D过着独立生活19 . 公元前221年,结束战国诸侯纷争,完成统一大业的是( )A齐国B楚国C晋国D秦国20 . 题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数量大大增加的重要原因是( ) A平定七国之乱B推行县制C张骞出使西域D实行推恩令21 .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D浙江余姚22 . 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建造干栏式房屋B种植粟C铸造司母戊鼎D使用甲骨文23 . 下列历史典故与项羽有关的是( )A指鹿为马B纸上谈兵C四面楚歌D朝秦暮楚24 . 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两千多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皇帝“家天下”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多民族”与“大一统” 分裂ABCD25 . 商鞅规定: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对这一措施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鞅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B商鞅鼓励人们勤劳工作C商鞅把整个家庭作为惩罚单位D商鞅对工商业一视同仁二、简答题26 . 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方面列举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措施?三、综合题2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对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材料三: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清.顾炎武郡县论(1)材料一中,西周分封的A处是_ (诸侯国名),由材料可以看出分封制的目的是_,在秦朝时,政府在地方上推行_,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提供了有力保障。(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如果两个都答,按第小题计分)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夫之的观点。指出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依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