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但是,无知从来不是一种护符。他们的不认真面对着西方人的认真,他们的倨守反衬出西方人的进逼。由此引出的交涉终于发展为侵略和反侵略的武装冲突,随之而来的,是近代中国第二次民族战争。”以下与材料中“近代中国第二次民族战争”无关的是A天津条约B赔款白银2亿两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瑷珲条约2 . 如果你要收集太平天国运动的课程资源,下列人物应首选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左宗棠D洪秀全3 .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公车上书”、“康有为”、“光绪帝”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科举制度废除B创办海军C戊戌变法D福州船政局创办4 . 在义和团兴起过程中,曾经提出的口号是A“扶清灭洋”B“自强求富”C“均田免粮”D“师夷长技以制夷”5 . 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幻想称帝。最后“他”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倒台: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6 . 下面史料反映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民族民权民生民主ABCD7 . 1912年被确定为民国元年。下图杂志革命发行时间(中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按公元纪年应换算为( )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8 . 如图所示的残垣断壁坐落于北京西郊,这里曾经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对此,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A鸦片战争爆发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9 . 规定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的条约是A辛丑条约B瑷珲条约C南京条约D马关条约10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洋务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应该承认,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其文化影响绝不局限于器物层面必然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作者认为洋务运动A从根本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B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C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文明大潮D发展近代工业,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11 . 属于中英南京条约内容的选项有(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C赔款2100万银元D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12 .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二、判断题13 .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错误_改正_14 . 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发动二次革命。 ( )三、综合题15 .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和所具有的意义。材料二 1921年, 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 、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2)写出材料处的政党名称、处的事件名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材料三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长征中被认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事件?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四、辨析题16 . 将历史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并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是学习历史必备的策略之一。观察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处应填写的战争名称。此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2)在处填写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条款,并简述理由。(3)写出处应填写的条约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