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贵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贵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贵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4页
贵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阳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半坡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如果你想参观它,应该去A北京B南京C西安D成都2 .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军机处尚书省司隶校尉刺史ABCD3 .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时期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南朝时期4 . 下图中的历史人物领导民众治理洪水,也促进各部族凝聚成统一的社会共同体,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历史人物”是指 A黄帝B舜C禹D启5 .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的名篇蜀相。诗中“丞相”开始设置和最后废除的朝代分别是A秦朝、明朝B西汉、明朝C秦朝、唐朝D唐朝、明朝6 . 东汉丰年创立的道家,尊奉黄帝和老子,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7 .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 ,诸侯对周王所要承担的义务是接受封地 管理人民 进纳贡物 服从周王调兵ABCD8 . 战争一直贯穿着我们人类的历史,下列战争中不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牧野之战9 . 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的科研成果收录于( )A兰亭序集B缀术C齐民要术D水经注10 .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势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商鞅变法最为彻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11 . 郑板桥在读完最推崇的一部史书后,认为其项羽本纪中描写巨鹿之战、鸿门宴几段最精彩。该史书的作者应是A孔子B司马迁C班固D司马光12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南朝”开始于A刘秀建立的东汉B孙权建立的吴C符坚建立的前秦D刘裕建立的宋13 . 造纸术的改进,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东汉改进造纸术的是A蔡伦B张仲景C华佗D张角14 . 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名为中华瑰宝中医药的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贾思勰15 . 曹操为了壮大实力,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B毁汉献帝,自立为王C实行屯田措施D建立中央集权16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约3000年的史事。其中不可能记载的是A高祖本纪B陈涉世家C老子韩非列传D光武帝本纪17 . 中国文字的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多种字体转换,请给下列字体,按时间排列顺序( )ABCD18 .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下列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存在的是( )A匈奴族B羌族C鲜卑族D氐族19 . 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你应去A浙江河姆渡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陕西半坡20 .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其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境界的代表作是A宣示表B女史箴图C兰亭集序D张猛龙碑21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2 . 公元9年,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的是A董仲舒B刘秀C张角D王莽23 . 下列图片所反映内容的共同之处是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步辇图 战国铜壶(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A绘画风格一脉相承B民族融合不断加强C艺术再现历史事实D社会经济高度繁荣24 . 祖冲之和贾思勰能取得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有( )注重实践 吸收前人的文化成就 书香门第的熏陶 天资聪颖ABCD25 .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面教材中提到的大战中,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二、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改革助称霸)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这一目的最终有没有实现?能够说明这-目的实现的历史现象是什么?(改革助统一)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政治主张?他是怎样具体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有何影响?(改革助进步)材料三:魏主(孝文帝)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资治通鉴(3)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是哪一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改革中的感悟)(4)历史上的这几次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谈谈你的看法。27 . 某校七年级冋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专题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材料二: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图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1)从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