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秋季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秋季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秋季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秋季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秋季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秋季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20世纪9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发现了一些秦代封泥,上面刻有“代郡”“邯郸郡”“蓝田县”等字样。这一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推行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科举制2 . 南京(古称建康)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封建王朝曾建都于此的是东汉 前秦 西晋 东晋 南朝ABCD3 . 下框内是某班排练历史短剧的部分台词,可知他们准备的演出是A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当不辱使命,请陛下回去吧!B此去西域非常危险,注意安全。但匈奴一日不除,国家则永无宁日,望爱卿完成任务后,早日归来。A. 张骞出使西域B. 丝绸之路的开通A西域都护的设置B蒙恬北击匈奴4 . 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A祖冲之一一圆周率B贾思勰一齐民要术C司马迁史记D老子道教5 . 如图是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它是有历史渊源的,它与下列哪项史实密切有关A长平之战B楚汉之争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6 . 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南端和最北端的分别是A齐国和秦国B楚国和燕国C赵国和韩国D赵国和楚国7 . 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盐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A秦始皇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8 .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统一六国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ABCD9 . 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A伶伦发明纺织B隶首发明算盘C炎帝制作琴瑟D仓颉创造文字10 . 古埃及是文明古国,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A金字塔B长城C佛教D汉谟拉比法典11 . 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北京人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尧舜时期D夏商周时期12 . 文物可以承载历史。下图的文物反映了A农业雏形B手工业发达C贫富分化D采集狩猎13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春秋和战国B秦和春秋C战国和秦D秦初和汉初14 . 小鹿同学查阅相关史料后,列出了大事年表如下。表格中?处应填的是A汉高祖年纪B汉武帝年纪C汉光武帝年纪D汉献帝年纪15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体现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16 .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17 . 在西汉海昏候墓的考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绘有“孔子”“颜回”等人物形象的屏风组件。这说明西汉中晚期上流阶层将崇儒作为一种时尚,其主要原因是( )A百家争鸣的影响B孔子私学的推广C孝文帝的汉化措施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18 . 咸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以“古遗址、帝王陵、明清城”闻名于世。历史上曾定都于此的封建王朝是( )A夏B周C秦D汉19 . 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元谋人20 .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都促进了民族融合C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D都加强了君主专制二、综合题21 .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材料二:孔子构建了一个体大思精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具有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任何一个思想家或学所派无法比拟的。国史概要材料三:见图2(蔡伦)请回答:(1)材料一图1中是什么文字?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在思想领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并概括其思想核心。(3)材料三中人物蔡伦有何突出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材料二见如图材料三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四(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摘自左传请回答:(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2)材料二中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3)据材料三,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4)材料四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3 .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前,并引导社会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李斯,他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改正:(2)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推行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改正:(3)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改正:(4)西汉时,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改正:24 . (古文学史)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以上材料是谁的言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什么一书?(材料悟史)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二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汉书.景帝纪(2)请说出孟子治国的观点和汉初统治者推行的统治政策分别是什么?以史为鉴,请你为治理国家提点建议?三、辨析题2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材料二:“当仁不让于师。”材料三:“为政以德。”(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